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差为何高达84亿美元? 专家分析六大因素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4-13 08:02:00
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延续去年高速增长的态势,继续大幅增长。但是,由于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强劲,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8.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据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92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月度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当月贸易逆差5.4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39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1亿美元,进口1241.4亿美元,分别增长34.1%和42.3%;累计贸易逆差84.3亿美元。
海关统计表明,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今年前3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463.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 587.8亿美元,增长41.4%。一般贸易出现124.7亿美元逆差。同期,加工贸易出口步伐加快,进口增幅稳步攀升。一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11.2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51.9亿美元,进口459.3亿美元。
从进出口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迅猛。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68亿美元,增长46.3%。其中出口674.4亿美元, 进口693.6亿美元。 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领先,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良好。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36.6亿美元,增长46.8%,比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高出12.7个百分点,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达5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一季度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迅猛,钢材、汽车进口增速出现回落。(完)
六大因素导致一季度出现84亿美元贸易逆差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2398.5亿美元,增速达到38.2%。但是,一季度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累计贸易逆差84.3亿美元,逆差之大为多年罕见。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专家认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进口税率下调、进口需求旺盛等六大因素导致一季度出现大幅贸易逆差。
这六大因素一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首当其冲,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尤其是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因此而退出国际市场。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463.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587.8亿美元,增长41.4%,一般贸易环节出现124.7亿美元逆差。
二是进口料件对国内料件的替代作用。当退税政策调整时,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会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一季度加工贸易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3.2个百分点,估计多增加二、三十亿美元进口。
三是进口税率下调的刺激作用。根据入世承诺,今年年初我国进一步下调关税税率,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由上年的11.3%降低到了10.4%,刺激了企业的进口。
四是投资带动下的贸易转移因素。由于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仍然加大,去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额达到了535.1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今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尤其是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这些国家或地区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逐渐表现为我国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的扩大,同时表现为我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在加剧。
五是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的设备进口的抵消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迅速增长,今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增长超过40%,高达五、六十亿美元。这一部分进口没有对应的出口项,统计上始终表现出逆差。
六是主要生产资料进口量价齐升的放大因素。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我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在改变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扬。一季度我国进口初级产品260.1亿美元,增长62%,其中:进口食用植物油163万吨,增长1.2倍;进口大豆541万吨,增长39.2%;进口原油3014万吨,增长35.7%。
有关专家认为,以上6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方面使出口的力度下滑,另一方面使进口的趋势加强,致使短期内我国贸易平衡发生逆转。今年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属于意料之中,但贸易逆差突然放大,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完)
据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92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月度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当月贸易逆差5.4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39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1亿美元,进口1241.4亿美元,分别增长34.1%和42.3%;累计贸易逆差84.3亿美元。
海关统计表明,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今年前3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463.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 587.8亿美元,增长41.4%。一般贸易出现124.7亿美元逆差。同期,加工贸易出口步伐加快,进口增幅稳步攀升。一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11.2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51.9亿美元,进口459.3亿美元。
从进出口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迅猛。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68亿美元,增长46.3%。其中出口674.4亿美元, 进口693.6亿美元。 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领先,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良好。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36.6亿美元,增长46.8%,比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高出12.7个百分点,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达5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一季度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迅猛,钢材、汽车进口增速出现回落。(完)
六大因素导致一季度出现84亿美元贸易逆差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2398.5亿美元,增速达到38.2%。但是,一季度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累计贸易逆差84.3亿美元,逆差之大为多年罕见。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专家认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进口税率下调、进口需求旺盛等六大因素导致一季度出现大幅贸易逆差。
这六大因素一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首当其冲,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尤其是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因此而退出国际市场。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463.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587.8亿美元,增长41.4%,一般贸易环节出现124.7亿美元逆差。
二是进口料件对国内料件的替代作用。当退税政策调整时,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会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一季度加工贸易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3.2个百分点,估计多增加二、三十亿美元进口。
三是进口税率下调的刺激作用。根据入世承诺,今年年初我国进一步下调关税税率,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由上年的11.3%降低到了10.4%,刺激了企业的进口。
四是投资带动下的贸易转移因素。由于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仍然加大,去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额达到了535.1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今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尤其是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这些国家或地区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逐渐表现为我国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的扩大,同时表现为我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在加剧。
五是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的设备进口的抵消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迅速增长,今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增长超过40%,高达五、六十亿美元。这一部分进口没有对应的出口项,统计上始终表现出逆差。
六是主要生产资料进口量价齐升的放大因素。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我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在改变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扬。一季度我国进口初级产品260.1亿美元,增长62%,其中:进口食用植物油163万吨,增长1.2倍;进口大豆541万吨,增长39.2%;进口原油3014万吨,增长35.7%。
有关专家认为,以上6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方面使出口的力度下滑,另一方面使进口的趋势加强,致使短期内我国贸易平衡发生逆转。今年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属于意料之中,但贸易逆差突然放大,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