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1月纺织外贸形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1-26 08:37:0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课题组提供的2003年1-11月纺织外贸形势分析如下:
2003年纺织待业整体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在外贸方面,由于国际市场贸易体制自由化的回归,促使我国纺织行业比较优势得以更为充分的发挥,外贸出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局面。
2003年1-11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1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2%。已超过2002年全年出口额的14.96%;服装已累计出口469.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1%,预测2003年出口515亿美元,增长将达到25%。进口方面,前11个月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140.4
6亿美元,同比增长7.48%。其中纺织品已累计进口1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7.77%;服装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4.68%。
下面,就具体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出口情况。
--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结构发生进一步变化,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升。2003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出口累计金额46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0%,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66.01%,较2002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而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分别较2002年降低了1个和3个百分点。虽然2004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将可能使一般贸易受到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不会影响纺织出口一般贸易增长的总体趋势。
2003年1-11月不同贸易方式下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一般贸易 468.72 34.30 12.09 44.86
进料加工 132.10 17.26 65.94 10.93
来料加工 90.56 1.39 58.95 -1.34
────────────────────────────────
--企业类型
非国有企业的出口力度进一步加强。2003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国有企业累计出口金额304.12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42.83%,较2002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事实上,随着纺织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大幅提升,优胜劣汰机制的基本形成,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竞争机制相适应,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03年1-11月不同企业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国有企业 304.12 11.29 33.56 -8.73
集体企业 73.27 35.63 5.34 3.22
三资企业 246.31 22.65 96.26 10.92
────────────────────────────────
--国家(地区)
2003年1-11月,我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服装累计达到83.20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2%,较200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对美纺织出口的不断加大,以及政治因素(美国大选)的影响,促使美对华实施反倾销、特保的威胁进一步加剧,对2004年我国的出口形势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认识到自由贸易是发展的总趋势,美国一时的背离只能是阻碍了自己,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在行业今后的发展中,应当进一步向提高产品附加值方向转变。而对于像日本这样,已经把大部分纺织服装业制造地转移到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较小、消费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的国家,我国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面临主要挑战仍是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3年1-11月对部分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香港 136.27 16.35 18.15 -1.45
日本 134.49 12.52 27.70 10.69
韩国 34.48 10.15 22.88 4.58
土耳其 2.95 73.25 0.18 56.38
欧盟 77.71 35.26 5.82 15.05
美国 83.20 29.53 2.50 31.87
加拿大 10.82 23.91 0.11 55.17
墨西哥 8.62 7.89 0.07 20.85
设限国 174.68 32.22 8.60 20.57
非设限国家 535.41 25.53 131.86 6.74
────────────────────────────────
--原料
2003年1-11月,我国化纤制产品出口合计金额25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17%,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5.39%,较2002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而棉制产品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出口产品原料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品的成本下降,从而使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03年1-11月对部分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棉制产品 243.73 24.05 41.42 8.45
毛制产品 37.09 15.60 8.80 -2.89
麻制产品 4.86 5.38 1.88 9.83
丝制产品 20.04 11.50 1.10 6.77
化纤制产品 251.31 31.17 68.81 8.72
未列名其他材 153.05 29.64 18.45 6.07
────────────────────────────────
--省市
产业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集中,致使这一地区的出口创汇也遥遥领先。2003年1-11月,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五省市合计出口金额555.10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8.14%。其中,浙江省出口增速迅猛,出口份额较2002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有赶超出口大省广东的趋势。
2003年1-11月主要省市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上海 93.97 27.96 18.02 9.07
江苏 107.44 26.35 14.49 18.70
浙江 139.62 43.21 8.59 25.63
山东 66.12 24.95 11.84 11.86
广东 147.95 13.76 66.22 4.08
───────────────────────────────
2003年纺织待业整体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在外贸方面,由于国际市场贸易体制自由化的回归,促使我国纺织行业比较优势得以更为充分的发挥,外贸出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局面。
2003年1-11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1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2%。已超过2002年全年出口额的14.96%;服装已累计出口469.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1%,预测2003年出口515亿美元,增长将达到25%。进口方面,前11个月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140.4
6亿美元,同比增长7.48%。其中纺织品已累计进口1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7.77%;服装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4.68%。
下面,就具体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出口情况。
--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结构发生进一步变化,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升。2003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出口累计金额46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0%,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66.01%,较2002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而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分别较2002年降低了1个和3个百分点。虽然2004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将可能使一般贸易受到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不会影响纺织出口一般贸易增长的总体趋势。
2003年1-11月不同贸易方式下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一般贸易 468.72 34.30 12.09 44.86
进料加工 132.10 17.26 65.94 10.93
来料加工 90.56 1.39 58.95 -1.34
────────────────────────────────
--企业类型
非国有企业的出口力度进一步加强。2003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国有企业累计出口金额304.12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42.83%,较2002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事实上,随着纺织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大幅提升,优胜劣汰机制的基本形成,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竞争机制相适应,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03年1-11月不同企业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国有企业 304.12 11.29 33.56 -8.73
集体企业 73.27 35.63 5.34 3.22
三资企业 246.31 22.65 96.26 10.92
────────────────────────────────
--国家(地区)
2003年1-11月,我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服装累计达到83.20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2%,较200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对美纺织出口的不断加大,以及政治因素(美国大选)的影响,促使美对华实施反倾销、特保的威胁进一步加剧,对2004年我国的出口形势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认识到自由贸易是发展的总趋势,美国一时的背离只能是阻碍了自己,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在行业今后的发展中,应当进一步向提高产品附加值方向转变。而对于像日本这样,已经把大部分纺织服装业制造地转移到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较小、消费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的国家,我国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面临主要挑战仍是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3年1-11月对部分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香港 136.27 16.35 18.15 -1.45
日本 134.49 12.52 27.70 10.69
韩国 34.48 10.15 22.88 4.58
土耳其 2.95 73.25 0.18 56.38
欧盟 77.71 35.26 5.82 15.05
美国 83.20 29.53 2.50 31.87
加拿大 10.82 23.91 0.11 55.17
墨西哥 8.62 7.89 0.07 20.85
设限国 174.68 32.22 8.60 20.57
非设限国家 535.41 25.53 131.86 6.74
────────────────────────────────
--原料
2003年1-11月,我国化纤制产品出口合计金额25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17%,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5.39%,较2002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而棉制产品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出口产品原料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品的成本下降,从而使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03年1-11月对部分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棉制产品 243.73 24.05 41.42 8.45
毛制产品 37.09 15.60 8.80 -2.89
麻制产品 4.86 5.38 1.88 9.83
丝制产品 20.04 11.50 1.10 6.77
化纤制产品 251.31 31.17 68.81 8.72
未列名其他材 153.05 29.64 18.45 6.07
────────────────────────────────
--省市
产业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集中,致使这一地区的出口创汇也遥遥领先。2003年1-11月,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五省市合计出口金额555.10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8.14%。其中,浙江省出口增速迅猛,出口份额较2002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有赶超出口大省广东的趋势。
2003年1-11月主要省市的纺织品服装外贸情况
单位:亿美元,%
────────────────────────────────
出口 进口
1-11月 同比 1-11月 同比
────────────────────────────────
上海 93.97 27.96 18.02 9.07
江苏 107.44 26.35 14.49 18.70
浙江 139.62 43.21 8.59 25.63
山东 66.12 24.95 11.84 11.86
广东 147.95 13.76 66.22 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