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纺织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2-08 11:40:0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一周年了,就在加入WTO那一刻,我们有了更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兴奋和憧憬,也有了直面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对手的忐忑和紧张。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当时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国纺织行业会面临怎样的发展?国际经济的持续放缓对纺织行业扩大海外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变数?纺织行业将遭受到哪些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一年过去了,情况到底怎么样?WTO让我们真正品尝到了什么?
涉“世”我们尝到实惠
1998年就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的重庆海康纺织集团,一直因为配额的限制,阻碍了企业开辟远东市场的步伐,几年来他们的产品从未敲开过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大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今年海康集团出口的产品,有三分之一打进了美国和欧盟市场,180万米的宽幅坯布,带给企业的不仅是160万美元的创汇额,而是一个未来长久的市场。有这个体会的不光是海康集团,太原新凯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银河纺织集团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称,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比原来好了,参予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多了。“是WTO改变了这一切,给了企业新的发展空间。”海康集团董事长向道成的话令人印象深刻。确实,众多的事例表明,加入WTO一周年来,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经济舞台上参与国际竞争。
政府的承诺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加入WTO一年来,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严格履行承诺,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大幅下调了5332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到12%;取消了粮食、羊毛、棉花、化肥等8类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管理;进一步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实施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全面清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等等,这一系列的努力,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投资环境。数字显示,今年1-10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增幅达到19.7%,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5%。美国、日本、欧盟各国跨国公司都加快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今年上半年,东亚经济体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了50%。“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是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的中肯评价。
中国加入WTO开局平稳的大环境,作为享受ATC一体化比例的直接受益方,纺织行业的精彩数字显活力,截至到10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达到507.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服装出口金额3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2%。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值为11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其中纺织品进口金额10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98%,服装进口金额为11.14%美元,同比增长8.83%。
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称,纺织行业的发展现实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预期:“加入世贸组织将给纺织行业增加新的活力。”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莉认为,中国加入WTO后,纺织行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事实确实如此:
——纺织行业多年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加工质量、劳动力比较优势,都奠定了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地位。
——棉花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市场开放以后国内外棉价的接轨,成为纺织业扩大出口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配额国家的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大。尽管1~10月,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排在前五位,但我们对日本的出口和同期相比,已经下降了6.16%,反之,对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的出口和同期相比,都分别增加了20.9%、9.84%、21.88%和30.6%。
——以棉纺压锭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促进了纺织行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1-10月,纺织行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3.3%,面料出口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6%,与此同时面料进口下降了3.87%,为42.2亿美元。行业竞争力正在不断显现。
涉“世”我们看到暗流
当然,WTO也给了我们许多新的体会。
加入WTO一年间,纺织行业在享受到逐渐取消配额后的好处时,又面临着新的不公平竞争。按照中美双边协议,在2005年取消配额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受制于到2008年才能取消的反进口激增条款。按照这个协议,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不是价值)的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毛纺产品不能超过6%,否则美国可单方面采取高关税配额等保护性措施。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中美这个协议也可由其他成员国引用。此外纺织服装进口国纷纷新设环保贸易壁垒,这对纺织行业出口产生了普遍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符合“绿色”要求的纺织品覆盖面大约在15%左右,影响出口近80亿美元。最近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又提出要对从中国进口已经取消配额限制的针织布、手套、胸罩、袍服和行李箱重新进行设限的动议,这些或明或暗的壁垒,都清晰地表明,中国纺织企业要彻底融入国际大循环的艰难行程。
欧盟、美国一直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但数字显示,2001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虽然占据了欧盟最大的市场份额,但也只有14%的比例;美国市场,中国只占到12.7%,低于墨西哥的12.8%,加勒比海国家12.8%和东盟的12.9%,特别是在中国最有优势的服装方面,中国只有11.3%的市场份额,大大低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墨西哥、加拿大、加勒比海沿岸等美洲国家享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勒比盆地计划”等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贸易互惠贸易措施;还有中国周边国家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对中国纺织业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造成明显冲击。
竞争环境的改变,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加入WTO,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它表现为:竞争从区域转向国际;从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从单纯的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竞争的层次从价格战、广告战提升到追求产品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浙江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果刚的观点代表了众多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的心中感受。也是企业面对竞争必须要做的工作。
涉“世”我们更须努力
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纺织行业开始小心品尝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滋味,尽管我们遇到了在世贸组织一些领域保留期限不等的过渡期,但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已经从不同侧面表现出来。涉“世”头年,纺织行业已经享用到了一道“大餐”在受限制的275个配额类别中,有99个已经全部取消和部分取消配额,占过去配额产品出口总金额的三分之一,这成为今年纺织行业加大出口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纺织行业更深的融入全球经济,纺织行业加快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组数字表明纺织行业加快竞争力提升的严峻性,到今年三季度,纺织业的出口数量在增长,但利润空间却在压缩,纺织纱线数量如棉、麻、化纤等出口增长达到28.54%,但创汇额只增加了8.97%,单价比去年同期减少15.22%。服装出口价格下跌今年更加突出。据海关统计,到今年5月,我国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仅为2.05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16%,其中毛制女便服套装,毛制女长裤,女浴衣,滑雪服等服装的下降幅度都十分明显。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呼吁,中国纺织品出口一定要跳出“低价大量”开拓市场的怪圈,花大力气提高企业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出口单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中国服装集团公司进出口部负责人称,“不少中国服装在面料、加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但品牌差距却使中国的产品附加值和他们有天壤之别。”
杜钰洲在接受采访时,和记者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纺织行业的产品创新力。他认为,加入WTO第一年,纺织行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的竞争能力,这里有中国整体竞争环境向好,行业几年来进行的结构调整发挥了有效作用。今后,加快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纺织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课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引起高度重视,未来几年,纺织行业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劣势。纺织行业必须要在体制和观念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国家经贸委也将在纺织行业加快提升竞争力的努力中,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张莉对记者说。
目前,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还有4年,4年之后,中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上就得完全遵循WTO的规则行事。在这4年的过渡期里,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会越来越多,对外开放的程度会越来越深,机遇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作为世贸新成员,周年实践使纺织行业感受到了WTO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纺织行业只有放眼长远,积极改善商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依靠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承受风险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相信。
一年过去了,情况到底怎么样?WTO让我们真正品尝到了什么?
涉“世”我们尝到实惠
1998年就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的重庆海康纺织集团,一直因为配额的限制,阻碍了企业开辟远东市场的步伐,几年来他们的产品从未敲开过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大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今年海康集团出口的产品,有三分之一打进了美国和欧盟市场,180万米的宽幅坯布,带给企业的不仅是160万美元的创汇额,而是一个未来长久的市场。有这个体会的不光是海康集团,太原新凯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银河纺织集团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称,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比原来好了,参予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多了。“是WTO改变了这一切,给了企业新的发展空间。”海康集团董事长向道成的话令人印象深刻。确实,众多的事例表明,加入WTO一周年来,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经济舞台上参与国际竞争。
政府的承诺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加入WTO一年来,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严格履行承诺,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大幅下调了5332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到12%;取消了粮食、羊毛、棉花、化肥等8类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管理;进一步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实施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全面清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等等,这一系列的努力,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投资环境。数字显示,今年1-10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增幅达到19.7%,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5%。美国、日本、欧盟各国跨国公司都加快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今年上半年,东亚经济体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了50%。“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是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的中肯评价。
中国加入WTO开局平稳的大环境,作为享受ATC一体化比例的直接受益方,纺织行业的精彩数字显活力,截至到10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达到507.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服装出口金额3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2%。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值为11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其中纺织品进口金额10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98%,服装进口金额为11.14%美元,同比增长8.83%。
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称,纺织行业的发展现实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预期:“加入世贸组织将给纺织行业增加新的活力。”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莉认为,中国加入WTO后,纺织行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事实确实如此:
——纺织行业多年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加工质量、劳动力比较优势,都奠定了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地位。
——棉花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市场开放以后国内外棉价的接轨,成为纺织业扩大出口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配额国家的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大。尽管1~10月,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排在前五位,但我们对日本的出口和同期相比,已经下降了6.16%,反之,对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的出口和同期相比,都分别增加了20.9%、9.84%、21.88%和30.6%。
——以棉纺压锭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促进了纺织行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1-10月,纺织行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3.3%,面料出口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6%,与此同时面料进口下降了3.87%,为42.2亿美元。行业竞争力正在不断显现。
涉“世”我们看到暗流
当然,WTO也给了我们许多新的体会。
加入WTO一年间,纺织行业在享受到逐渐取消配额后的好处时,又面临着新的不公平竞争。按照中美双边协议,在2005年取消配额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受制于到2008年才能取消的反进口激增条款。按照这个协议,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不是价值)的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毛纺产品不能超过6%,否则美国可单方面采取高关税配额等保护性措施。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中美这个协议也可由其他成员国引用。此外纺织服装进口国纷纷新设环保贸易壁垒,这对纺织行业出口产生了普遍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符合“绿色”要求的纺织品覆盖面大约在15%左右,影响出口近80亿美元。最近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又提出要对从中国进口已经取消配额限制的针织布、手套、胸罩、袍服和行李箱重新进行设限的动议,这些或明或暗的壁垒,都清晰地表明,中国纺织企业要彻底融入国际大循环的艰难行程。
欧盟、美国一直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但数字显示,2001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虽然占据了欧盟最大的市场份额,但也只有14%的比例;美国市场,中国只占到12.7%,低于墨西哥的12.8%,加勒比海国家12.8%和东盟的12.9%,特别是在中国最有优势的服装方面,中国只有11.3%的市场份额,大大低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墨西哥、加拿大、加勒比海沿岸等美洲国家享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勒比盆地计划”等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贸易互惠贸易措施;还有中国周边国家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对中国纺织业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造成明显冲击。
竞争环境的改变,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加入WTO,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它表现为:竞争从区域转向国际;从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从单纯的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竞争的层次从价格战、广告战提升到追求产品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浙江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果刚的观点代表了众多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的心中感受。也是企业面对竞争必须要做的工作。
涉“世”我们更须努力
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纺织行业开始小心品尝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滋味,尽管我们遇到了在世贸组织一些领域保留期限不等的过渡期,但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已经从不同侧面表现出来。涉“世”头年,纺织行业已经享用到了一道“大餐”在受限制的275个配额类别中,有99个已经全部取消和部分取消配额,占过去配额产品出口总金额的三分之一,这成为今年纺织行业加大出口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纺织行业更深的融入全球经济,纺织行业加快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组数字表明纺织行业加快竞争力提升的严峻性,到今年三季度,纺织业的出口数量在增长,但利润空间却在压缩,纺织纱线数量如棉、麻、化纤等出口增长达到28.54%,但创汇额只增加了8.97%,单价比去年同期减少15.22%。服装出口价格下跌今年更加突出。据海关统计,到今年5月,我国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仅为2.05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16%,其中毛制女便服套装,毛制女长裤,女浴衣,滑雪服等服装的下降幅度都十分明显。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呼吁,中国纺织品出口一定要跳出“低价大量”开拓市场的怪圈,花大力气提高企业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出口单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中国服装集团公司进出口部负责人称,“不少中国服装在面料、加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但品牌差距却使中国的产品附加值和他们有天壤之别。”
杜钰洲在接受采访时,和记者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纺织行业的产品创新力。他认为,加入WTO第一年,纺织行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的竞争能力,这里有中国整体竞争环境向好,行业几年来进行的结构调整发挥了有效作用。今后,加快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纺织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课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引起高度重视,未来几年,纺织行业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劣势。纺织行业必须要在体制和观念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国家经贸委也将在纺织行业加快提升竞争力的努力中,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张莉对记者说。
目前,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还有4年,4年之后,中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上就得完全遵循WTO的规则行事。在这4年的过渡期里,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会越来越多,对外开放的程度会越来越深,机遇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作为世贸新成员,周年实践使纺织行业感受到了WTO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纺织行业只有放眼长远,积极改善商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依靠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承受风险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