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丝绸出口摆脱疲软之后将面临更多国际摩擦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4-02 07:56:00
参加2004年全国蚕茧收烘工作会的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的丝绸出口已经基本摆脱了疲软状态,出现了总体好转的局面。但随着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际丝绸市场将出现一个新的竞争高潮,我国丝绸产品将进入一个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从近几年的丝绸出口量和出口额看,2002年我国丝绸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量增价跌”,而所谓的“量增”主要是由于对印度丝类和坯绸出口的大幅增加,把全国丝绸全商品出口总量拉了上去。2003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约7.1万吨,同比增长10.51%。因单价下降势头普遍有所抑制,出口额比2002年增长9.97%,达到25.06亿美元。
  从各大类丝绸产品出口情况来看,2003年,丝类出口量同比增长6.52%,出口额同比下降1.97%。绸缎出口额同比增长18.17%,其中坯绸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了27.27%和16.64%。制成品出口额增长11.45%。
  从各类丝绸产品的主销市场看,2003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比2002年约增加6700吨,其中对印度出口折丝量约增加2437吨,占全国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增加数的36.37%,与2002年所占79.07%的比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这也就是说,对其他主销市场出口折丝量增加了4263吨,即占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增加数的63.63%,比2002年所占21%的比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一方面说明了印度对我国生丝出口的反倾销措施的作用,也说明了我国出口企业面对印度市场的新情况有了理性表现。
  从出口平均单价变化来看,在2002年全国大多数丝类产品单价都处于下降的基础上,2003年,我国丝绸产品平均单价下降的势头有了明显的抑制。虽然大部分产品单价仍处于下降中,但已显回升,其中很多产品单价降幅已不大,或大为减小。
  中国丝绸协会专家顾问陈亦庆提醒,虽然我国丝绸出口出现了总体向好的局面,但随着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的日趋临近,国际市场竞争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我国的出口产品也将面临更多的国际摩擦。
  很多情况表明,欧美等国家对我国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表示担忧,要求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加大对我国贸易的压力。今年又时值美国总统大选,在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问题上,政治因素具有较强地影响力,设限预期已影响了美国进口商的采购计划。而且一旦美国对我国产品重新设限成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会仿效。
  此外,欧盟新成员的加入,在生产、贸易等方面新的政策措施,又势必影响其内部纺织丝绸贸易和投资格局的变化。世贸组织坎昆会议后,多边贸易体制前景黯淡,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某些经济矛盾加深,美、日、欧盟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明显升温。这将对世界经济贸易形成重大影响,对我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从而对我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