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新突破在哪里?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1-06 12:07:00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为加快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改革的新突破在哪里呢?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高尚全说,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向纵深发展,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展开,经济的、行政的、科教的、文化的以及政治诸方面的改革交织在一起,其性质之深刻、范围之广阔、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只有加快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改革是一个动力,这个动力不能少。
高尚全认为,当前改革要实现新的突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产权多元化。中共十五大已经为此打下理论基础,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让老百姓成为花钱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形成“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这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这样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充满活力,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随着资本的扩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张,通过个人资本的启动和联合,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和社会化,各种混合经济、投资基金经济、社会保障基金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资本的社会化是一种明显的必然趋势,能有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分配公正化。过去中国搞计划经济,分配不公,吃“大锅饭”,后来搞市场经济明确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的关键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出平衡点,既发挥各种投资主体、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要通过政府的分配功能,调节社会差距,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防止两极分化。
——政府管理法制化。政府管理的创新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强调管制转向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产权;政府治理观念上要创新,从过去的“允许性的规定”转向“禁止性规定”,凡政府不禁止的,都可以干。这样做,可以提高效率,激发创新,使市场主体有更广的创新空间,同时还会消除制度性腐败。当然,如果创新影响了社会利益时,也要通过法律来解决。
高尚全说,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向纵深发展,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展开,经济的、行政的、科教的、文化的以及政治诸方面的改革交织在一起,其性质之深刻、范围之广阔、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只有加快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改革是一个动力,这个动力不能少。
高尚全认为,当前改革要实现新的突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产权多元化。中共十五大已经为此打下理论基础,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让老百姓成为花钱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形成“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这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这样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充满活力,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随着资本的扩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张,通过个人资本的启动和联合,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和社会化,各种混合经济、投资基金经济、社会保障基金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资本的社会化是一种明显的必然趋势,能有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分配公正化。过去中国搞计划经济,分配不公,吃“大锅饭”,后来搞市场经济明确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的关键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出平衡点,既发挥各种投资主体、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要通过政府的分配功能,调节社会差距,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防止两极分化。
——政府管理法制化。政府管理的创新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强调管制转向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产权;政府治理观念上要创新,从过去的“允许性的规定”转向“禁止性规定”,凡政府不禁止的,都可以干。这样做,可以提高效率,激发创新,使市场主体有更广的创新空间,同时还会消除制度性腐败。当然,如果创新影响了社会利益时,也要通过法律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