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3年蚕桑工作思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1-12 11:45:00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继续实行蚕桑生产四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从偏重生产向生产、流通并重转变;从偏重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从偏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工作方法从行政命令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转变。2003年初步打算全省改造低产桑园10万亩,农村养蚕发种75万盒,生产蚕茧2.7万吨,一代杂交蚕种70万盒,原种1.2万张。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其主要工作措施:
一、 大力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进一步发挥皖南、皖西两大蚕区的区域优势,逐步扩大蚕桑生产规模,把零星分散的乡村蚕桑点向重点乡的养蚕专业户集中,使分散的养蚕农户形成相对集中的大群体。建立蚕业合作社,参与市场流通,沟通蚕农与企业的联系。蚕种场要加快经营体制的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对于没有市场,蚕种质量不高的蚕种场要限产。对于产品质量高,市场好的蚕种场,要予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使其逐步扩大规模,走联合集团的路子,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二、 加强种场技术革新,力创蚕种名牌
蚕种场要树立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要加强精品、名品意识,力创蚕种名牌,争占市场份额。要大力推进技术革新,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围绕简化操作程序,在提高蚕种质量和克蚁制种量上进行突破,大胆运用机械化、电气化、省力化的操作工艺,使蚕种生产从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蚕种繁育制度。
三、加快推广蚕业适用技术,促进蚕农增产增收
2003年要下大力气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加大力度对引进的新品种繁育和示范,方格簇、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等适用技术要进一步加快推广。每个产茧县都要建立自己的蚕桑科技示范园,引导蚕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尽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蚕农增产增收。
四、积极实现蚕业服务信息化
通过上网工程的建设,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认真的研究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为蚕农传递市场信息,引导蚕农做好生产安排。
一、 大力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进一步发挥皖南、皖西两大蚕区的区域优势,逐步扩大蚕桑生产规模,把零星分散的乡村蚕桑点向重点乡的养蚕专业户集中,使分散的养蚕农户形成相对集中的大群体。建立蚕业合作社,参与市场流通,沟通蚕农与企业的联系。蚕种场要加快经营体制的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对于没有市场,蚕种质量不高的蚕种场要限产。对于产品质量高,市场好的蚕种场,要予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使其逐步扩大规模,走联合集团的路子,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二、 加强种场技术革新,力创蚕种名牌
蚕种场要树立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要加强精品、名品意识,力创蚕种名牌,争占市场份额。要大力推进技术革新,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围绕简化操作程序,在提高蚕种质量和克蚁制种量上进行突破,大胆运用机械化、电气化、省力化的操作工艺,使蚕种生产从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蚕种繁育制度。
三、加快推广蚕业适用技术,促进蚕农增产增收
2003年要下大力气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加大力度对引进的新品种繁育和示范,方格簇、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等适用技术要进一步加快推广。每个产茧县都要建立自己的蚕桑科技示范园,引导蚕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尽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蚕农增产增收。
四、积极实现蚕业服务信息化
通过上网工程的建设,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认真的研究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为蚕农传递市场信息,引导蚕农做好生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