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产业集群”迸发旺盛活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24 12:22:00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正成为一种“产业现象”。这种现象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纺织大省尤为突出,其迸发出旺盛的产业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纺织基地、特色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今后协会将为这些纺织产业超速发展的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纺织行业经过结构调整和重组,形成了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品牌推广、产业价值链整合为主的大中城市的纺织大企业集团。与此同时,纺织产业的资源要素向一些县市及城镇集中,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五省纺织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73%、70%、87%,并且在这五省纺织集群效应十分显著。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情况显示,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绍兴县、杭州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特别选择了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等对全国纺织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贡献较突出的19个市(县)和19个城(镇),作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市(县)和中国纺织特色城(镇)的试点单位,并为这些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与会专家认为,纺织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为非公有制中小纺织企业集约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旺盛的产业活力,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社会就业和财税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处于蓬勃兴起阶段的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也不可避免存在盲目性和粗放性倾向,以及行政管理中铺摊子、比数量、地区分割等种种问题。研究纺织业“产业集群现象”,引导全国重点区域纺织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今后协会将在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区域,重点围绕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集群产业综合咨询、企业创业指导、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国内外市场拓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性业务。同时协助地方政府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为纺织产业集群区产业园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构筑集群产业的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引导纺织产业集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纺织行业和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纺织行业经过结构调整和重组,形成了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品牌推广、产业价值链整合为主的大中城市的纺织大企业集团。与此同时,纺织产业的资源要素向一些县市及城镇集中,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五省纺织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国的73%、70%、87%,并且在这五省纺织集群效应十分显著。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情况显示,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绍兴县、杭州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特别选择了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等对全国纺织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贡献较突出的19个市(县)和19个城(镇),作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市(县)和中国纺织特色城(镇)的试点单位,并为这些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与会专家认为,纺织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为非公有制中小纺织企业集约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旺盛的产业活力,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社会就业和财税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处于蓬勃兴起阶段的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也不可避免存在盲目性和粗放性倾向,以及行政管理中铺摊子、比数量、地区分割等种种问题。研究纺织业“产业集群现象”,引导全国重点区域纺织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今后协会将在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区域,重点围绕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集群产业综合咨询、企业创业指导、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国内外市场拓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性业务。同时协助地方政府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为纺织产业集群区产业园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构筑集群产业的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引导纺织产业集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纺织行业和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