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纺织品进出口概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1-10 06:25:00
据海关统计,2002年9月,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6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4.7%,其中出口319.1亿美元,增长33.1%,进口298亿美元,增长36.4%。1~9月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4451.4亿美元,增长18.3%。其中出口2325.6亿美元,增长19.4%,进口2125.7亿美元,增长17.2%。累计实现顺差200亿美元,增长50%。
9月份,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总额为80.9亿美元,增长21.1%,其中出口65.2亿美元,增长23%,进口15.7亿美元,增长13.8%。1~9月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总额为582.5亿美元,增长10.1%,其中出口455.6亿美元,增长12.3%,进口126.9亿美元,增长3.1%。累计实现顺差328.7亿美元,增长16.3%。前三季度全国纺织品进、出口增势明显,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扭降转升
进入第三季度,全国纺织品月度进、出口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7~9月,出口增幅依次为19.5%、21%和23%,进口增幅依次为13.8%、9.3%和13.8%。使累计进口自7月份始扭降转升,且增幅逐步扩大。
进出口差距扩大 顺差不断增长
前三季度,纺织品出口与进口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累计实现顺差328.7亿美元,增长16.3%,是全国贸易总顺差额的1.64倍,继续拉动全国贸易总顺差的增长。
一般贸易旺盛 加工贸易势颓
1~9月,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284.3亿美元,增长22.5%;进口16.5亿美元,增长32%。累计增幅逐月扩大,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加工贸易出口仍未摆脱下降之势,出口额为164.2亿美元,下降2.7%,其中进料加工出口下降1.6%,来料加工出口下降4.1%。加工贸易进口106.1亿美元,占总进口的8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国企出口增速攀升 外资企业势头不减
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出口增速逐月提升,在经营企业减少的情况下,国有企业1~9月出口225.6亿美元,增长4.3%;三资企业出口161.7亿美元,增长9.9%,其中独资企业出口增长最为迅速,出口额已接近合资企业的水平。集体与私企的出口增势仍未减弱,二者合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已达15%,出口合计增长61.6%。
占进口额61%的三资企业进口实现3.3%的增长,国企的进口虽仍下降,但已呈现回升势头。
原料、成品和半成品 进出口皆有增长
纺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大类商品的出口分别增长5.7%、17.8%和12.5%,纺织原料中棉花和化学纤维出口增长迅猛,增幅分别达50%和63%,棉花出口超过进口。占原料出口主要部分的羊毛和蚕丝的出口下降。半成品中纺织纱线出口增长9.4%,织物增长21.3%,增速较快。棉制、化纤制的纱线及织物出口增长,丝制纱线和织物下降。成品中服装出口275.9亿美元,增长9.4%,其中针织服装增长16.7%,梭织服装增长5.2%。
纺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口分别增长4.2%、2.1%和5.9%,原料中棉花和化学纤维进口增长迅速,羊毛、蚕丝和麻纤的进口仍下降。半成品中纱线进口增长11.9%,织物下降0.3%,其中棉制、麻制纱线及织物进口增长,化纤纱线进口增长,而化纤织物进口下降较多。服装进口7.2亿美元,增长17.7%,其中针织、梭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15.5%和22.7%。毛皮服装进口恢复增长11.6%。
对主要市场出口增长 对日贸易降势依然
1~9月,我国对主要出口市场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出口分别增长20%、8.5%、19.3%和25.1%,增长十分迅速。但对日本出口仍有7.7%的下降,预计至年底降幅会有所缩小,对日出口恢复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
对设限地区出口111.2亿美元,增长14.4%,在出口前40位市场中,对伊朗和越南的出口增长最为迅速,增幅分别达266%和96%。对伊出口增长的主要商品为化纤制针织起绒织物、丝纱线和涤棉花色布。对越南出口增长的主要商品为羊毛机织物、棉纱和灯芯绒。对贝宁出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在进口方面,自主要进口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总进口下降2.6%,其中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分别下降8%和10%。
粤浙闽数省增势喜人 中西部地区出口下降
前三季度,东部沿海主要出口省市出口保持增长,增速最快的省市有广东、浙江、福建,增幅均在15%以上。中、西部的几个省市增长也十分迅速,而绝大多数省市出口均下降,降幅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
9月份,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总额为80.9亿美元,增长21.1%,其中出口65.2亿美元,增长23%,进口15.7亿美元,增长13.8%。1~9月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总额为582.5亿美元,增长10.1%,其中出口455.6亿美元,增长12.3%,进口126.9亿美元,增长3.1%。累计实现顺差328.7亿美元,增长16.3%。前三季度全国纺织品进、出口增势明显,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扭降转升
进入第三季度,全国纺织品月度进、出口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7~9月,出口增幅依次为19.5%、21%和23%,进口增幅依次为13.8%、9.3%和13.8%。使累计进口自7月份始扭降转升,且增幅逐步扩大。
进出口差距扩大 顺差不断增长
前三季度,纺织品出口与进口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累计实现顺差328.7亿美元,增长16.3%,是全国贸易总顺差额的1.64倍,继续拉动全国贸易总顺差的增长。
一般贸易旺盛 加工贸易势颓
1~9月,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284.3亿美元,增长22.5%;进口16.5亿美元,增长32%。累计增幅逐月扩大,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加工贸易出口仍未摆脱下降之势,出口额为164.2亿美元,下降2.7%,其中进料加工出口下降1.6%,来料加工出口下降4.1%。加工贸易进口106.1亿美元,占总进口的8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国企出口增速攀升 外资企业势头不减
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出口增速逐月提升,在经营企业减少的情况下,国有企业1~9月出口225.6亿美元,增长4.3%;三资企业出口161.7亿美元,增长9.9%,其中独资企业出口增长最为迅速,出口额已接近合资企业的水平。集体与私企的出口增势仍未减弱,二者合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已达15%,出口合计增长61.6%。
占进口额61%的三资企业进口实现3.3%的增长,国企的进口虽仍下降,但已呈现回升势头。
原料、成品和半成品 进出口皆有增长
纺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大类商品的出口分别增长5.7%、17.8%和12.5%,纺织原料中棉花和化学纤维出口增长迅猛,增幅分别达50%和63%,棉花出口超过进口。占原料出口主要部分的羊毛和蚕丝的出口下降。半成品中纺织纱线出口增长9.4%,织物增长21.3%,增速较快。棉制、化纤制的纱线及织物出口增长,丝制纱线和织物下降。成品中服装出口275.9亿美元,增长9.4%,其中针织服装增长16.7%,梭织服装增长5.2%。
纺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口分别增长4.2%、2.1%和5.9%,原料中棉花和化学纤维进口增长迅速,羊毛、蚕丝和麻纤的进口仍下降。半成品中纱线进口增长11.9%,织物下降0.3%,其中棉制、麻制纱线及织物进口增长,化纤纱线进口增长,而化纤织物进口下降较多。服装进口7.2亿美元,增长17.7%,其中针织、梭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15.5%和22.7%。毛皮服装进口恢复增长11.6%。
对主要市场出口增长 对日贸易降势依然
1~9月,我国对主要出口市场中国香港、美国、欧盟、韩国出口分别增长20%、8.5%、19.3%和25.1%,增长十分迅速。但对日本出口仍有7.7%的下降,预计至年底降幅会有所缩小,对日出口恢复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
对设限地区出口111.2亿美元,增长14.4%,在出口前40位市场中,对伊朗和越南的出口增长最为迅速,增幅分别达266%和96%。对伊出口增长的主要商品为化纤制针织起绒织物、丝纱线和涤棉花色布。对越南出口增长的主要商品为羊毛机织物、棉纱和灯芯绒。对贝宁出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在进口方面,自主要进口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总进口下降2.6%,其中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分别下降8%和10%。
粤浙闽数省增势喜人 中西部地区出口下降
前三季度,东部沿海主要出口省市出口保持增长,增速最快的省市有广东、浙江、福建,增幅均在15%以上。中、西部的几个省市增长也十分迅速,而绝大多数省市出口均下降,降幅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