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韩国服装业移师中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20 13:38:00
    面对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态势,韩国服装业目前正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韩国纺织品和服装咨询公司MPI公司指出,1999年,韩国服装业的市场价值从1998年减少23.5%的劣势扭转为增长18.3%。但在随后的几年里,服装业市场价值的增速逐渐放缓。2000年的增长率为13.6%,2001年的增长率为9.6%,2002年的增长率约为9.1%,而今年则将为6.3%。韩国服装业在过去3年实现长足发展后,2003年将放慢发展速度。据分析,韩国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减缓以及服装业已发展至成熟阶段。
    中韩纺织品贸易格局逆转
    中韩两国建交后的双边纤维类产品贸易中,韩国一直为顺差,而去年这一态势发生根本逆转,中国由多年的逆差变为顺差。韩国纤维制品和服装在与中国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据统计,1988年,中韩纤维制品贸易韩国顺差8.9233亿美元;1999年韩国顺差7.5578亿美元;2000年韩国顺差6.3624亿美元,2001年顺差大幅缩小为1.8862亿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则变为逆差3.22425亿美元。
    韩国对中国的纤维制品出口年增长率为0.7%,中国对韩国出口年增长率高达29.8%。韩国纤维制品总进口当中,中国所占比重年均以3%-5%的速度增长,2002年的市场份额占49.9%,而服装等制成品的比重则占韩国进口市场份额的47.0%。
    韩国服装产业协会发表的市场统计显示,中国产廉价服装大量对韩国出口,使韩国今年10月份服装进口金额创出了历史上单月进口值的最高纪录。2002年1至10月底,韩国的服装进口额同比增长了34.5%,达18.9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金额。其中10月份自中国的进口额同比增长了57.8%,金额达2.1亿美元,占进口市场份额的68%。
    韩国服装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韩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向国外转移,中国产服装向韩国市场出口迅速扩大,现在韩国首都汉城的最大服装市场东大门市场已被中国服装所占领。
    有关研究员分析说:中国的服装等制成品竞争力很强,今后韩国对华纤维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还将进一步扩大。他认为,化纤产品设备的竞争力比技术更重要,中国不断扩充设备,提高产量和质量,赶超韩国企业的步伐将加快。
    韩国服装纷纷移师中国
    近年因韩国国内市场不景气,产品销售不太顺畅,为打开市场并开辟新局面,许多企业今年开始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进行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利用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期望以此来打开市场和销路。
    中国服装大量流入韩国,占领了韩国的大部分市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具备劳动力低廉的优势。所以很多韩国贸易商自中国进口服装在韩国市场上销售。韩国服装产业联合会近日发表的统计显示,2002年1-9月韩国服装进口总额为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4%。其中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金额占进口总额的68%。
    韩服装产业联合会称,韩国在全世界纤维类海外投资的2247家中,仅在中国的投资就占到六成。中国无疑已成为韩国纤维贸易的第二大贸易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海外投资速度还会继续走强。另据测算,2005年后,在美国、日本等第三国市场,韩国与中国产品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作为韩国最著名的童装企业、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童装企业之一的阿卡邦,早在1996年就高瞻远瞩,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这是集团继在美国之后设立的第二个海外公司,同时该处也是其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阿卡邦坚信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该公司负责人承诺,今年将把作为中国阿卡邦的新起点,力争把这一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的名牌童装。
    1992年,韩国品牌SSAMZIE(三支有限公司)凭借穿上背包的突发奇想,开发出全新的时装创意。从那时起,该品牌就萌生出成为韩国最好的商标并向全世界挑战的意愿。他们今年也计划加大除香港之外的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cheil工业集团于1997年就开始在中国作市场,并将之作为其整个亚洲市场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公司认为,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全世界各行业的著名品牌都在争相角逐这个市场,服装也不例外。他们并不奢望全中国人都成为其客户,但他们认为中国至少有百分之五的人可引导服装消费,而这一部分人将是公司主打的对象。而许多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
    韩国纤维纺织界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在未来将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核心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韩国纺织业应加大开辟进军中国市场的力度。于是,由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主办、韩国产业资源部等支持的世界级展会——大韩民国纤维服装综合展应运而生。该展会将于今年4月24日到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期间预计有200余家参展商出席。
    大韩民国纤维服装综合展组委会本部长金英顺称,通过开发高科技和建立高级时装高附加值生产体系,韩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纤维大国。目前世界纤维市场已形成了高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局面。中国在棉纺、丝绸等方面领先,韩国在化纤新技术开发方面有优势。审时度势,中韩两国企业应更好进行交流,尽早形成互利互补的产业格局。
    韩国业内人士说,中国由于生产成本低廉等因素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令韩国企业无法企及。因此韩国企业应该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生产中高档纤维类及高附加值产品、创名牌产品方面集中力量,以此拉开与中国产品的距离。韩国纤维业将同中国纺织产品形成新一轮的竞争,以期挽回目前韩中纺织品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中国服装业要积极应对
    中国服装协会有关负责人称,按年产服装200亿件、近一半出口计,中国国内缺口约30亿件,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国内服装市场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但大多在大路产品上展开竞争,西装、衬衫、领带等等按标准化、有限几个尺码生产的服装服饰早已大大供过于求,而按年龄和身材细分的各种服装却往往难以买到。
    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数服装企业不注重研究消费者的身材和体形,因为这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而且生产过程也比较繁琐。按照有限几个体形和身材生产服装,自然省事省力,但有限几个号码的服装不能符合许多人的身材,消费者只好放弃,转而选择花费了心力设计生产出来的符合自己身材的服装,比如韩国服装。近年来韩国服装业异军突起,在面料、设计和裁剪上都易打理、耐穿、讲究线条、紧贴潮流但又不过分。同时韩国的服饰在尺码上也十分接近。
    他说,这几年中国国内服装企业一直担心加入WTO后“狼”要来,但并未真正做好应对的准备。值得重视的是,加入世贸后,不仅韩国服装会来,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服装也会紧随其后。所以,中国的企业应从现在开始,从最基本的型号、尺码入手,找到市场空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