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日本服装业与消费市场浅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3-10 13:22:00


  日本的服装业作为传统产业,其地位和作用虽今非昔比,但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地域经济和就业方面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大型服装企业以综合性企业为主,具有很强的产品设计企划和市场营销能力,这些企业大多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但众多小企业并不具备产品设计企划能力,只是承接大企业的委托加工。随着日本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企业纷纷在东南亚、中国等投资设厂,造成日本国内服装制造业的衰退,在日本称为制造业“空洞化”。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改革传统的流通体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Gap公司以生产、销售一体化方式登陆日本,对日本服装流通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90年代在日本服装业掀起了一股SPA热潮,即所谓独立品牌服装专卖店销售商,在日本也称为制造零售商。其中,成长最迅速的是Fast Retailing (店铺名称为UNIQLO) 公司,该公司采用产品企划、生产(在中国设立加工基地)、销售一体化方式,大量提供价格低廉、品质良好的基本型衣着,在低迷的市场上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长,2001年度公司销售额突破4000亿日元,达4185 亿61百万日元,与2000年度比,增长高达82.8%。该公司已确立国际化战略,2001年9月首先进入英国,同时开设出4家专卖店。并于2002年9 月进入上海市场。 
   
  服装消费市场日本有1.26亿人口,4700万个家庭,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2002纤维白书》的统计数据,2000年日本全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约为13兆7千亿日元,折合成1000亿美元以上。而同年我国国内衣着类用品零售总额不到4500 亿元人民币,大约合500亿美元。即我国的人口大约是日本的10倍,而衣着类消费总额仅为日本的一半。从家庭消费看,2000年日本每一家庭平均年消费支出约为380万日元,其中衣着类支出约为17万日元,衣着类支出占全部支出的4.48%,是过去10年的最低水平。 

  服装流通体制历史上日本服装流通体系的形成非常复杂,多阶段的服装生产,流通结构。这一体制从纤维生产开始到最终制品,其间经过多道批发交易,这也是日本服装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尽管日本服装业内要求变革流通体制的呼声不断,但传统的交易习惯仍起着重要作用。据日本商业统计资料,1999年日本纤维品、衣着及衣着配饰批发企 业(商店)有36593家,从业人数约40万人,其中,衣着及衣着配饰企业(商店)28500家,从业人数约33 万人。与纺织品、服装及服饰配件相关的零售商店约20万家,从业人数近75万人。 

  目前,日本在纤维和面料开发技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服装设计和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日本服装业的现状、成功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对我国服装业和企业发展战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