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2-10 09:14:00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2003年上半年,受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高企、部分国家发生非典疫情、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剧烈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整体形势比较严峻,复苏步伐依然乏力。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步趋好,全球股市上扬,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增强,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步伐加快的迹象,面临的风险已大大减少。从目前形势看,在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开始加强的同时,世界经济加快复苏的前景正在改善,预计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将明显快于上半年。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看,美国经济将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日本经济形势有所改善,欧元区经济复苏明显滞后,亚洲地区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基本走势是:
  1、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将明显加快
  目前,绝大多数国际知名机构都预测世界经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2003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上年持平,2004年预计将有所加快,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仍快于发达国家。在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前提下,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继续进行,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发展中国家通过稳步推进国内改革刺激内需,世界经济将会延续目前好转的态势,并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温和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略好于上年的3.0%,2004年将提高到4.1%。这表明世界经济将回到年均增长4%的长期发展轨道上。
  2、世界贸易增速将逐步提高
  2003年上半年世界贸易增长低迷,下半年世界经济状况的好转将带动世界贸易的恢复,但全年增速不会太快。世界贸易组织(WTO)8月中旬发布的预测认为,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状况会与上年基本持平,增长幅度将不到3%,比上年的2.5%有微弱增长。这将是继2001年后世界贸易增速再次低于世界经济增速。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预计2004年世界贸易增速将进一步提高,并重新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速。目前世界贸易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欧元区贸易顺差在波动中有所减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增强之势,大国贸易摩擦日益增多。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艰难,墨西哥坎昆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3、国际金融市场将在波动与调整中寻求均衡
  2003年上半年,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期和战争的走势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行情变化的主导因素。战争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日趋加大。布什政府关于美元政策的诠释一度加剧了汇市的波动,美元汇率持续走弱,但随着美国经济好转,美元下行的趋势有所改善。全球股票市场在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冲击之后,下半年在调整中回升的态势十分明显,主要股指连创新高。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状况将对今后国际金融市场变动发挥决定性作用。
  4、国际投资将重新趋于活跃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股市下跌和跨国并购浪潮减弱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2001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现10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比上年猛跌了40.9%。2002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进一步萎缩,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减少了21%。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全球范围的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新一轮并购活动开始兴起。据联合国贸发会议9月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2003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保持稳定,从2004年开始全球流量可能会反弹,并保持增长态势。
  尽管世界经济正处于加快复苏之中,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难以估量,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还很脆弱,经济发展的内部问题依然较多,主要发达国家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很繁重,主要国家间经常项目收支的严重不平衡依然存在、主要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剧烈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隐患仍未消除,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并影响到世界贸易和世界投资。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形势
  1、美国经济
  2003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按年率计算仅为1.4%,第二季度经首次修正后的增速达到3.1%,为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但其中对伊战争使美国政府的军费开支上升了45.9%。自下半年以来,一系列经济指标表明美国经济活动呈上升态势,经济加快复苏的迹象日益明显。展望下半年和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有不少有利条件:
  (1)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已取得成效,企业债务负担下降,盈利水平上升,为今后的经济回升奠定了基础;
  (2)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将对经济活动提供重要支持,目前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为1%,低利率对刺激企业投资将起到积极作用,布什政府的减税计划也将在下半年逐渐显现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对个人消费的继续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美元汇率疲软有利于刺激出口,增加就业,防止通缩,缩小巨额贸易逆差,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将对经济复苏起到促进作用。按年率计算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今年第一季度增长2.1%,第二季度的升幅高达6.8%,为去年年初以来最大季度增幅,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助于减少企业开支、获得更大利润。
  但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不大,就业市场依然低迷,通货紧缩的威胁依然存在等。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超过上半年,2004年可能继续加快,但不能期望出现上世纪末那样的持续强劲增长。IMF的预测认为,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6%,高于上年的2.4%,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9%。
  2、日本经济
  虽然阻碍日本经济复苏的通货紧缩、资产缩水以及金融机构大量不良资产等问题还没有明显改观,但2003年以来日本经济有所改善。扣除物价变动因素,第一、二季度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分别为0.3%和0.6%,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向上攀升。经济出现好转的迹象还表现为国际收支盈余剧增、股市持续上扬、个人消费支出增加、企业计划中的设备投资增加、破产企业减少和公司利润增加等。从目前形势看,今年下半年日本整体经济将缓慢而比较平稳地复苏。但日本政府及一些研究机构在对经济形势表示谨慎乐观的同时,也认为制约日本经济走出低迷的因素仍未消除,通货紧缩还在进一步加剧,影响个人消费增长的就业问题和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问题仍十分严重,政府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等等。随着日本政府削减公共开支、减少公务员收入,日本内需恐怕很难较快增长。IMF预测,200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0%,高于上年的0.2%,2004年将回落到1.4%。
  3、欧元区经济
  2003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继续减弱。与上一季度相比,第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和负0.1%,整体经济形势已逼近衰退边缘。其中受欧元汇率保持高位的影响,出口在一季度减少1.2%后二季度再度下滑0.5%。欧盟委员会8月中旬预测,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出口下滑,预计欧元区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在0至0.4%之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将在0.2%至0.6%之间。
  占欧盟经济总量30%以上的德国,第一、二季度经济连续出现下降0.2%和0.1%,实际上已陷入衰退。
  法国经济一季度增长了0.2%,但二季度负增长0.3%。
  英国第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和0.3%,低于原先的预测。与美国经济不断趋好相反,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出现停滞,主要原因归咎于内部和外部需求的增长情况均令人失望。但欧盟委员会认为,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今后几个月欧元区经济将呈现好转迹象。IMF预测,2003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0.5%,低于上年的0.9%,2004年将提高到1.9%。
  4、发展中国家经济
  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经济遭受较大打击,经济增速减缓,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差异很大。伊拉克危机和非典疫情给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害,上半年该地区大部分国家的出口和内需不振,经济增长受到抑制。随着不确定因素的消退,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动内需,加上外部经济环境正在好转,经济有望在下半年加快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今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5.6%,虽比上年略微减少但增幅仍居全球首位,2004年将提高到6.3%。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本地区经济复苏势头不够强劲影响,2003年拉美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1.1%,与上年0.1%的负增长相比,拉美经济正逐渐走出自200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处于缓慢回升的进程中,2004年增幅将提高到3.6%。非洲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预计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7%和4.8%,高于2002年的3.1%。经济转轨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长率预计为4.9%和4.7%,其中俄罗斯经济增速上升,国内投资和消费的稳步增长以及石油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6%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