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考验蚕农耐心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04 07:11:00
陕西安康农民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传统。但近几年来鲜茧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农民开始刨桑,新兴村只是一个缩影:
农业人口1.6万人的石泉县池河镇,几乎每个农民每年都要饲养一张蚕,养蚕是该镇主导产业,然而由于3年来鲜茧价格低迷,蚕农实际收益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现了部分蚕农刨桑的现象。
7月12日,记者采访了池河镇新兴村村主任刘延安。他说,2000年每公斤鲜茧可以卖到16元,那时全村393户农民中98%都在养蚕,到了2001年,鲜茧每公斤只能卖到8元钱,2002年6元左右。对于蚕农来说,鲜茧价格只有每公斤10元才有收益。所以,在今年村上有42户蚕农放弃了传统的蚕桑业,改而作务其它农产品,村上原有的600多亩桑园就减少了140多亩。
鲜茧价格低,缘于近年来生丝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一直徘徊于11万元/吨,同期比较下降了17%。除此之外,我省蚕桑业技术推广速度缓慢也是一个原因。在石泉缫丝厂,凡是使用方格簇产出的鲜茧,因为茧的色泽好、质量高,每公斤可以比普通鲜茧多卖0.5元,但在池河镇方格簇的推广率仅为30%。
“养好一张蚕,胜喂两头猪”。以往,养一张蚕,农民总投入100元左右,产值在400-450元,每年农民可以养三茬蚕,养得多也就收得多。由这样的利益驱动,农户愿意多养蚕,安康市政府也鼓励农户发展蚕桑业,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遇到这3年的价格低迷期,又该如何对待农民的不知所措呢?
刘延安说,这3年,很多农民都不知所措,从去年开始村上就召开了好几个会议,告诉蚕农蚕茧的价格是不断浮动的,每过一个高峰就得有一个低谷,如果现在盲目刨桑,过了低谷期就要后悔的。
今年春季,正应了刘延安的话,鲜茧收购价有所回升,每公斤鲜茧达到10元左右,也有专家预测生丝价格已经到了谷底,有望回升。新兴村刨桑的农户已经有人后悔了。
尽管如此,池河镇书记冉龙华还是颇为担忧,镇上农民以养蚕为生的农户很多,如果鲜茧价格只能回升到10元钱,对农民来说是没有多少利润的,那么,镇上农民的产业链就出现了断档。为此,冉龙华说,池河镇蚕桑业技术大推广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安康市现有桑园面积60万亩,其中优质的多倍体品种桑树面积只有14万亩;全市收购春季鲜茧6500吨,其中方格簇茧占蚕茧量的20%。由此看来,要振兴安康传统的蚕桑业,既要抗御市场的风险,自身的“体质”也要增强,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人口1.6万人的石泉县池河镇,几乎每个农民每年都要饲养一张蚕,养蚕是该镇主导产业,然而由于3年来鲜茧价格低迷,蚕农实际收益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现了部分蚕农刨桑的现象。
7月12日,记者采访了池河镇新兴村村主任刘延安。他说,2000年每公斤鲜茧可以卖到16元,那时全村393户农民中98%都在养蚕,到了2001年,鲜茧每公斤只能卖到8元钱,2002年6元左右。对于蚕农来说,鲜茧价格只有每公斤10元才有收益。所以,在今年村上有42户蚕农放弃了传统的蚕桑业,改而作务其它农产品,村上原有的600多亩桑园就减少了140多亩。
鲜茧价格低,缘于近年来生丝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一直徘徊于11万元/吨,同期比较下降了17%。除此之外,我省蚕桑业技术推广速度缓慢也是一个原因。在石泉缫丝厂,凡是使用方格簇产出的鲜茧,因为茧的色泽好、质量高,每公斤可以比普通鲜茧多卖0.5元,但在池河镇方格簇的推广率仅为30%。
“养好一张蚕,胜喂两头猪”。以往,养一张蚕,农民总投入100元左右,产值在400-450元,每年农民可以养三茬蚕,养得多也就收得多。由这样的利益驱动,农户愿意多养蚕,安康市政府也鼓励农户发展蚕桑业,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遇到这3年的价格低迷期,又该如何对待农民的不知所措呢?
刘延安说,这3年,很多农民都不知所措,从去年开始村上就召开了好几个会议,告诉蚕农蚕茧的价格是不断浮动的,每过一个高峰就得有一个低谷,如果现在盲目刨桑,过了低谷期就要后悔的。
今年春季,正应了刘延安的话,鲜茧收购价有所回升,每公斤鲜茧达到10元左右,也有专家预测生丝价格已经到了谷底,有望回升。新兴村刨桑的农户已经有人后悔了。
尽管如此,池河镇书记冉龙华还是颇为担忧,镇上农民以养蚕为生的农户很多,如果鲜茧价格只能回升到10元钱,对农民来说是没有多少利润的,那么,镇上农民的产业链就出现了断档。为此,冉龙华说,池河镇蚕桑业技术大推广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安康市现有桑园面积60万亩,其中优质的多倍体品种桑树面积只有14万亩;全市收购春季鲜茧6500吨,其中方格簇茧占蚕茧量的20%。由此看来,要振兴安康传统的蚕桑业,既要抗御市场的风险,自身的“体质”也要增强,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