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茧丝绸出口向好缘由几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8-18 07:43:00
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茧丝绸类商品出口额为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1.38万吨,同比增长8.4%,出口金额2.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出口真丝绸缎1.41亿米,同比增长34.3%,出口金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丝绸制成品出口1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从出口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蚕丝类商品还是绸缎类商品,其出口金额的增幅都大于出口数量的增幅,并且,印染绸等深加工产品的增长幅度要大于蚕丝类等原料性产品。
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丝绸协会副秘书长钱有清,请他谈谈出口向好的缘由。
企业改制焕发活力
中国丝绸协会副秘书长钱有清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国际丝绸市场有所好转,特别是在高档服装上,一些国际品牌开始较多地使用丝绸。另外丝绸产品品种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耗丝量较大的丝绸产品(如蚕丝被、丝绸家纺用品等)已成为市场畅销、支撑行业发展的重要产品,这成为促使我国丝绸行业较好发展的有利因素。
但从根本上讲是丝绸国有企业的改组与改制,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增长了国际竞争力。钱有清指出,我国茧丝绸业在摆脱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困境之后,基本上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为茧丝绸行业推进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提供了良好环境。近些年来,丝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通过改革和产业重组,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的、跨地区的、贸工农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如浙江省丝绸集团公司、江苏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安茧丝绸集团公司、浙江金鹰集团、浙江万事利集团等,这些企业代表着中国丝绸业的总体形象和发展方向,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成为带动丝绸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
技术创新造就特色产业
与此同时,近些年还涌现出了一批在产品品种、科研开发以“专、精、特、新”见长的中小企业,如以生产绢纺绸为特色的浙江红绢集团、以生产蚕丝被等丝绸床上用品为特色的杭州红绳纺织品有限公司、以真丝弹力面料著称的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以真丝睡衣系列产品为特长的江苏奔仙丝绸服装有限公司、以真丝针织服装为特长的湖州梅月针织有限公司、以PS保健丝绸产品为特长的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丝绸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茧丝绸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有些地区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像四川省南充市被授予“中国绸都”称号,浙江桐乡获得“中国蚕丝被、真丝毯生产基地”称号,就是产业集群化的代表。
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了丝绸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丝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推出具有抗皱、抗缩、抗褪色能力的真丝与棉、毛、麻等天然纤维的混纺、复合与交织面料以及高档真丝弹力面料。不断推出丝绸床上用品、装饰用丝绸产品、蚕丝被、真丝针织内衣等非传统丝绸产品。应用高新技术开发蚕茧在医疗、保健、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新用途方面也有创新和发展。开发出的许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了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了丝绸产品的出口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名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中国丝绸协会通过实施高档丝绸标志、推动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丝绸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已有18家丝绸企业的主要产品获得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如江苏奔仙丝绸服装有限公司、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等都是获得使用高档丝绸标志的企业。去年“茶花”、“万事利”、“富润”、“金富春”、“鑫缘”5个真丝绸面料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今年,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综合评价,现已公示又有“鑫缘”、“三维”、“迎春花”、“凯喜雅”、“苏豪”、“FUAN”、“金鹰”、“富润”8个品牌入选“中国名牌”名单。这些无形资产为企业在国际市场打响知名度、提高竞争力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依据多年行业发展的经验,钱有清提醒业内人士,当前要注重缓解由于汇率调整给丝绸出口带来的影响;要密切关注印度政府对我国出口真丝绸缎实行反倾销调查而带来的损害;要防止茧丝价格在短期内上涨过快给全行业平稳发展的大好格局带来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