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3年春蚕生产情况及秋蚕工作重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06 07:27:00
2003年江苏省的春蚕生产是在“非典”肆疟的惶惶不安中进行的,也是在茧丝绸行情低迷,行业发展已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今年的春蚕生产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不懈努力,全省蚕业生产态势基本稳定。
一、今春全省蚕种生产情况
1、各级蚕种生产任务超额完成
今春全省下达三级原种生产计划母种4302蛾、原原种32230蛾、原种43660张,一代种合同计划247.76万张。由于各蚕种生产单位认清形势、不畏困难、崇尚科学、积极应对,各级蚕种均超额完成。全省实际生产母种5922蛾、原原种38533蛾、原种52099张,一代种286万张。全省今春平均克蚁单产20.41张,同比去年增加13.26%,全省平均公斤茧制种量4.44张,同比上年提高4.47%。
2、蚕种质量进一步提高
针对今年茧丝绸市场行情低迷的现实,各蚕种生产单位能明确目标,狠抓蚕种质量的提高。据九洲蚕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对455批夏用即浸种和部分秋用种进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率达100%,未发现批比例68.57%,平均微粒子病蛾检出率0.022%。
今春我省对841批春用蚕种进行质量检验,蚁检合格率100%,未发现率 98.21%;全省平均杂交率99.47%,杂交率检验批合格率100%;平均孵化率98.37%;平均良卵率99.9%。
二、今年春、夏、早秋全省发种情况
今春全省原定用种合同144.875万张,实际出库蚕种131.8923万张(其中一春126.5136万张,二春5.3789万张),同比2002年减4%,比合同减9%。
今年夏蚕全省出库蚕种2.4255万张,同比去年减5.29%。
今年早秋全省出库蚕种1.2351万张,同比去年减58%。
从全省发种情况看,蚕茧主产区和实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蚕业生产态势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我省南通市今春出库蚕种50.5810万张,同比去年增加3.1758万张,增幅6.7%;盐城市今春出库蚕种26.6815万张,同比去年增加2.49%;宿迁市增加1.9%),除此以外的其它市今春蚕种出库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苏南地区尽管各市、县蚕桑站竭尽努力,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蚕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蚕桑生产呈加速衰退态势(今春苏南五个市出库蚕种仅13.4542万张,占全省10.2%,同比去年减28.2%)。
三、今春全省蚕茧收购情况
今春江苏蚕业生产总体呈单产高、茧质好、收购价格较合理、收购秩序良好、蚕农心态尚稳定、但秋蚕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之态势。
今春江苏省定春茧收购中正价600元/50kg,±15%(2002年680元;2001年780元),实际统茧收购均价613元,同比去年640元减4.21%(其中蚕茧生产重点地区的南通市平均茧价为633.5元、蚕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盐城市平均茧价664.8元、富安等茧丝绸龙头企业的收购茧价680元,另加二次分配后可达730元左右)。
今春全省生产蚕茧5.5388万吨,同比去年5.77万吨减4%,收购蚕茧4.4595万吨,同比去年4.08万吨增加9.3%。据各市统计,全省平均张产茧41.7公斤(南通、盐城、镇江、扬州等市平均张产43公斤以上)。
四、秋期蚕业工作重点
1、通过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稳定江苏蚕业生产
针对目前全国蚕茧生产供大于求的矛盾,行业管理部门要求江苏蚕业生产尽快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的蚕业经营模式促进秋蚕茧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稳定桑园基础,稳定江苏蚕茧生产。
2、控制秋蚕种生产量、提高秋蚕制种质量
根据春蚕种生产情况和目前发种形势,省蚕种管理部门要求各蚕种场根据“春超秋减”的原则从紧控制秋期蚕种生产量,通过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蚕种质量达到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3、加强蚕种市场管理,维护蚕农利益和行业稳定
今年秋期全省各级蚕业管理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的政府令,加强蚕种市场管理,确保优质良种供应,维护蚕农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4、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快江苏蚕业的创新步伐
根据江苏蚕业目前还存在的科技进步滞后、蚕茧质量不平衡、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将从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要求出发,从我省蚕业的调整、发展、改革出发,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促进江苏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今春全省蚕种生产情况
1、各级蚕种生产任务超额完成
今春全省下达三级原种生产计划母种4302蛾、原原种32230蛾、原种43660张,一代种合同计划247.76万张。由于各蚕种生产单位认清形势、不畏困难、崇尚科学、积极应对,各级蚕种均超额完成。全省实际生产母种5922蛾、原原种38533蛾、原种52099张,一代种286万张。全省今春平均克蚁单产20.41张,同比去年增加13.26%,全省平均公斤茧制种量4.44张,同比上年提高4.47%。
2、蚕种质量进一步提高
针对今年茧丝绸市场行情低迷的现实,各蚕种生产单位能明确目标,狠抓蚕种质量的提高。据九洲蚕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对455批夏用即浸种和部分秋用种进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率达100%,未发现批比例68.57%,平均微粒子病蛾检出率0.022%。
今春我省对841批春用蚕种进行质量检验,蚁检合格率100%,未发现率 98.21%;全省平均杂交率99.47%,杂交率检验批合格率100%;平均孵化率98.37%;平均良卵率99.9%。
二、今年春、夏、早秋全省发种情况
今春全省原定用种合同144.875万张,实际出库蚕种131.8923万张(其中一春126.5136万张,二春5.3789万张),同比2002年减4%,比合同减9%。
今年夏蚕全省出库蚕种2.4255万张,同比去年减5.29%。
今年早秋全省出库蚕种1.2351万张,同比去年减58%。
从全省发种情况看,蚕茧主产区和实施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蚕业生产态势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我省南通市今春出库蚕种50.5810万张,同比去年增加3.1758万张,增幅6.7%;盐城市今春出库蚕种26.6815万张,同比去年增加2.49%;宿迁市增加1.9%),除此以外的其它市今春蚕种出库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苏南地区尽管各市、县蚕桑站竭尽努力,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蚕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蚕桑生产呈加速衰退态势(今春苏南五个市出库蚕种仅13.4542万张,占全省10.2%,同比去年减28.2%)。
三、今春全省蚕茧收购情况
今春江苏蚕业生产总体呈单产高、茧质好、收购价格较合理、收购秩序良好、蚕农心态尚稳定、但秋蚕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之态势。
今春江苏省定春茧收购中正价600元/50kg,±15%(2002年680元;2001年780元),实际统茧收购均价613元,同比去年640元减4.21%(其中蚕茧生产重点地区的南通市平均茧价为633.5元、蚕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盐城市平均茧价664.8元、富安等茧丝绸龙头企业的收购茧价680元,另加二次分配后可达730元左右)。
今春全省生产蚕茧5.5388万吨,同比去年5.77万吨减4%,收购蚕茧4.4595万吨,同比去年4.08万吨增加9.3%。据各市统计,全省平均张产茧41.7公斤(南通、盐城、镇江、扬州等市平均张产43公斤以上)。
四、秋期蚕业工作重点
1、通过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稳定江苏蚕业生产
针对目前全国蚕茧生产供大于求的矛盾,行业管理部门要求江苏蚕业生产尽快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的蚕业经营模式促进秋蚕茧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稳定桑园基础,稳定江苏蚕茧生产。
2、控制秋蚕种生产量、提高秋蚕制种质量
根据春蚕种生产情况和目前发种形势,省蚕种管理部门要求各蚕种场根据“春超秋减”的原则从紧控制秋期蚕种生产量,通过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蚕种质量达到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3、加强蚕种市场管理,维护蚕农利益和行业稳定
今年秋期全省各级蚕业管理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的政府令,加强蚕种市场管理,确保优质良种供应,维护蚕农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4、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快江苏蚕业的创新步伐
根据江苏蚕业目前还存在的科技进步滞后、蚕茧质量不平衡、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将从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要求出发,从我省蚕业的调整、发展、改革出发,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促进江苏蚕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