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2-26 12:09:00
年终岁末,“全线飘红”一词屡屡出自经济专家之口:全年经济增长8%几成定局。专家们认为,以2002年为基础,2003年中国经济将开始新一轮起飞。如果不出现意外,2003年的经济发展将保持强劲势头,预计增长速度将达到7.9%至8.2%。 
  经济运行的大环境比较有利 
  经济运行的态势,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专家还是政府官员,在分析明年的经济形势时,大多认为国内外大环境整体比较有利。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国内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影响。1998年至2001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已有所好转,据分析,200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将略好于今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份的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2.8%,明年将达到3.7%,世界经济自2001年陷入2.2%的增长低谷后出现转机,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平缓的时期。当然,由于经济复苏基础的不稳固和世界形势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 
  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经济出现回升势头。自2001年连续经历三个季度的负增长后,从第四季度起,美国经济出现2.7%的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5%、1.3%和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今年还要提高0.4个百分点。虽然经济复苏平缓,但缓慢爬升、总体好转的态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2003年的国内大环境情况也是比较有利的。明年是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政府换届的第一年,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还会进一步高涨。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郑京平认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来的集中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资金储备都有了高速的发展,足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国债资金的集中建设,能源、运输、农田水利、主要原材料产品等基础产品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基本消除;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高校连续多年扩招和企业管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人力资源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除了金融、保险等高级专业人才之外,人力资源的供给是非常充裕和有竞争力的;在资金储备方面,超过2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8万多亿元的居民储蓄,成为经济建设稳定、充裕的资金来源。同时,今年高速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预示着2003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国家计委综合司预测处预计,2003年国内经济环境基本稳定。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将继续较快增长,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基础进一步巩固。 
  “三驾马车”稳固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活跃表现是今年经济能以较高速度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专家预计,2003年,这“三驾马车”将基本保持去年的增长势头,仍然能够稳固拉动经济增长。 
  在投资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预测,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在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趋于稳定,增速将略高于今年。同时,我国经济正由财政刺激主导增长的阶段转为财政刺激与市场内在活力共同推动增长的阶段。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5年来发行6600亿国债,政府的直接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至2个百分点。2003年积极财政政策仍然将保持必要的力度,对经济增长形成稳定持续的拉动力量。 
  民间投资将在2003年进一步释放出强大的活力。我国民间投资今年就已经出现加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根据中国企业经营者调查系统在今年8月对10000位企业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非国有企业准备增加投资的比准备减少投资的多出近50个百分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这大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投资的信心。 
  2003年启动消费将被放在我国政府经济工作更重要的位置,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国家将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促进消费。专家预测,2003年的居民消费,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今年我国居民消费在较高基础上平稳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通信、汽车、住房消费迅猛崛起,市场开始找回新一代领航产品,明年的居民消费,将基本保持这一态势。稳步增长、逐步升级的消费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 
  专家们预测,出口方面,2003年的增幅比今年有所降低,增长率约在10%左右。今年前10个月出口20%以上的高速增长,既是加入世贸效应的推动,也与去年同期出口形势不佳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2003年世界经济仍然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出口的增长还主要取决于努力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单纯依靠分享国际经贸增长来扩大出口,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考虑到今年出口基数较大、国内出口退税力度将有所减弱等综合因素,出口增幅的降低是正常的。2003年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出口,仍将继续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扩大内需仍是根本对策 
  在预测2003年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时,许多专家都强调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虽然今年全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在10%左右,但2003年很难再达到这个水平。中东局势不稳将影响世界石油价格,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美国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复苏基础不够巩固,日本经济仍然低迷不振,这一系列因素都将制约我国出口的增长。 
  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增长必须主要依靠内需拉动。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政策,正逐步引导我国宏观经济走向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的轨道,这是一个大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规律。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国内市场的容量远非昔日可比,居民消费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测算,我国1997年至2001年内需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年度贡献率为58%、74%、94%、89%和103%。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只有走主要依靠内需增长的道路,才能有效防范外部风险,避免外部经济波动时产生的剧烈冲击,同时保持自身经济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在投资需求方面,专家认为,5年来政府直接投资的确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功不可没。由于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十分稳固,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债是必要的。2003年的国债投资应当在使用方向和节奏上适当调整,通过扩大贴息、参股投资等形式,逐步由政府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示范性和引导性投资为主,扩大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在使用方向上由基础设施为主逐步转到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社会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条件的改善等方面。这样既可以实现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又可以保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 
  在消费需求方面,虽然近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专家认为,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增长相对不足。根据社科院的统计数字,2001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低于上年,而2002年上半年这一贡献率仅为22%左右,值得人们高度关注。据分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主要与我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弱势群体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收入差距扩大和就业压力增大有密切关系。专家建议,国家应当通过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产业发展等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减少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真正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尽快达到可能达到的潜在增长率。 
  只要我们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积极扩大出口,我国经济在2003年将会有更好的表现,人民生活将迈上新的台阶。(记者赵承 刘铮)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