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服装出口的瓶颈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25 06:36:00
近一段时期,由于服装纺织行业陆续进行企业改制,致使全国各地中小型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服装加工属于看样下订单的行业,企业数量增多,必然造成订单分散、竞争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产品数量上升,价格下跌。我国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初见成效,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加之服装产能扩张速度已超过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某一类产品大量涌入进口国 (地区),不仅大大增加了进口国反倾销的几率,同时也导致我国出口服装产品价格无法上扬。此外,今年我国 服装行业还将面临原材料涨价及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制约我国服装出口的原因何在?业内专家进行了分析。
  非典带来影响
  非典对服装出口的影响在4月份已经开始显现,5~7月应是扩大出口最为困难的时期,预计出口增幅有可能回落10%左右。据企业反映,一些国外的企业借我国爆发非典疫情之机争夺原属于我国的产品订单。如从4月24日开始,美国进口商已和我国某名牌服装加工厂断绝了联系;一些欧美国家进口商甚至明确表示,近期不会考虑从中国进口任何纺织品。即使是运到港口交付的我国服装纺织品也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拒收、退货或者收取高额强制检疫费。墨西哥甚至号召国内的纺织企业抓住非典疫情之机,把中国的份额抢过来。印度媒体报道称,欧盟进口商将大量订单转向印度,其中已有至少5%的订单已流向印度。
  一些外贸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只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暂时现象,对整体出口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疫情的稳定、政府的积极交涉和舆论引导,绝大部分市场可以失而复得。全球企业的生产供应链不会因为非典而中断,我国的一些产品所处的是全球竞争性市场,部分跨国企业的国际采购减少在华份额、增加在其他国家的份额是正常 的贸易行为。我国是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其在华的加工贸易主要是集团内部的贸易,不会因非典而停止。在非典最为严重的时期,在华大多数跨国公司没有停产就是极好的说明。
  我国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并没有因为非典而消失。服装是我国传统出口大类产品,与国外一些竞争对手相比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因非典而失去的市场在今后可以被收回。如果最终丢失了一些市场,只能说明在这一领域我们的产品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也有国际分工的合理性因素。
  缺乏品牌优势
  今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将继续保持平稳向上的态势,但服装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有所改变。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我国服装企业成长壮大的紧要任务,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除了缺乏品牌,我国服装产品价格卖不上去的重要原因,还有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不得当,单纯依赖大路货、低价位战略等打入国际市场。
  为争夺市场份额自相残杀,竞相压价的恶果已经显现。今年5月21 日,美国决定对中国服装启动限制性措施,使中国服装出口门槛陡然增高。欧盟最近也新修订了关于欧盟以外国家纺织品进口的共同规定的条例。该条例规定,假若来自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及服装可能“扰乱市场,妨碍欧盟市场正常发展”,欧盟可在2008年12月31日前任何时候,针对该产品实施特别市场保护措施。规定中对“扰乱市场”一词没有任何具体界定,欧盟随时可借这一不确定的“理由 ”对中国服装采取限制措施。欧盟新出台的针对中国服装出口的条例,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是典型的“弹性壁垒”。
  产品品种单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出,中国纺织品必须尽快改变传统以量取胜、以规模取胜的做法,要在提高产品档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在出口模式上,那种依靠“大路货”、“大规模”、“低利润”的办法出口换汇已经越来越容易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设限的借口,出口企业应在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上下功夫。
  目前中国纺织业(包括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而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据测算,中国服装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万多人失业。可以预见,一旦美方根据该措施进行设限,将会给中国输美纺织品企业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
  服装行业不仅要从外贸出口的金额来评价美欧设限可能带来的影响,更要从就业安全的角度,通过提升成本、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确保国际竞争、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