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配额和绿色壁垒对我国服装的影响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1-18 12:36:00
目前,欧盟自由贸易区内有52%是内部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8%是内部贸易。由于配额和关税保护措施、原产地原则,2001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按平方米计算的总数量比中国高出1.35倍,价格却比中国低54%。最近,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加勒比地区,即扩大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有非洲国家,欧盟自由贸易区扩大到东欧,也扩大到非洲上述地区。中国加入WTO后,尽管取消了配额,减少了配额成本(约占销售价的10%至15%),但与自由贸易区内国家和地区比较仍有关税和原产地保护的区别,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在三年过渡期后还有11.5%的关税。此外,WTO成员可以以更加严格的技术壁垒(比如绿色壁垒)和“磋商”办法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增长量。这些说明,设限国家将继续以新的保护措施限制中国技术含量低的纺织品、服装向其出口。由此可以看出,取消配额,出口未必增加。
生态纺织品是全球纺织服装的消费和生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回归自然”、“安全保障”的理念日渐融入到纺织服装的消费偏好当中。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当今40%的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产品,其中67%的荷兰人,82%的德国人在购物时考虑环境因素,半数以上的英国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商品,而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逐渐改变其生产方式以适应世界新的消费潮流:美国致力于将彩棉作为有机棉的种类之一,形成新的产业;日本东泽纺织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联合开发了利用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爱世克斯公司把旧毛料服装揉碎重新加工成衬衫,每件售价1.4万日元,颇受消费者青睐。
由此可见,全球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需求的高涨将主导世界纺织品服装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绿色消费族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生态纺织品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的纺织产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正在受到限制或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美日地区,出口额占总量的70%以上。由于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受损害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根据1997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其中23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在数量和价格上受到不利影响(以上均含纺织);此外,我国出口德国的产品,部分未通过德国“生态性”检验,出口受阻面积约占15%。此外,尽管目前欧美地区的环境标志仍是非强制性实施,但相当多的进口商不仅要求产品符合进口国法律规定的环保标准,也要取得环保标志才能下单。因此我们的出口在绿色壁垒的限制下必定受限。
具有生态纺织概念的上市公司利益分析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化纤类上市公司共87家,而其中具有生态纺织概念的约1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2.6%。在这11家公司中,常山股份、江苏阳光和鄂尔多斯主要从事新型或环保纤维的研究和生产;泰达股份、上海三毛和杉杉股份是第一批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企业;鲁泰A、南山实业和江苏阳光已获得ISOl4000认证,这表示上述三家公司的整个生产过程已获得国际环保认证。
上述11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均在欧美日地区。环保产品在这些地区既能迎合消费者的偏好,也能不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因此人世后,生态纺织板块将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成为纺织行业内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然,在生态纺织板块内部,不同公司人世后受惠的程度和受益的时间有所差异。从WTO有关规定来看,对于常山股份、鲁泰A、南山实业、江苏阳光、上海三毛等棉纺和毛纺面料生产企业来说,2002年就能立即享受到ATC在前两个阶段取消的配额,且原料方面也能立即从配额上获益,因此人世后受惠最大也最早,但其中南山实业产品以内销为主,仍需自身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泰达股份和皖维高新人世后能够逐步享受到化纤原料进口关税的降低;对于鄂尔多斯、益鑫泰和杉杉股份等以服装产品为主的公司来说,出口配额要到2005年之前才能逐步取消,因此人世后受惠时间较晚,但受惠效果是不断放大;我国丝绸出口的配额目前已基本取消,因此丝绸股份人世后受益的空间较小,只能依靠自身不断研究新的环保技术来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市场份额。
生态纺织品是全球纺织服装的消费和生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回归自然”、“安全保障”的理念日渐融入到纺织服装的消费偏好当中。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当今40%的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产品,其中67%的荷兰人,82%的德国人在购物时考虑环境因素,半数以上的英国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商品,而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逐渐改变其生产方式以适应世界新的消费潮流:美国致力于将彩棉作为有机棉的种类之一,形成新的产业;日本东泽纺织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联合开发了利用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爱世克斯公司把旧毛料服装揉碎重新加工成衬衫,每件售价1.4万日元,颇受消费者青睐。
由此可见,全球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需求的高涨将主导世界纺织品服装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绿色消费族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生态纺织品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的纺织产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正在受到限制或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美日地区,出口额占总量的70%以上。由于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受损害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根据1997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其中23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在数量和价格上受到不利影响(以上均含纺织);此外,我国出口德国的产品,部分未通过德国“生态性”检验,出口受阻面积约占15%。此外,尽管目前欧美地区的环境标志仍是非强制性实施,但相当多的进口商不仅要求产品符合进口国法律规定的环保标准,也要取得环保标志才能下单。因此我们的出口在绿色壁垒的限制下必定受限。
具有生态纺织概念的上市公司利益分析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化纤类上市公司共87家,而其中具有生态纺织概念的约1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2.6%。在这11家公司中,常山股份、江苏阳光和鄂尔多斯主要从事新型或环保纤维的研究和生产;泰达股份、上海三毛和杉杉股份是第一批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企业;鲁泰A、南山实业和江苏阳光已获得ISOl4000认证,这表示上述三家公司的整个生产过程已获得国际环保认证。
上述11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均在欧美日地区。环保产品在这些地区既能迎合消费者的偏好,也能不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因此人世后,生态纺织板块将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成为纺织行业内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然,在生态纺织板块内部,不同公司人世后受惠的程度和受益的时间有所差异。从WTO有关规定来看,对于常山股份、鲁泰A、南山实业、江苏阳光、上海三毛等棉纺和毛纺面料生产企业来说,2002年就能立即享受到ATC在前两个阶段取消的配额,且原料方面也能立即从配额上获益,因此人世后受惠最大也最早,但其中南山实业产品以内销为主,仍需自身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泰达股份和皖维高新人世后能够逐步享受到化纤原料进口关税的降低;对于鄂尔多斯、益鑫泰和杉杉股份等以服装产品为主的公司来说,出口配额要到2005年之前才能逐步取消,因此人世后受惠时间较晚,但受惠效果是不断放大;我国丝绸出口的配额目前已基本取消,因此丝绸股份人世后受益的空间较小,只能依靠自身不断研究新的环保技术来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