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我国经济运行模式新变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13 12:10:00
中国经济增长已从政策推动为主转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市场引导下的经济自发增长能力逐步强劲;宏观经济调控重点面临新的调整。
进入二00二年以后,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形势形成明显反差。第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明显不同步。第三,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的缓解明显不同步。可以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重要变化,并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自发增长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已从政策推动为主转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二00一年与二000年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基本没有加大,而国内需求增长则明显加快,虽然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这表明需求以及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程度降低了。经济自发增长能力增强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消费比较活跃,消费结构升级速率加快。一九九八年以来,在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居民消费增幅继续稳定在较高水平,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一九九八至二00一年与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比较,GDP可比价年均增长率降低了三点九个百分点(从百分之十一点五降低到百分之七点六),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仅降低了零点二个百分点(从百分之十点七降低到百分之十点五)。消费结构升级,通过市场对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教育、旅游、信息产业等,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
二是投资自主增长能力增强。今年一至五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与个人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八,增幅提高八点二个百分点。尽管有国债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但投资的高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市场因素的支持。
市场引导的投资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一,消费结构升级扩大了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应也扩大了市场化投资的空间。第二,城市化进程加快,扩大了投资领域。第三,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第四,整顿市场秩序、转变政府职能、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股票、债券、基金等资本市场,改进了投融资环境。
综合看,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强。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相互推动,不断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市场主体发展能力的增强结合起来,必然使市场引导下的经济自发增长逐步强劲。政策调整的空间也随之扩大了。
随着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稳定方面。应该注意到,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同时,受结构调整、改革深化的影响,就业问题不是缓解,而是更加突出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地区、企业和居民的分化现象也会有所发展,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金融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仍然不能忽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仍然较大。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增加货币供应量,而是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当前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将金融资金运作的大部分风险集中到政府,是导致国有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谁的钱,谁决策,谁承担风险,谁受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进入二00二年以后,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形势形成明显反差。第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明显不同步。第三,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的缓解明显不同步。可以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重要变化,并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自发增长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已从政策推动为主转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二00一年与二000年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基本没有加大,而国内需求增长则明显加快,虽然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这表明需求以及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程度降低了。经济自发增长能力增强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消费比较活跃,消费结构升级速率加快。一九九八年以来,在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居民消费增幅继续稳定在较高水平,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一九九八至二00一年与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比较,GDP可比价年均增长率降低了三点九个百分点(从百分之十一点五降低到百分之七点六),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仅降低了零点二个百分点(从百分之十点七降低到百分之十点五)。消费结构升级,通过市场对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教育、旅游、信息产业等,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
二是投资自主增长能力增强。今年一至五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与个人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八,增幅提高八点二个百分点。尽管有国债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但投资的高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市场因素的支持。
市场引导的投资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一,消费结构升级扩大了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应也扩大了市场化投资的空间。第二,城市化进程加快,扩大了投资领域。第三,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第四,整顿市场秩序、转变政府职能、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股票、债券、基金等资本市场,改进了投融资环境。
综合看,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强。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相互推动,不断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市场主体发展能力的增强结合起来,必然使市场引导下的经济自发增长逐步强劲。政策调整的空间也随之扩大了。
随着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稳定方面。应该注意到,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同时,受结构调整、改革深化的影响,就业问题不是缓解,而是更加突出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地区、企业和居民的分化现象也会有所发展,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金融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仍然不能忽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仍然较大。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增加货币供应量,而是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当前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将金融资金运作的大部分风险集中到政府,是导致国有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谁的钱,谁决策,谁承担风险,谁受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