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丝绸出口总体向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4-10 11:44:00
虽然2002年国际丝绸市场总体上仍未完全摆脱疲软的状态,但中国丝类和绸缎出口量及某些主销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加较为明显,而且增幅在起伏中上升。
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22.7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7.10%。与前年相比,去年蚕丝类、蚕丝织物类、蚕丝制成品类商品的出口额全面下降;主要品种的出口量增加,单价下降。总体而言,2002年中国丝绸出口总体情况好于上年,国际丝绸市场有好转。
根据海关统计分析,2002年丝绸出口有以下几个基本情况:
丝绸全商品出口量增价降,出口量增幅逐渐增大,出口金额减幅逐渐缩小。1-6月出口折丝量累计同比增长1.03%。1-9月累计增长3.77%,1-12月累计增长10.34%;出口金额1-6月累计同比减少15.97%,1-9月累计减少11.96%,1-12月累计减少7.1%。从每月出口比较看,全年出口波浪起伏,并且出现了4月、7月和11月的三个出口高峰。
丝绸全商品出口额全年都处在负增长中,原料性商品出口量的增长显现得较早、较快。桑蚕丝1-3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8.72%,1-6月累计增长26.84%,1-12月累计增长12.26%;坯绸1-3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0.66%,1-6月累计增长3%,1-12月累计增长22.56%。桑蚕丝中的厂丝出口量在海关统计中显示大幅度减少,其它品种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如厂丝全年累计出口1304.3吨,同比减少58.4%,双宫丝累计出口6296.9吨,同比增长45.2%,其它桑蚕丝累计出口2749.8吨,同比增长72.2%。
丝绸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逐渐减小,显示好转。1-6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减少20.44%,1-12月累计同比减少12.54%;出口金额1-6月累计同比减少18.22%,1-12月累计减少10.31%。另外,丝绸制成品中的领带出口量和出口额全年保持了较大增幅,全年出口5,696万条,1.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加34.5%和34%。
全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冲抵进口折丝量后)约64269吨,比上年增加约6024吨,增加约10.34%。其中,丝类出口23306吨,同比增加5187吨,增长约28.63%;绸缎出口(折丝量)约9.772吨,同比增加约2495吨,增长约34.30%;服装和制成品出口(折丝量)约31192吨,同比减少约1658吨,减少约5.05%。
在主销市场方面,丝类、绸缎出口量增加,服装有不同程度的减幅。出口量有增加或增长较大的主要有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阿联酋、印尼和巴基斯坦等,绸缎出口量有增加或增长较大的主要有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伊朗、阿联酋等。服装在美国、日本、香港等主销市场上显示了程度不同的减幅。几个主要市场的情况是:
美国:多年来,美国是我国丝绸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2年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额的37%左右,其中主要是服装,出口9325万件套,共8.29亿美元。对美国的丝绸服装出口额占我国丝绸服装出口总额的64.58%。
日本:是我国丝类出口第三大市场,2002年对其出口丝类3644吨,同比增加5.79%,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13.9%。坯绸出口1561万米,同比增长23.44%。丝绸服装出口1385万件套,同比减少16%(其中梭织服装出口365万件套,针织服装出口1019万件套)。
意大利:是我国丝类出口第二大市场。2002年对其丝类出口3826吨(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14.59%),同比增长7.6%。印染绸出口74万米,同比增长29.49%。丝绸服装出口317万件套,同比减少3.5%(其中梭织服装出口194万件套,针织服装123万件套)。
印度:是近年来我国丝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对其出口丝类10643吨,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40.59%,价值1.67亿美元。2002年对印度的坯绸出口增幅巨大,出口3425万米,占我国坯绸出口总量的26.98%,同比增长306.23%。印染绸出口63万米,同比增长22.24%。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丝绸商品出口情况好于上年。全国民营丝绸企业对各类产品的出口总体上比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相对好一些。据海关统计,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丝绸商品的出口额比上年增长的有18个(2001年仅11个),其中出口金额较大的有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福建、北京、河南、辽宁、重庆等省市。在这18个省市中增幅较大的有浙江、河南、重庆、内蒙古、天津、陕西、黑龙江。从全国主要丝绸出口企业看,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丝类出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其中有不少企业的出口额都下降,且降幅一般都较大。这类企业中有不少是绸缎出口减幅较大,也有些增幅较大,情况很不平衡。从梭织服装出口来看,大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减幅较大。出口统计数字还反映,从事绸缎、服装出口的民营丝绸企业总体上业务发展较快,势头也较好,其中不少民营企业2002年的绸缎、服装出口都有增长,而且从出口金额看出它们的价格也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2002年丝绸出口总额因价格低落而同比下降,丝绸服装及除领带以外的丝绸制成品出口全年仍有一定的降幅(尽管降幅逐步缩小),同时,有的主销市场仍显困难,这些都说明2002年国际丝绸市场总体上仍未完全摆脱疲软的状态。同时,上述数据也显示出2002年丝类和绸缎出口量及某些主销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加较为明显,而且增幅在起伏中上升。此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丝绸出口情况总体上也有所好转。因此,从总体上讲,2002年中国丝绸出口趋势向好。
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22.7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7.10%。与前年相比,去年蚕丝类、蚕丝织物类、蚕丝制成品类商品的出口额全面下降;主要品种的出口量增加,单价下降。总体而言,2002年中国丝绸出口总体情况好于上年,国际丝绸市场有好转。
根据海关统计分析,2002年丝绸出口有以下几个基本情况:
丝绸全商品出口量增价降,出口量增幅逐渐增大,出口金额减幅逐渐缩小。1-6月出口折丝量累计同比增长1.03%。1-9月累计增长3.77%,1-12月累计增长10.34%;出口金额1-6月累计同比减少15.97%,1-9月累计减少11.96%,1-12月累计减少7.1%。从每月出口比较看,全年出口波浪起伏,并且出现了4月、7月和11月的三个出口高峰。
丝绸全商品出口额全年都处在负增长中,原料性商品出口量的增长显现得较早、较快。桑蚕丝1-3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8.72%,1-6月累计增长26.84%,1-12月累计增长12.26%;坯绸1-3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0.66%,1-6月累计增长3%,1-12月累计增长22.56%。桑蚕丝中的厂丝出口量在海关统计中显示大幅度减少,其它品种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如厂丝全年累计出口1304.3吨,同比减少58.4%,双宫丝累计出口6296.9吨,同比增长45.2%,其它桑蚕丝累计出口2749.8吨,同比增长72.2%。
丝绸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逐渐减小,显示好转。1-6月出口量累计同比减少20.44%,1-12月累计同比减少12.54%;出口金额1-6月累计同比减少18.22%,1-12月累计减少10.31%。另外,丝绸制成品中的领带出口量和出口额全年保持了较大增幅,全年出口5,696万条,1.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加34.5%和34%。
全年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冲抵进口折丝量后)约64269吨,比上年增加约6024吨,增加约10.34%。其中,丝类出口23306吨,同比增加5187吨,增长约28.63%;绸缎出口(折丝量)约9.772吨,同比增加约2495吨,增长约34.30%;服装和制成品出口(折丝量)约31192吨,同比减少约1658吨,减少约5.05%。
在主销市场方面,丝类、绸缎出口量增加,服装有不同程度的减幅。出口量有增加或增长较大的主要有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阿联酋、印尼和巴基斯坦等,绸缎出口量有增加或增长较大的主要有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伊朗、阿联酋等。服装在美国、日本、香港等主销市场上显示了程度不同的减幅。几个主要市场的情况是:
美国:多年来,美国是我国丝绸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2年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额的37%左右,其中主要是服装,出口9325万件套,共8.29亿美元。对美国的丝绸服装出口额占我国丝绸服装出口总额的64.58%。
日本:是我国丝类出口第三大市场,2002年对其出口丝类3644吨,同比增加5.79%,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13.9%。坯绸出口1561万米,同比增长23.44%。丝绸服装出口1385万件套,同比减少16%(其中梭织服装出口365万件套,针织服装出口1019万件套)。
意大利:是我国丝类出口第二大市场。2002年对其丝类出口3826吨(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14.59%),同比增长7.6%。印染绸出口74万米,同比增长29.49%。丝绸服装出口317万件套,同比减少3.5%(其中梭织服装出口194万件套,针织服装123万件套)。
印度:是近年来我国丝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对其出口丝类10643吨,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40.59%,价值1.67亿美元。2002年对印度的坯绸出口增幅巨大,出口3425万米,占我国坯绸出口总量的26.98%,同比增长306.23%。印染绸出口63万米,同比增长22.24%。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丝绸商品出口情况好于上年。全国民营丝绸企业对各类产品的出口总体上比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相对好一些。据海关统计,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丝绸商品的出口额比上年增长的有18个(2001年仅11个),其中出口金额较大的有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福建、北京、河南、辽宁、重庆等省市。在这18个省市中增幅较大的有浙江、河南、重庆、内蒙古、天津、陕西、黑龙江。从全国主要丝绸出口企业看,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丝类出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其中有不少企业的出口额都下降,且降幅一般都较大。这类企业中有不少是绸缎出口减幅较大,也有些增幅较大,情况很不平衡。从梭织服装出口来看,大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减幅较大。出口统计数字还反映,从事绸缎、服装出口的民营丝绸企业总体上业务发展较快,势头也较好,其中不少民营企业2002年的绸缎、服装出口都有增长,而且从出口金额看出它们的价格也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2002年丝绸出口总额因价格低落而同比下降,丝绸服装及除领带以外的丝绸制成品出口全年仍有一定的降幅(尽管降幅逐步缩小),同时,有的主销市场仍显困难,这些都说明2002年国际丝绸市场总体上仍未完全摆脱疲软的状态。同时,上述数据也显示出2002年丝类和绸缎出口量及某些主销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加较为明显,而且增幅在起伏中上升。此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丝绸出口情况总体上也有所好转。因此,从总体上讲,2002年中国丝绸出口趋势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