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非典”滞后效应:外贸能否从容应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19 10:49:00
“非典”爆发以后,很多外贸专家分析,受其滞后效应影响,今年5—7月将是我国外贸进出口和引进外资最为困难的季节。那么,目前的情况如何?滞后效应是否还将波及全年的贸易走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 
采访了有关专家。
  负面效应在5月初显但未见异常
  据海关最新统计,5月份外贸进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势头,进出口总值6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338.4亿美元,增长37.3%;进口316.1亿美元,增长40.9%。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2.3亿美元。
  但是,5月份吸引外资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据商务部统计,受“非典”疫情影响,5月份当月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增速较前4个月有所回落。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39.47%;合同外资金额76.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1—5月,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15%;合同外资同比增长42.2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分析,由于进出口订单的执行一般有3个月的周期,所以,5月份虽是我国“非典”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但进出口数据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另外,受“非典”影响,主要丢失的是玩具、纺织、服装、中低档技术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订单,而我国60%的出口集中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这部分产品受影响不大。
  而5月份的合同外资增幅较之前有较大回落,是因为4、5月是我国疫情高发期,合同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大一部分被延误。但李雨时表示,这部分外国投资者目前仅仅是推迟投资计划,而不是取消。因为一项投资计划的确定,是综合考虑包括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投资环境等多种长期因素后作出的,不可能因为短期的突发因素而取消。
  滞后效应会蔓延多远
  李雨时预测,受“非典”滞后效应影响,5—7月应该是外贸出口最为困难的时期,具体的影响目前还很难估算,因为外贸的随机性很大,得到量化的指标比较困难。不过他认为,这三个月,出口保持10%以上的增速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不会超过20%。
  今后几个月,外贸出口除了受“非典”影响,还将受到外贸发展自身规律的影响,即外贸出口在出现了一段高速增长后必然有一个回调的阶段。此外,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世界经济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明显的改观,仍处在缓慢复苏的状态,这使得外需并不很强劲;入世效应的递减以及贸易商通过缩短订单期限来控制经营风险也都会使出口更加困难。这些因素,都将成为今年下半年外贸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
  那么,外贸形势何时会恢复到正常状态?李雨时认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目前出现了回升势头,经济可能在三季度出现一定程度回升,这将使外需会有所增强。预计进入8月份,人们的信心会增强,我国出口形势会得以好转。
  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预测,三四季度的外贸出口增幅应该在10%—15%之间,恢复到正常状态要到四季度末。还有专家的预期更要谨慎些:“非典”对出口的影响已经在4月下旬就开始显现,并将逐渐放大,不仅会波及二三季度,很有可能是跨年度的。原因在于,“非典”爆发期正是外贸订单签订的高峰期,许多企业的全年合同计划受到很大的影响,即使到了秋季广交会能挽回一些损失,但也不可能是全部,只有等到明年的春季才能有所改善;判断“非典”对外贸出口的冲击程度还不能仅从绝对数来看,因为全年10%左右的增幅预测是在年初3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下完成的,这其中有着巨大落差。同时,“非典”对吸引外资的影响也会滞后到明年,这会影响到原先可能新增外资企业的那部分出口。
  对全年走势不必太悲观
  不过,随着“非典”疫情的缓解,一度中止的商务活动已经开始恢复,目前许多外贸企业正在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把“非典”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疫情高峰期也只有两个多月,不到一个出口订单3个月的执行周期。从现在起采取补救措施,可能到今年四季度,还将出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
  对于全年外贸走势,李雨时认为不必太过于悲观,不可能出现全年贸易逆差。因为今年有利于出口的因素都还存在,出口贸易的内外部环境甚至比上年有了进一步改善: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浪潮将继续为我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供机遇,从前5个月看,吸引外资的势头很猛,外商直接投资带动贸易效应进一步显现;在世贸组织规则许可条件下,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出口,以及日后出口退税问题的进一步缓解,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增长,等等。
  李雨时预计,全年出口3500亿—3600亿美元、增长10%—13%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要比年初预定的7%的目标稍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