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绸产业升级探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19 13:49:00
近年来,国际市场相对疲软,国内市场又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茧丝绸行业和产业发展都面临困难,举步维艰。那么怎样才能使茧丝绸产业不断升级,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江苏省东台市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借鉴。
茧丝绸是江苏省东台市的支柱产业,她的“公司+工厂+农户”的“富安模式”,富了一方农民,兴了一方经济。现在,富安镇有3万亩优质丰产桑园基地,1.5万户养蚕农户,年产优质蚕茧7万担,蚕茧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乡镇之首,农民年实现蚕茧收入6500万元,户平均4500元,亩桑综合效益3500元。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实现销售2亿元,利税2500万元。小小蚕茧如何能长成参天“摇钱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前往东台市富安镇探秘。
富安,地处苏中平原的东部。上世纪80年代初,敢于创新的富安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组织千家万户农民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蚕茧资源发展相关加工企业。1985年,他们作为江苏省茧丝绸行业的改革试点,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乡镇茧丝绸公司,1994年组建了“江苏富安茧丝绸集团”,1998年成立了“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是这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10多年来,东台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始终坚持把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推广了30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省、市各类星火科技项目20多项。通过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全镇蚕桑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目前,“富安”牌蚕茧已成为全国惟一的名牌蚕茧。全镇桑园亩产茧达150公斤,亩桑效益35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
优质的蚕茧,烘成高质量的干茧,加工成达5A级的生丝等优质产品,公司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深加工再到产品出口的历史性跨越,使企业在稳定产品销售市场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让蚕农的利益得到了保证。
自1995年起,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就实施蚕茧保护价收购和“二次分配”,并保证了蚕农收益呈上升趋势。几年来,公司兑现给蚕农的“二次分配”款达2000多万元,同时,公司还实施补贴方格蔟(一种养蚕工具)的“三次分配”,让蚕农得到更多实惠,从而激发了蚕农养蚕的热情。
如今,富安茧丝绸又正在构画更美更新的蓝图。他们要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名牌精品,让“摇钱树”永远兴旺……同时,富安也全国茧丝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借鉴他们的做法,或许也能有助于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茧丝绸是江苏省东台市的支柱产业,她的“公司+工厂+农户”的“富安模式”,富了一方农民,兴了一方经济。现在,富安镇有3万亩优质丰产桑园基地,1.5万户养蚕农户,年产优质蚕茧7万担,蚕茧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乡镇之首,农民年实现蚕茧收入6500万元,户平均4500元,亩桑综合效益3500元。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实现销售2亿元,利税2500万元。小小蚕茧如何能长成参天“摇钱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前往东台市富安镇探秘。
富安,地处苏中平原的东部。上世纪80年代初,敢于创新的富安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组织千家万户农民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蚕茧资源发展相关加工企业。1985年,他们作为江苏省茧丝绸行业的改革试点,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乡镇茧丝绸公司,1994年组建了“江苏富安茧丝绸集团”,1998年成立了“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是这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10多年来,东台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始终坚持把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推广了30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省、市各类星火科技项目20多项。通过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全镇蚕桑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目前,“富安”牌蚕茧已成为全国惟一的名牌蚕茧。全镇桑园亩产茧达150公斤,亩桑效益35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
优质的蚕茧,烘成高质量的干茧,加工成达5A级的生丝等优质产品,公司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深加工再到产品出口的历史性跨越,使企业在稳定产品销售市场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让蚕农的利益得到了保证。
自1995年起,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就实施蚕茧保护价收购和“二次分配”,并保证了蚕农收益呈上升趋势。几年来,公司兑现给蚕农的“二次分配”款达2000多万元,同时,公司还实施补贴方格蔟(一种养蚕工具)的“三次分配”,让蚕农得到更多实惠,从而激发了蚕农养蚕的热情。
如今,富安茧丝绸又正在构画更美更新的蓝图。他们要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名牌精品,让“摇钱树”永远兴旺……同时,富安也全国茧丝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借鉴他们的做法,或许也能有助于自己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