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看化纤--2002年化纤行情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1-24 12:22:00
聚酯系列趋稳 织造企业开机率不足
2002年12月份以来,虽然内销保持旺盛,轻纺城的销量一度还有增加,最高销量上冲至900万米/日的水平,但外贸出口量却急剧减少,许多织布厂库存水平相当高。在库存压力下,织造企业不得不降低开机率,目前萧绍地区各类织机的综合开机率为50%,广东西樵地区综合开机率为20%,广东佛山综合开机率为30%,福建长乐地区大圆机开机率50%,经编机开机率为70%,山东昌邑各类织机的综合开机率为60%。目前各市场的开机率均较11月份有较大下降,对涤纶长丝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从目前国内织造企业的生产状况看,因纺织企业的前期面料库存难以清出,有些企业库存相当高,直接导致轻纺原料(涤纶长丝和纱线)产销量下降,涤纶长丝厂和纺纱厂产成品产销率明显下降,多数纱线品种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使织造企业效益下滑。
PTA及MEG
去年11月中旬以来内盘PTA总的说以阴跌为主,直至12月中旬起才出现反弹。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由于聚酯纤维价格下跌及销售受阻,及11月底起,翔鹭石化PTA投产对国内市场起到负面作用,致使国内市场PTA价格呈缓慢阴跌走势。尤其是越临近年底,关税下调越来越明朗,同期在PX价格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及PX检修及意外停车等多种情况下,PTA进口价格出现反弹。PTA后市走势:内盘估计仍然会继续有所上升,外盘估计在目前略升后,以稳为主。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下游织造业开机率大幅下降的影响下,产销率明显下降,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价格仍没有摆脱下跌走势,仍可能使价格出现小幅下降,这将拉动PTA价格向下走。二是目前PX价格暴涨,若按目前现货价格计算,PTA生产利润已经全部被PX掠夺,外商在PTA供应相对偏紧的情况下,通过提价来获取适当的利润是可以想象到的。三是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目前可能已经处在底部区域,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价格再度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否则会导致大面积减停产,使PTA需求明显下挫,这是外商不愿看到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幅提价也不可能。
11月中旬以来MEG总体价格先经过短暂的下降后就不断上升,这主要由于原料乙烯的不断上涨。
直止目前MEG内盘送到厂成交价由4600元/吨涨至5150-5200元/吨,外盘价由430-4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上涨至520-535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后市预测:MEG内外盘价格后市仍针对适当上升之后可能走稳。这其中主要原因与PTA差不多,目前原油价格上涨还会促进乙烯价格上涨,进一步使MEG成本提高,据悉今年MEG全球产能将减少50万吨,使全球MEG全年供应紧张的阴影已经过早地笼罩在聚酯企业头上。
聚酯切片
去年聚酯切片稳中有降,后在下游不景气及部分企业年终产销率考核下价格明显下降。目前,国内合同外半光大聚酯切片价格范围在6900-7100元/吨之间,下降幅度在200-300元/吨之间,国产小聚酯送到厂成交价在6900-7100元/吨之间,与11月份比也有明显的下跌。目前聚酯的原料成本为6780元/吨,在上述的售价下,聚酯生产的现金流将减少。因此从原料成本的角度分析,聚酯切片已没有可下跌的空间。
后市预测:聚酯切片不久可能出现反弹行情。原因:一是目前聚酯切片生产已经维持在现金流平衡点附近,成本稍高的小聚酯已经出现聚酯生产现金流减少的局面;二是目前PTA、MEG价格还在上升,聚酯切片生产将面临全面现金流减少的局面,聚酯尤其是小聚酯将在目前负荷的基础上再度大幅减产,但国内大聚酯抽丝企业,特别是熔体直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的水平。预计小聚酯开工率近期可能降至20%左右,大聚酯也可能调降至90%以下;三是去年末,部分国有企业年终产销率考核时,聚酯向市场抛售量将可能减少;四是随着PTA、MEG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引起中间商介入聚酯切片市场炒作。因此纤用聚酯切片后市行情有反弹的可能。
聚酯联合报价:
去年12月半光聚酯切片十方联合报价7600元/吨,结算价7300元/吨,1月份半光聚酯切片十方联合报价7300元/吨。
12月半光间歇聚酯切片联合报价7450元/吨,1月份半光间歇聚酯切片联合报价7250元/吨。
瓶用聚酯切片
2002年末,国内瓶片需求量迅速上升,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是瓶片行情能保持坚挺的直接原因,价格出现了100元/吨左右的上升。从目前瓶片的价格水平来看,国内瓶片生产仍处于严重亏损之中。如果按2003年1月PTA的进口关税8%,MEG的进口关税5.5%来计算,PTA合同用户的外盘报价保持不变,理论上聚酯瓶片的原料成本将下降,但由于聚酯瓶片的生产本身已进入亏损,因此并不会引起聚酯瓶片价格的再度下跌,因此2003年1月份聚酯瓶片的行情仍将以稳定为主。
涤纶长丝
去年11月28日至目前,国内涤纶长丝出现大幅下跌,最高跌幅已近1600元/吨,如DTY120D/72F,一般长丝品种跌幅在1000元/吨。涤纶长丝下跌的直接原因在于下游织机开机率明显下降,导致涤纶长丝企业产销率下降,库存量大幅增加,估计目前涤纶长丝价格还未跌到位,估计按照织造业的库存及开机率看,涤纶长丝价格应全线跌至盈亏平衡点附近,尤其是大类品种如:150DDTY、100DDTY、150DFDY、68DFDY、100DPOY、75DPOY价格要跌至盈亏平衡点附近,才有可能使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全面止跌,因此估计后市涤纶长丝行情还有一个下降过程。
涤纶短纤
11月中旬以来非回料纺涤纶短纤行情一直呈向下调整走势。国内非回料纺短纤价格不断阴跌,目前国内直纺大化纤短纤企业送到成交价一般在7700-7900元/吨,较去年11月下旬的8150-8200元/吨下跌了300-400元/吨。而且涤纶短纤企业产销率较11月份低,库存在增加,大部份国有企业面临年底清空库存,降低出厂价可能成为部份企业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然涤纶短纤价格下降还与纱线价格大幅下降及滞销有关(纱线滞销与织机开机率下降是分不开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涤纶短纤价格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后市不排除有反弹的可能。
回纺料纺涤纶短纤(再生涤纶短纤)在11月份上涨后,目前已逐步向下调整。11月份,由于低档次纯涤纱或涤棉纱需求增加(主要是床上用品需求明显增强,带动了小化纤32S纯涤纱进入强势销售),价格快速上升,最高售价达到6300元/吨上下,但进入12月份后,价格逐步回落,目前已下降至5600-5800元/吨。
粘胶纤维系列价扬 棉浆粕价格继续坚挺
去年12月国内棉浆粕价格稳中走坚,价格上涨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棉短绒价格继续上涨:受棉花减产的影响,棉短绒的供应相应吃紧,使得棉短绒的价格越来越坚挺。由于今年粘胶短纤的销售普遍不错,国内粘胶企业对棉浆粕的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棉浆粕的热销,各浆粕厂库存很少或是根本没有。
后市预计受原料价格的支撑(估计棉短绒价格突破3000元/吨是迟早的事)棉浆粕价格将以稳中走高为主。
粘胶短纤量大价扬
国内粘胶短纤行情本月又有所走高,主要是粘胶短纤企业产品普遍供不应求,再加棉浆粕价格稳中走强,使得个别粘胶短纤企业不得不适当抬高了价格。
后市预计:粘胶短丝价格将以稳中走高为主,原因:原料价格没有下跌空间。在下游棉纺产能大量扩锭,粘胶短纤供应相对较紧的局面估计将会维持较长时间,因此粘胶短纤企业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扬将成本往下游转移是顺理成章的事;过了春节以后,随着装饰面料、衬衫面料销售的转旺,人棉纱的销量往往也会有所好转,对粘胶短纤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粘胶长丝量少价涨
目前国内粘胶长丝市场经营户最大的困惑是无货可供,本月由于国内各粘胶长丝厂的外销形势进一步好转,导致国内江浙及广东市场粘胶长丝经营户普遍缺货,并带动了粘胶长丝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后市预计:我们以为春节前粘胶长丝的价格很可能以稳为主体,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原因:①对终端用户来说由于下游产品价格基本没涨,原料价格一味上涨只能压缩其利润,再加之货源得不到保证,接单及产品开发的风险都大大增加。因此原料价格过高其生产积极性将受到压制;②对于中间商来说原料价格过高不仅减少了利润空间也增加了囤货风险;③对于粘胶厂来说,由于供货量很少再加之"春节"将近,价格即便上涨能得到的"实惠"也不多,因此价格再往上涨的动力不足。
锦纶纤维系列跌幅有限 2002年CPL报价下降
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反倾销阴影的影响,CPL成交一路萎靡不振。12月初,国家外经贸部宣布反倾销裁定延期后,给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CPL市场火上加油,CPL价格继续下滑。以东南亚现货成交价为例,从11月下旬的1110-1130美元/吨(CFR东南亚)下降到1050-1070美元/吨(CFR东南亚),下降了60美元/吨。国内市场价格也有小幅的下滑,国产价格也下降200元/吨左右,价格由12400-12700元/吨下调到12200-12400元/吨(到厂价)。外盘价格下调仍然较为明显,西欧、美国、日本产CPL因反倾销的风头暂过、下游产品需求低迷,报从分别从11月底1190-120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1150-117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调到1140-115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1110-113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东欧产CPL报价则降至1050-108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但买方出价更低。
展望后市:由于需求状况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预计CPL行情仍会有小幅下跌,部分未调整到位的产品可能会有补跌过程。但在苯价大幅上升、反倾销初裁出台、关税下调,近期将出现采购高峰,后市外盘CPL跌幅将不大。
锦纶切片价格下调
锦纶高速纺切片行情近期下跌较多。国产高速纺切片交货价下降至14500-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西欧产高速纺切片成交报价由去年11月底14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降至目前135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台湾地区产锦纶高速纺切片报价由138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降至1320-13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常规纺切片市场价格因前期降价较多,近期行情相对稳定,成交价格维持在13200-13400元/吨。
展望后市:虽然下游需求继续低迷和行情下滑,买方对市场有降价压力,但2003年1月份关税下调后市场成交量将会有明显放大,所以后市锦纶切片跌幅有限。
锦纶长丝:下游继续低迷
从200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锦纶民用长丝需求未见转旺,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虽然11月对多数锦纶纺丝企业而言是2002年来原料成本最高的月度,但市场价格却在需求萎缩和国内供应增加的重压下被迫下降。从目前接单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锦纶长丝需求将不如2002年上半年。
锦纶FDY(HOY):2002年下半年经编、纬编、机织对锦纶FDY(HOY)需求比上年同期减少,近期广东、江苏、浙江市场锦纶FDY(HOY)70D/24F均有200元/吨下降,目前市场成交价格在18500-19000元/吨。FDY40D成交量仍然不大,加之部分锦纶企业和中间商年底出货,近期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至21500元/吨左右。
锦纶DTY:棉袜及厚型袜生产转淡,而毛衫需求尚未转旺,锦纶DTY70D需求继续不大,加之部分锦纶厂和中间商清仓出货,市场供大于求和价格下降迹象明显。目前一般大厂生产的锦纶6DTY70D成交价已降至22000-23000元/吨之间,部分大宗交货价则更低,小加弹厂生产锦纶6DTY70D也有小幅下调。DTY28D、30D、2030需求已启动,所以市场成交量略有增加,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后市相对看好。
展望后市:由于需求迟迟未见启动,部分锦纶厂、中间商年底清仓出货,近期原料CPL、锦纶切片降价。明年关税下调(可能从9.8%下调至7.4%)等原因,短期内锦纶长丝行情仍会继续下降。
氨纶纤维系列销势不明
氨纶总体行情稳中有降:20D随着供应量明显增加和需求趋于平稳,近期成交价格有所下降,国产浙江市场成交价由1650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155000-160000元/吨。40D、70D两大主要品种行情进一步趋稳,由于针织、机织大厂已开始大规模生产弹力面料,需求继续回升,与去年11月底相比,国产40D江浙市场成交价从95000-970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90000-94000元/吨,部分韩国40D江浙市场价变化不大,在78000-85000元/吨,而一些台湾地区产品售价仍然在74000-78000元/吨。100D、140D因棉袜生产转淡,成交价格下降了3000-4000元/吨。30D行情继续下降。
展望后市:虽然多数织造厂明年订单和销售形势还不明朗,但各种弹力面料仍是明春既定主打品种,所以明年氨纶需求总量仍会较今年有所增长,但由于供应量增加过多,所以未来几个月的氨纶行情并不乐观。
腈纶纤维系列行情较淡
腈纶需求转淡,价格回落明显:2002年11月底以来,腈纶转入淡季,ACN、腈纶短纤、锦纶丝束需求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此同时,价格也有大幅度的下落。ACN价格的下降幅度在40美元/吨左右,到去年12月成交价大都在880-900美元/吨,部分产品现货成交价到850美元/吨甚至更低。腈纶市场进入淡季,广东、江苏、浙江等腈纶纱主要消费地,腈纶纱需求继续下降,价格有600-700元/吨左右下降,同时腈纶散纤及丝束的成交量也迅速下降,市场价格继续大幅度下降。国产1.5D×38mm、3D×64mm从11月下旬的14100元/吨、140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300元/吨,国产3D×64mm高收缩从147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900元/吨,而进口3D有光、半光丝束分别从14400-14600元/吨、14200-143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400-13500元/吨、13400-13500元/吨。此外,腈纶高收缩3D×102mm价格仍然稳定在15000元/吨。
2002年12月份以来,虽然内销保持旺盛,轻纺城的销量一度还有增加,最高销量上冲至900万米/日的水平,但外贸出口量却急剧减少,许多织布厂库存水平相当高。在库存压力下,织造企业不得不降低开机率,目前萧绍地区各类织机的综合开机率为50%,广东西樵地区综合开机率为20%,广东佛山综合开机率为30%,福建长乐地区大圆机开机率50%,经编机开机率为70%,山东昌邑各类织机的综合开机率为60%。目前各市场的开机率均较11月份有较大下降,对涤纶长丝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从目前国内织造企业的生产状况看,因纺织企业的前期面料库存难以清出,有些企业库存相当高,直接导致轻纺原料(涤纶长丝和纱线)产销量下降,涤纶长丝厂和纺纱厂产成品产销率明显下降,多数纱线品种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使织造企业效益下滑。
PTA及MEG
去年11月中旬以来内盘PTA总的说以阴跌为主,直至12月中旬起才出现反弹。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由于聚酯纤维价格下跌及销售受阻,及11月底起,翔鹭石化PTA投产对国内市场起到负面作用,致使国内市场PTA价格呈缓慢阴跌走势。尤其是越临近年底,关税下调越来越明朗,同期在PX价格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及PX检修及意外停车等多种情况下,PTA进口价格出现反弹。PTA后市走势:内盘估计仍然会继续有所上升,外盘估计在目前略升后,以稳为主。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下游织造业开机率大幅下降的影响下,产销率明显下降,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价格仍没有摆脱下跌走势,仍可能使价格出现小幅下降,这将拉动PTA价格向下走。二是目前PX价格暴涨,若按目前现货价格计算,PTA生产利润已经全部被PX掠夺,外商在PTA供应相对偏紧的情况下,通过提价来获取适当的利润是可以想象到的。三是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目前可能已经处在底部区域,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价格再度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否则会导致大面积减停产,使PTA需求明显下挫,这是外商不愿看到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幅提价也不可能。
11月中旬以来MEG总体价格先经过短暂的下降后就不断上升,这主要由于原料乙烯的不断上涨。
直止目前MEG内盘送到厂成交价由4600元/吨涨至5150-5200元/吨,外盘价由430-4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上涨至520-535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后市预测:MEG内外盘价格后市仍针对适当上升之后可能走稳。这其中主要原因与PTA差不多,目前原油价格上涨还会促进乙烯价格上涨,进一步使MEG成本提高,据悉今年MEG全球产能将减少50万吨,使全球MEG全年供应紧张的阴影已经过早地笼罩在聚酯企业头上。
聚酯切片
去年聚酯切片稳中有降,后在下游不景气及部分企业年终产销率考核下价格明显下降。目前,国内合同外半光大聚酯切片价格范围在6900-7100元/吨之间,下降幅度在200-300元/吨之间,国产小聚酯送到厂成交价在6900-7100元/吨之间,与11月份比也有明显的下跌。目前聚酯的原料成本为6780元/吨,在上述的售价下,聚酯生产的现金流将减少。因此从原料成本的角度分析,聚酯切片已没有可下跌的空间。
后市预测:聚酯切片不久可能出现反弹行情。原因:一是目前聚酯切片生产已经维持在现金流平衡点附近,成本稍高的小聚酯已经出现聚酯生产现金流减少的局面;二是目前PTA、MEG价格还在上升,聚酯切片生产将面临全面现金流减少的局面,聚酯尤其是小聚酯将在目前负荷的基础上再度大幅减产,但国内大聚酯抽丝企业,特别是熔体直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的水平。预计小聚酯开工率近期可能降至20%左右,大聚酯也可能调降至90%以下;三是去年末,部分国有企业年终产销率考核时,聚酯向市场抛售量将可能减少;四是随着PTA、MEG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引起中间商介入聚酯切片市场炒作。因此纤用聚酯切片后市行情有反弹的可能。
聚酯联合报价:
去年12月半光聚酯切片十方联合报价7600元/吨,结算价7300元/吨,1月份半光聚酯切片十方联合报价7300元/吨。
12月半光间歇聚酯切片联合报价7450元/吨,1月份半光间歇聚酯切片联合报价7250元/吨。
瓶用聚酯切片
2002年末,国内瓶片需求量迅速上升,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是瓶片行情能保持坚挺的直接原因,价格出现了100元/吨左右的上升。从目前瓶片的价格水平来看,国内瓶片生产仍处于严重亏损之中。如果按2003年1月PTA的进口关税8%,MEG的进口关税5.5%来计算,PTA合同用户的外盘报价保持不变,理论上聚酯瓶片的原料成本将下降,但由于聚酯瓶片的生产本身已进入亏损,因此并不会引起聚酯瓶片价格的再度下跌,因此2003年1月份聚酯瓶片的行情仍将以稳定为主。
涤纶长丝
去年11月28日至目前,国内涤纶长丝出现大幅下跌,最高跌幅已近1600元/吨,如DTY120D/72F,一般长丝品种跌幅在1000元/吨。涤纶长丝下跌的直接原因在于下游织机开机率明显下降,导致涤纶长丝企业产销率下降,库存量大幅增加,估计目前涤纶长丝价格还未跌到位,估计按照织造业的库存及开机率看,涤纶长丝价格应全线跌至盈亏平衡点附近,尤其是大类品种如:150DDTY、100DDTY、150DFDY、68DFDY、100DPOY、75DPOY价格要跌至盈亏平衡点附近,才有可能使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全面止跌,因此估计后市涤纶长丝行情还有一个下降过程。
涤纶短纤
11月中旬以来非回料纺涤纶短纤行情一直呈向下调整走势。国内非回料纺短纤价格不断阴跌,目前国内直纺大化纤短纤企业送到成交价一般在7700-7900元/吨,较去年11月下旬的8150-8200元/吨下跌了300-400元/吨。而且涤纶短纤企业产销率较11月份低,库存在增加,大部份国有企业面临年底清空库存,降低出厂价可能成为部份企业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然涤纶短纤价格下降还与纱线价格大幅下降及滞销有关(纱线滞销与织机开机率下降是分不开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涤纶短纤价格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后市不排除有反弹的可能。
回纺料纺涤纶短纤(再生涤纶短纤)在11月份上涨后,目前已逐步向下调整。11月份,由于低档次纯涤纱或涤棉纱需求增加(主要是床上用品需求明显增强,带动了小化纤32S纯涤纱进入强势销售),价格快速上升,最高售价达到6300元/吨上下,但进入12月份后,价格逐步回落,目前已下降至5600-5800元/吨。
粘胶纤维系列价扬 棉浆粕价格继续坚挺
去年12月国内棉浆粕价格稳中走坚,价格上涨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棉短绒价格继续上涨:受棉花减产的影响,棉短绒的供应相应吃紧,使得棉短绒的价格越来越坚挺。由于今年粘胶短纤的销售普遍不错,国内粘胶企业对棉浆粕的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棉浆粕的热销,各浆粕厂库存很少或是根本没有。
后市预计受原料价格的支撑(估计棉短绒价格突破3000元/吨是迟早的事)棉浆粕价格将以稳中走高为主。
粘胶短纤量大价扬
国内粘胶短纤行情本月又有所走高,主要是粘胶短纤企业产品普遍供不应求,再加棉浆粕价格稳中走强,使得个别粘胶短纤企业不得不适当抬高了价格。
后市预计:粘胶短丝价格将以稳中走高为主,原因:原料价格没有下跌空间。在下游棉纺产能大量扩锭,粘胶短纤供应相对较紧的局面估计将会维持较长时间,因此粘胶短纤企业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扬将成本往下游转移是顺理成章的事;过了春节以后,随着装饰面料、衬衫面料销售的转旺,人棉纱的销量往往也会有所好转,对粘胶短纤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粘胶长丝量少价涨
目前国内粘胶长丝市场经营户最大的困惑是无货可供,本月由于国内各粘胶长丝厂的外销形势进一步好转,导致国内江浙及广东市场粘胶长丝经营户普遍缺货,并带动了粘胶长丝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后市预计:我们以为春节前粘胶长丝的价格很可能以稳为主体,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原因:①对终端用户来说由于下游产品价格基本没涨,原料价格一味上涨只能压缩其利润,再加之货源得不到保证,接单及产品开发的风险都大大增加。因此原料价格过高其生产积极性将受到压制;②对于中间商来说原料价格过高不仅减少了利润空间也增加了囤货风险;③对于粘胶厂来说,由于供货量很少再加之"春节"将近,价格即便上涨能得到的"实惠"也不多,因此价格再往上涨的动力不足。
锦纶纤维系列跌幅有限 2002年CPL报价下降
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反倾销阴影的影响,CPL成交一路萎靡不振。12月初,国家外经贸部宣布反倾销裁定延期后,给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CPL市场火上加油,CPL价格继续下滑。以东南亚现货成交价为例,从11月下旬的1110-1130美元/吨(CFR东南亚)下降到1050-1070美元/吨(CFR东南亚),下降了60美元/吨。国内市场价格也有小幅的下滑,国产价格也下降200元/吨左右,价格由12400-12700元/吨下调到12200-12400元/吨(到厂价)。外盘价格下调仍然较为明显,西欧、美国、日本产CPL因反倾销的风头暂过、下游产品需求低迷,报从分别从11月底1190-120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1150-117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调到1140-115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1110-113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东欧产CPL报价则降至1050-108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但买方出价更低。
展望后市:由于需求状况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预计CPL行情仍会有小幅下跌,部分未调整到位的产品可能会有补跌过程。但在苯价大幅上升、反倾销初裁出台、关税下调,近期将出现采购高峰,后市外盘CPL跌幅将不大。
锦纶切片价格下调
锦纶高速纺切片行情近期下跌较多。国产高速纺切片交货价下降至14500-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西欧产高速纺切片成交报价由去年11月底14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降至目前135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台湾地区产锦纶高速纺切片报价由138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下降至1320-1340美元/吨(CIF中国L/C90天)。常规纺切片市场价格因前期降价较多,近期行情相对稳定,成交价格维持在13200-13400元/吨。
展望后市:虽然下游需求继续低迷和行情下滑,买方对市场有降价压力,但2003年1月份关税下调后市场成交量将会有明显放大,所以后市锦纶切片跌幅有限。
锦纶长丝:下游继续低迷
从200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锦纶民用长丝需求未见转旺,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虽然11月对多数锦纶纺丝企业而言是2002年来原料成本最高的月度,但市场价格却在需求萎缩和国内供应增加的重压下被迫下降。从目前接单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锦纶长丝需求将不如2002年上半年。
锦纶FDY(HOY):2002年下半年经编、纬编、机织对锦纶FDY(HOY)需求比上年同期减少,近期广东、江苏、浙江市场锦纶FDY(HOY)70D/24F均有200元/吨下降,目前市场成交价格在18500-19000元/吨。FDY40D成交量仍然不大,加之部分锦纶企业和中间商年底出货,近期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至21500元/吨左右。
锦纶DTY:棉袜及厚型袜生产转淡,而毛衫需求尚未转旺,锦纶DTY70D需求继续不大,加之部分锦纶厂和中间商清仓出货,市场供大于求和价格下降迹象明显。目前一般大厂生产的锦纶6DTY70D成交价已降至22000-23000元/吨之间,部分大宗交货价则更低,小加弹厂生产锦纶6DTY70D也有小幅下调。DTY28D、30D、2030需求已启动,所以市场成交量略有增加,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后市相对看好。
展望后市:由于需求迟迟未见启动,部分锦纶厂、中间商年底清仓出货,近期原料CPL、锦纶切片降价。明年关税下调(可能从9.8%下调至7.4%)等原因,短期内锦纶长丝行情仍会继续下降。
氨纶纤维系列销势不明
氨纶总体行情稳中有降:20D随着供应量明显增加和需求趋于平稳,近期成交价格有所下降,国产浙江市场成交价由1650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155000-160000元/吨。40D、70D两大主要品种行情进一步趋稳,由于针织、机织大厂已开始大规模生产弹力面料,需求继续回升,与去年11月底相比,国产40D江浙市场成交价从95000-970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90000-94000元/吨,部分韩国40D江浙市场价变化不大,在78000-85000元/吨,而一些台湾地区产品售价仍然在74000-78000元/吨。100D、140D因棉袜生产转淡,成交价格下降了3000-4000元/吨。30D行情继续下降。
展望后市:虽然多数织造厂明年订单和销售形势还不明朗,但各种弹力面料仍是明春既定主打品种,所以明年氨纶需求总量仍会较今年有所增长,但由于供应量增加过多,所以未来几个月的氨纶行情并不乐观。
腈纶纤维系列行情较淡
腈纶需求转淡,价格回落明显:2002年11月底以来,腈纶转入淡季,ACN、腈纶短纤、锦纶丝束需求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此同时,价格也有大幅度的下落。ACN价格的下降幅度在40美元/吨左右,到去年12月成交价大都在880-900美元/吨,部分产品现货成交价到850美元/吨甚至更低。腈纶市场进入淡季,广东、江苏、浙江等腈纶纱主要消费地,腈纶纱需求继续下降,价格有600-700元/吨左右下降,同时腈纶散纤及丝束的成交量也迅速下降,市场价格继续大幅度下降。国产1.5D×38mm、3D×64mm从11月下旬的14100元/吨、140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300元/吨,国产3D×64mm高收缩从147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900元/吨,而进口3D有光、半光丝束分别从14400-14600元/吨、14200-143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3400-13500元/吨、13400-13500元/吨。此外,腈纶高收缩3D×102mm价格仍然稳定在15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