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向工业消费品领域扩展压力加大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13 09:23:00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11月份CPI同比涨幅的走高主要是由于当月的新涨价因素所拉动,而不是由于去年的基数因素,今年11月份CPI环比涨幅达0.7%,较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根据1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双防"首要任务之一。而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判断依据应该是通胀由单纯的食品价格上涨扩展至工业消费品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在11月份CPI数据结构层面,我们注意到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出现明显上升,结合近两月上游原料购进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大幅走高,CPI通胀由食品扩展至工业消费品领域的趋势值得密切关注。
CPI中工业消费品通胀上升值得关注
11月份CPI通胀续创新高的主要拉动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的提高,二是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出现提高。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由上月的17.6%提高到18.2%,主要受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幅小幅走高,油脂价格小幅走高,鲜果价格走高等因素拉动。
11月份,我们测算的CPI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5%提高到0.95%,提高的幅度比较明显。从过去三年的数据来看,CPI中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在12月份会出现一个季节性尖峰,比如,2006年和2004年12月份的工业消费品同比涨幅分别为1.25%和0.8%,分别较上月高0.5个百分点。今年11月份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明显上升是否属于这种季节性尖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尽管水电煤气价格涨幅明显提高,但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总体仍然保持平稳,10月份和11月份同比涨幅均为2.3%。
PPI涨幅快速上升导致工业消费品通胀压力加大
我们对11月份CPI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出现明显上升表示关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10月份和11月份,上游的原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快速走高,从上下游传导的角度来看,工业消费品价格面临的上涨压力明显加大。11月份,原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3%,涨幅分别较10月和9月提高1.8和2.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分别较10月和9月提高1.4和1.9个百分点。而近期原料购进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原油、煤炭和钢铁价格上涨所拉动。11月份,原油价格同比上涨22.6%,分别较10月和9月提高18.4和26.5个百分点;煤炭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分别较10月和9月提高1和1.7个百分点;钢材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分别较10月和9月提高1.2和2.2个百分点。
信息来源;广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