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蚕茧产业化经营存在三方面问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1-09 08:41:00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获悉,虽然江苏在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方面作了探索,但仍存在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贸工农一体化仅限于形式上的联合,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各地政府虽然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为茧丝绸产业化经营创造了一定的政策环境,但受行政区域的局限,目前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活动多局限于县级甚至于乡级范围,层次较低,与蚕农的联结方式,服务内容和利益分配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
二是江苏是茧丝绸大省,但还不是强省,虽然全省的蚕茧、厂丝等原料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大部分丝绸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特别是丝绸成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与浙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尤其是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很难起到对原料生产的导向作用,削弱了江苏丝绸的竞争实力。
三是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产品雷同,精品、名品缺乏,原料性产品及大众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卖价偏低,影响了整个茧丝绸产业的经济效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贸工农一体化仅限于形式上的联合,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各地政府虽然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为茧丝绸产业化经营创造了一定的政策环境,但受行政区域的局限,目前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活动多局限于县级甚至于乡级范围,层次较低,与蚕农的联结方式,服务内容和利益分配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
二是江苏是茧丝绸大省,但还不是强省,虽然全省的蚕茧、厂丝等原料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大部分丝绸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特别是丝绸成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与浙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尤其是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很难起到对原料生产的导向作用,削弱了江苏丝绸的竞争实力。
三是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产品雷同,精品、名品缺乏,原料性产品及大众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卖价偏低,影响了整个茧丝绸产业的经济效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