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优势的地区不宜盲目扩桑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26 12:08:00
有关专家提醒,蚕桑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单产和质量上,缺乏蚕桑业生产基础、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桑园种植面积。
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年江苏省春茧和秋茧中准价分别为每50公斤780元和750元,这一价格虽比去年略有下降,但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仍然相当可观。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效益低迷的形势下,蚕桑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江苏一些地方把发展蚕桑作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制定了“几年达到10万亩(甚至15万亩、20万亩)”之类的规划,并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激励下,一些地方经历过卖茧难的农民又开始扩桑。据国家经贸委茧丝办有关人士介绍,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老蚕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广西今年的种桑面积就增长了1万亩,春茧产量同比增长了66.7%。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目前,我国丝绸产品70%出口国外,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产业,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美、日、印度和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国际丝绸市场形势并不乐观,我国的茧丝绸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丝绸出口总体虽保持增长,但增幅持续回落;6月份,丝绸当月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9·11”事件更使我国丝绸产品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外商采取观望态度,迟迟不肯下单,有的甚至减少或取消了订单。
专家分析认为,近几年国际丝绸制品的需求量基本保持稳定,在纤维制品中只占0.18%的份额,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并不大。因此,企业除非在新品开发和技术上取得大的突破,否则丝绸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只能通过提高档次和质量来提高卖价。同样,蚕桑生产也应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在保持总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使蚕桑生产逐步向高水平的地区集中。
国办转发国家经贸委的《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按照总量控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配套开发的原则,培育一批蚕桑生产基地县、基地乡、基地村。”同时,“老产区要重点调整现有桑园,培育种桑养蚕专业户、专业村,提高种桑养蚕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种桑养蚕业,加快桑园更新和蚕种改良,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
江苏省是我国蚕桑业的主产区之一,拥有东台、海安、大丰等蚕桑生产基础较好、茧丝质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但是,怀安、金塘等地区则缺乏发展蚕桑业的生产基础,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专家认为,蚕桑生产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在产业基础好的老蚕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面积,但重点仍应放在提高桑叶单产和蚕茧质量上。没有优势的地区切忌在行情好时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几年后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再像当年那样大面积毁桑,其结果必将破坏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年江苏省春茧和秋茧中准价分别为每50公斤780元和750元,这一价格虽比去年略有下降,但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仍然相当可观。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效益低迷的形势下,蚕桑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江苏一些地方把发展蚕桑作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制定了“几年达到10万亩(甚至15万亩、20万亩)”之类的规划,并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激励下,一些地方经历过卖茧难的农民又开始扩桑。据国家经贸委茧丝办有关人士介绍,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老蚕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广西今年的种桑面积就增长了1万亩,春茧产量同比增长了66.7%。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目前,我国丝绸产品70%出口国外,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产业,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美、日、印度和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国际丝绸市场形势并不乐观,我国的茧丝绸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丝绸出口总体虽保持增长,但增幅持续回落;6月份,丝绸当月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9·11”事件更使我国丝绸产品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外商采取观望态度,迟迟不肯下单,有的甚至减少或取消了订单。
专家分析认为,近几年国际丝绸制品的需求量基本保持稳定,在纤维制品中只占0.18%的份额,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并不大。因此,企业除非在新品开发和技术上取得大的突破,否则丝绸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只能通过提高档次和质量来提高卖价。同样,蚕桑生产也应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在保持总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使蚕桑生产逐步向高水平的地区集中。
国办转发国家经贸委的《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按照总量控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配套开发的原则,培育一批蚕桑生产基地县、基地乡、基地村。”同时,“老产区要重点调整现有桑园,培育种桑养蚕专业户、专业村,提高种桑养蚕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种桑养蚕业,加快桑园更新和蚕种改良,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
江苏省是我国蚕桑业的主产区之一,拥有东台、海安、大丰等蚕桑生产基础较好、茧丝质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但是,怀安、金塘等地区则缺乏发展蚕桑业的生产基础,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专家认为,蚕桑生产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在产业基础好的老蚕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面积,但重点仍应放在提高桑叶单产和蚕茧质量上。没有优势的地区切忌在行情好时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几年后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再像当年那样大面积毁桑,其结果必将破坏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