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纤工业分析与展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27 14:29:00
送旧迎新的钟声已经响过,时间的脚步带领着我们走在新的一年。盘点我国化纤工业,令人感到兴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化纤工业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克服了诸多困难,实现了产能产量高速增长、产销率上升、总体盈利增加、亏损面减小的可喜成就。同时,我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到,我国化纤工业虽然生产规模日益庞大,但是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有核心技术以及在人才、产品、市场、资本、生产规模与生产力布局等结构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就行业整体而言,我们在提高竞争能力的征途上还要走很长的路。
2002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化纤工业在2002年的表现可以用“市场需求较旺、产量高速增长、效益有所改善”予以概括。
产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是我国化纤工业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全年化纤总产量为991万吨,比上年产量提高160多万吨,增长率高达20%;创下了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历史的新记录。
从月度生产情况分析,虽然有起伏波动,但总体上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大类品种结构有所变化。从化纤产品大类品种看,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合成纤维之间、合成纤维中涤纶、锦纶、腈纶、丙纶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有少许变化,其特点是延续了合成纤维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2002年我国化纤中合成纤维占92%,再生纤维素纤维已经退缩到8%。在品种结构演变中,涤纶扮演了主要角色。2002年我国涤纶产量增长约 140万吨,占化纤增产总量的八成以上,涤纶在化纤中的比重超过了77%。
经济形势好,化纤市场需求旺。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发展西部、调整结构等一系列导向措施,使得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GDP总值突破 10万亿元大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增长,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社会零售额增长速度超过了9%。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纺织品市场需求,并直接拉动了化纤的内需。
在内需增长的同时,纺织出口也创下了历史新高。2002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大关,比去年增长约15%,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2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进一步拓展了化纤产品的市场空间。从全年化纤产品产、供、销等情况综合分析,我国化纤市场需求旺盛。初步估算,我国化纤需求总量比上年增长约15 %。
化纤企业重视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用户服务。2002年我国化纤企业普遍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采取强有力的切实措施提高产品用户服务水平。例如,上海石化涤纶事业部成功地运用自行研发的工艺工程技术和国产化为主的设备,对八十年代初的涤纶短纤生产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不仅使产量增加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大幅度 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增添了生产多品种的手段,使长期受到困扰的产品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为品种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们还注意到,众多的化纤生产企业在改善对下游用户的服务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最令业界瞩目的是我国化纤工业的超级航母———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投巨资建立下游加工实验中心(室),对所产化纤产品的下游加工进行全流程的研究和生产试验。他们想要做到的不仅是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化纤产品,还要努力探索为用户提供使用产品的指导和建议。
2002年我们欣慰地看到像上海石化、仪征化纤这样的特大型化纤企业在发展模式和经营思想上已经实现了转变。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出现质的跨越。
化纤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2年我国化纤工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分析,2002年1~11月我国化纤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 %。
2002年我国化纤工业运行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2002年1~11月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化纤工业在总体良好的国民经济环境下,运行情况基本正常,景气度有所上升。主要表现是:在产品销售收入上升、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和管理费用下降、产品销售率提高的基础上,行业盈利总额大幅度增加、亏损企业比重减小。具体分析如下:
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据对915户化纤工业生产企业的统计数据分析, 2002年1~11月我国化纤工业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达到963亿元,比上期增长15%。
企业努力开拓市场,产品销售率增加。产量大幅度增长,营销工作必须跟上。各个化纤企业今年比以往更加重视产品销售。不少企业的总经理亲自主抓营销,组织用户座谈会、拜访下游加工企业、调整和充实营销队伍、完善售后服务、拓展新的合作领域。1~11月,我国化纤工业产销率达到97.89%,比上期提高了1.24%。
加强管理、降本增效取得初步成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化纤工业的盈利空间愈来愈狭小。“减少一粒切片的浪费,降低一度电、一滴水的消耗,改进物资采购流通管理,节省每一分钱财务费用等”已成为很多企业追求极限管理的指针。严格管理、精细管理确实见到了成效。2002年1~11月,我国化纤工业百元销售收入管理费用下降了7%,百元销售收入财务费用下降了6%。
化纤工业毛利率提高,利润总额大幅度增长。加强管理也好、开拓市场也罢,人们评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往往最终落在利润上。从我国整个化纤工业2002年1~11月的运行结果看,销售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提高了58%。最让人担忧的亏损企业比重也较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化纤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资产负债率高、投资回报低、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经营风险不断加剧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的化纤工业。另外,由于化纤工业与纺织工业密切关联,我国在化纤工业原料进口、纺织产品出口方面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日益增大。因此,化纤工业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必然越来越 重。研究我国2003年化纤工业发展趋势,也离不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基本分析和判断。
2003年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历年相比有所不同。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曲折多变。
2003年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国际贸易增长受影响。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对世界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过多次预测和分析。主流观点是世界经济在2002年低迷不振的基础上,2003年总体向好。但由于受到生产能力过剩、资产价格被高估、投资者信心不稳和宏观经济失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在2003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将难以恢复强劲增长。
根据联合国2003年全球经济预测报告,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缓慢加速,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75%,高于2002年的1. 7%;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4.25%,大大高于去年的2.9%;经济转型国家将增长4%,略高于去年的3.5%;发达国家的增速将从去年的1.3%上升到2.25%。联合国的预测报告认为,股价持续下跌和消费疲软将继续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尽管在2001年和2002年有过历史性的修正,但仍然被高估,股市的长期萧条可能会使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期延长,甚至导致增长急剧减速。虽然美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预计不会提供显著的推动力。由于内需不振,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复苏将继续依赖外部需求,预计复苏步伐仍将非常缓慢。绝大多数国家将继续遭受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冲击。相比较之下,中国经济仍将一枝独秀,今年的增长率可望达到7%以上。中国的内需不仅对维持本国经济的高增长非常重要,而且对推动东亚地 区其它国家的出口也有着重要意义。
令人感到一丝宽慰的是该报告中对2003年全球贸易作了比较乐观的估计。报告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的增长幅度为6%,远远超过2002年的 2%。众所周知,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就纤维加工量看,三分之一以上的纤维终端消费在国外,而纤维加工量中化纤比重早已超过60%。因此,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顺畅与否对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国内经济发展对化纤工业发展比较有利。从国内情况分析,无论政府还是经济界对我国2003年经济发展一致看好,国民生产总值增速预计为8%左右。
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将继续实行有利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生产的发展。同时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西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简化审批程序、放开部分领域对私人投资的限制等等,以及提高人民收入,扩大和引导消费。
在提高收入方面,国家采取措施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包括增加低收入城市居民生活补助、提高部分离退休人员退休费标准等,在农村也采取了加大脱困、减负力度。另外,国家还对市场消费环境进行整治,鼓励和刺激消费。上述措施都将对扩大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对化纤工业发展十分有利。
进出口因素有较大变化。2003年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年,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继续在关税税率方面实行进一步的全面减让。对苯二甲酸、己内酰胺、丙烯腈等化纤原料和涤纶、锦纶、腈纶等化纤产品的进口关税减让对化纤工业有重要影响。
从关税减让表上的表观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化纤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与化纤原料进口关税税率水平基本相当,有些化纤产品进口税率略高于原料进口税率,有些则相反。二是化纤原料进口关税税率下调幅度在总体水平上低于化纤产品下调幅度。对此有些人士认为,这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有副作用,增加了化纤加工企业原料成本,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全面。我国化纤类产品进口有一些特殊运行情况不为人们所了解。实际上,我国化纤原料进口过程中,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PTA、EG等化纤原料实行特殊的优惠关税税率,以PTA为例,2002 年部分PTA实行的优惠关税税率仅为8%,远低于公布的12.8%的税率。
按照国家对外公布的关税减让表,2003年PTA名义关税由2002年的 12.8%减到11.8%,下降1个百分点,降幅达到7.8%。但也有报道说将减到2002年部分进口PTA实际执行8%的特殊优惠关税。照此说法,其减让幅度达到37.5%。如果是这样,化纤原料的进口税率比化纤产品进口税率下降幅度大得多。不管怎样,关税税率全面下调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进口关税的调整幅度、进程必须顾及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调配合以及承受能力,必须对化纤工业的长远发展有利。如果下调速度过快或者在化纤产品链上的调整不匹配,也将对我国化纤工业产生巨大的损害并不可避免地殃及纺织工业。
需求增加,产能产量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基于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我国化纤工业在扩大内销和增加出口的拉动下,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根据化纤消费量与国民经济增长(GDP)、人均收入和消费额、纺织品出口量的相关性分析,化纤工业产品的市场总需求仍会较上年增加10%以上。
提高化纤工业的世界竞争力任重道远。鉴于发展的历史情况,我国化纤工业在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问题,市场秩序亦不能令人满意。部分企业在发展上仍然带有盲目性。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结构矛盾更为突出,中国化纤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令人担忧。
2003年,我国化纤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仍会在低位徘徊,化纤原料项目建设和化纤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兼并重组步伐都将加快,调整和发展依然是2003年化纤工业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