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一周年纺织业初现利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2-12 15:56:00
去年此时,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大家庭的一员。尽管纺织行业是公认的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专家们也从理论上对加入WTO的利弊作了大量分析,但人们还是在殷切地企盼事实说话,加入世贸组织,到底会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什么?
出口增长超乎意料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加入WTO之初,有关行业部门预测谨慎:随着加入WTO所带来的欧美市场纺织服装配额的增加及部分取消,200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550亿美元,行业将实现利润260亿元。时至岁尾,中国加入WTO已走过一周年的历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据统计,1~10月份出口总值达507.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1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服装出口金额3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2%。与此同时,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41.66亿元,同比增长24.53%。按这种趋势,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有可能会突破600亿美元,行业利润也将创出300亿元的历史记录。
这一收获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加入WTO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加入WTO为我们拓展了国际市场的空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高质量低价格,赢得了世界消费者的欢迎。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无论对设限地区还是非设限地区都呈现大幅增长。从纺织品服装进口大国美国的进口情况看,据美国海关统计,2002年1~9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为540.7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0.26%,然而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达到64.36亿美元,同比上涨28.59%,占全美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11.90%,名列第二位。其中从中国进口服装4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名列第二位;进口纺织品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60.99%,名列第一。甚至一些取消配额的产品,在进口量上实现了成倍增长。
国内市场产销两旺
出口的增长无疑拉动了纺织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今年以来,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全国纺织工业产值按不变价计算达8157亿元,同比增长15.24%。1~10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791.23亿元,增长14.78%,利润总额达241.66亿元,增长24.53%。在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产销率也达到了97%以上,化纤、服装行业甚至达到了99%,而产成品资金却比去年下降了1.03%。这表明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卖出去了,而且还消化了去年的一部分库存。
伴随着加入WTO后我国对棉花、羊毛等纺织原料进口量的放开,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棉纺行业,多年来过高的棉价限制了行业发展,使我国这个纺织大国也成了棉纱净进口国。但今年1~9月,我国棉纱线出口增长了61%,坯布出口增长23.67%,利润同比增加了47.13%。
市场旺了,人们对纺织行业的投资更有信心。1~10月份我国进口纺织机械26.75亿美元,预计全年要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创记录的新高,特别是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85%。一些国外纺机企业的销售人员说,他们今年卖火了,全年的销售任务几个单就完成了。不仅是国外公司,国内的纺机企业同样尝到了投资高涨的甜头。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今年1~10月,我国纺织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69.6亿元,同比增长28.3%,更新改造投资达143.34亿元,增长19.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2个和3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来看,国有企业逐浙从投资主体中退缩,而社会性投资正成为投资主流。
诱发社会资本向纺织行业流入的一个巨大动力,是纺织行业呈现出的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纺织业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始终占全国各行业之首。今年1~10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贸易顺差达388.94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的1.57倍。
纺织要素向中国集中
加入WTO后,在全球产业链的大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加工基地,全球纺织产业要素也正悄悄向中国集中。
无论是今年春天在京举办的2002年纺织品服装春季博览会,还是10月份在京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纺机展都出现了火爆景象,国外企业纷纷组团参展,尽管增加了临时展馆,展位还是供不应求。这表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在中国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的同时,国外同行们也希望借助中国这一大市场寻求自己产品的消费者。
作为全球纺织产品加工中心,在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比重中,三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到1/3。这不仅体现出外资在我国纺织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更说明纺织业已成为吸纳国际资本的重要行业,中国劳动力优势正成为纺织工业跨国资本优先配置的因素。以日本为例,日本已经逐渐把原材料、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制造加工优势,再把低成本的产品返销国内。目前中国制造的服装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以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环境。根据WTO协议框架和加入WTO谈判的承诺,我国将向外商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拓宽了吸收外资的领域,放宽了股权比例限制。我们看到,本土化经营正成为今年外商投资中国纺织业的一大热点。欧洲最大的纺机企业瑞士苏拉集团在苏州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一期工程投产后,他们又迅速扩建二期工程。并决定把其最好的技术带进来,要把中国的工厂建成它在亚洲的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
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流通领域闻风而动。近日,由近700家国际买手组成的国际采购团又到深圳集中采购消费品,纺织品服装也是他们重点采购的产品之一。这种联合采购今年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有专家说,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与国际大买家的关注不无关系。
不仅如此,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纷纷与国内纺织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或联合研发,或共育人才。这一切都说明,加入WTO在带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加的同时,也正吸纳着与纺织相关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向中国市场的集中,中国正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市场。
加入WTO一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收获,但也不能不面对一些日趋暴露的问题。一年来,尽管我国出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价格持续下跌的现状也不能忽视,它已经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其次,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味建立在量的增长上,这已经引起一些国家对我们的特别关注和警惕。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国家考虑对中国纺织产品进口启用特别保障措施,美国更提出要对5种已取消配额的纺织品再次恢复配额管理。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调整战略,不断创新,靠提高竞争力去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出口增长超乎意料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加入WTO之初,有关行业部门预测谨慎:随着加入WTO所带来的欧美市场纺织服装配额的增加及部分取消,200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550亿美元,行业将实现利润260亿元。时至岁尾,中国加入WTO已走过一周年的历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据统计,1~10月份出口总值达507.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1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服装出口金额3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2%。与此同时,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41.66亿元,同比增长24.53%。按这种趋势,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有可能会突破600亿美元,行业利润也将创出300亿元的历史记录。
这一收获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加入WTO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加入WTO为我们拓展了国际市场的空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高质量低价格,赢得了世界消费者的欢迎。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无论对设限地区还是非设限地区都呈现大幅增长。从纺织品服装进口大国美国的进口情况看,据美国海关统计,2002年1~9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为540.7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0.26%,然而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达到64.36亿美元,同比上涨28.59%,占全美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11.90%,名列第二位。其中从中国进口服装4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名列第二位;进口纺织品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60.99%,名列第一。甚至一些取消配额的产品,在进口量上实现了成倍增长。
国内市场产销两旺
出口的增长无疑拉动了纺织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今年以来,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全国纺织工业产值按不变价计算达8157亿元,同比增长15.24%。1~10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791.23亿元,增长14.78%,利润总额达241.66亿元,增长24.53%。在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产销率也达到了97%以上,化纤、服装行业甚至达到了99%,而产成品资金却比去年下降了1.03%。这表明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卖出去了,而且还消化了去年的一部分库存。
伴随着加入WTO后我国对棉花、羊毛等纺织原料进口量的放开,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棉纺行业,多年来过高的棉价限制了行业发展,使我国这个纺织大国也成了棉纱净进口国。但今年1~9月,我国棉纱线出口增长了61%,坯布出口增长23.67%,利润同比增加了47.13%。
市场旺了,人们对纺织行业的投资更有信心。1~10月份我国进口纺织机械26.75亿美元,预计全年要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创记录的新高,特别是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85%。一些国外纺机企业的销售人员说,他们今年卖火了,全年的销售任务几个单就完成了。不仅是国外公司,国内的纺机企业同样尝到了投资高涨的甜头。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今年1~10月,我国纺织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69.6亿元,同比增长28.3%,更新改造投资达143.34亿元,增长19.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2个和3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来看,国有企业逐浙从投资主体中退缩,而社会性投资正成为投资主流。
诱发社会资本向纺织行业流入的一个巨大动力,是纺织行业呈现出的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纺织业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始终占全国各行业之首。今年1~10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贸易顺差达388.94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的1.57倍。
纺织要素向中国集中
加入WTO后,在全球产业链的大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加工基地,全球纺织产业要素也正悄悄向中国集中。
无论是今年春天在京举办的2002年纺织品服装春季博览会,还是10月份在京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纺机展都出现了火爆景象,国外企业纷纷组团参展,尽管增加了临时展馆,展位还是供不应求。这表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在中国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的同时,国外同行们也希望借助中国这一大市场寻求自己产品的消费者。
作为全球纺织产品加工中心,在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比重中,三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到1/3。这不仅体现出外资在我国纺织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更说明纺织业已成为吸纳国际资本的重要行业,中国劳动力优势正成为纺织工业跨国资本优先配置的因素。以日本为例,日本已经逐渐把原材料、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制造加工优势,再把低成本的产品返销国内。目前中国制造的服装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以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环境。根据WTO协议框架和加入WTO谈判的承诺,我国将向外商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拓宽了吸收外资的领域,放宽了股权比例限制。我们看到,本土化经营正成为今年外商投资中国纺织业的一大热点。欧洲最大的纺机企业瑞士苏拉集团在苏州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一期工程投产后,他们又迅速扩建二期工程。并决定把其最好的技术带进来,要把中国的工厂建成它在亚洲的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
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流通领域闻风而动。近日,由近700家国际买手组成的国际采购团又到深圳集中采购消费品,纺织品服装也是他们重点采购的产品之一。这种联合采购今年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有专家说,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与国际大买家的关注不无关系。
不仅如此,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纷纷与国内纺织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或联合研发,或共育人才。这一切都说明,加入WTO在带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加的同时,也正吸纳着与纺织相关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向中国市场的集中,中国正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市场。
加入WTO一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收获,但也不能不面对一些日趋暴露的问题。一年来,尽管我国出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价格持续下跌的现状也不能忽视,它已经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其次,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味建立在量的增长上,这已经引起一些国家对我们的特别关注和警惕。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国家考虑对中国纺织产品进口启用特别保障措施,美国更提出要对5种已取消配额的纺织品再次恢复配额管理。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调整战略,不断创新,靠提高竞争力去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