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纺织品进出口概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11 13:52:00
今年1~6月,全国对外贸易总额达27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1420.6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286.5亿美元,增长10.4%;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34.1亿美元,增长67.1%。6月份,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额为64.8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49.5亿美元,增长7.4%;进口15.3亿美元,下降0.2%。全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额1~6月累计为344.6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266.4亿美元,增长6.4%;进口78.2亿美元,下降1.8%;实现贸易顺差188.2亿美元,增长10.2%。上半年全国纺织品出口平稳增长,进口逐步回升,呈现以下特点:
今年一季度,各月进、出口增幅呈现较为剧烈的波动。1~3月,出口分别增长28.9%、下降4.1%和下降6.9%;进口依次为:增长21.9%、下降30%和下降10%。大起大落,显示跳跃式波动。进入二季度,各月进出口增减幅度相对平稳。4~6月出口增幅依次为:8.2%、7.8%和7.4%,进口依次为:增长6%、增长4.3%和下降0.2%。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关税总水平由原来的20.25%下降至17.8%,尽管进口税已开始下调,但截至6月底,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尚未出现大幅增长。相反,从2月份开始,累计进口一直是负增长,但降幅逐月缩小,至6月底,累计降幅为1.8%。而出口保持了6.4%的增长,使进、出口顺差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全国贸易总额实现顺差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16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增长15.2%,进口9.3亿美元,增长26.2%,增速较快。而加工贸易止升反跌,出口97.2亿美元,进口66.5亿美元,分别下降6.1%和4.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下降幅度更大。
作为纺织品贸易的经营主体,国有企业上半年出口132.6亿美元,微降1%,进口25.9亿美元,下降3.5%;三资企业出口96.4亿美元,增长5.5%,进口47.9亿美元,下降2.1%,其中占主要份额的合资、独资企业出口均实现增长。集体企业和私企的发展势头仍很强劲,二者合计经营家数和贸易额已分别占据15.6%和12.1%的份额。同时,二者合计进、出口增幅也达15.8%和48.5%,远远高于平均增幅。
纺织纱线、织物上半年出口65.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纱线出口15.2亿美元,增长5%,织物出口50.1亿美元,增长13.8%。占主要份额的棉制、化纤制纱线及织物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丝、毛、麻制纱线及织物的出口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服装出口155.4亿美元,增长3.9%,其中梭织服装出口下降1.3%,针织服装增长11.9%,衣着附件增长6%。纺织原料出口3.8亿美元,下降8%,其中天然纤维出口下降11.8%,化学纤维增长46.5%。
1~6月,服装进口4.2亿美元,增长15.7%,其中梭织服装和针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18.2%和17.3%;纺织纱线及织物进口51.4亿美元,下降2.4%,其中纱线进口 16.7亿美元,增长8.8%,织物进口34.8亿美元,下降5.4%。丝制纱线及织物进口下降最为迅速,棉、毛、麻、化纤制纱线和麻制织物均保持进口增长。
上半年,除对日本出口下降10%外,我国对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均保持稳定增长,对中国香港、欧盟、美国、韩国出口分别增长15.3%、7.8%、1%和20.4%。
对香港地区出口额达58.3亿美元,使其恢复了我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对港出口商品中,两纱两布、漂布、棉花色布、苎麻纱布、梭织及针织服装的出口增长迅速,涤棉花色布、呢绒、丝绸等出口下降。
对日本出口56.8亿美元,下降10%。日本从2000年4月超过香港成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以来一直比较稳定,2001年我国对日出口仍有3.2%的增长,但进入今年2月份,日本国内经济不振和日元贬值的效应开始在贸易数字中显现,2~6月,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越来越大,至6月底,日本被香港超过,又回落到第二的位置。对日出口商品中,下降最为迅速的主要有棉纱、化纤布、人棉布、麻布、呢绒、梭织及针织服装等。
对欧盟出口28.7亿美元,其中,棉漂布、棉花色布、麻布、梭织及针织服装出口增长迅速,棉纱、涤棉纱,涤棉花色布、麻纱、丝绸等出口下降。
对美国出口28.5亿美元,其中棉纱、涤棉纱、棉漂布、针织服装等商品出口增长较快,而涤棉花色布、梭织服装,尤其是丝绸服装出口下降幅度大。
对韩国出口14.3亿美元,出口主要商品中棉纱、棉花色布、呢绒、丝线、梭织及针织服装出口增长迅速,棉坯布、人棉布、化纤布、苎麻纱布、丝绸织物等出口下降较快。
我国对东盟、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墨西哥、伊朗、越南的出口增幅尤为迅速。由于各方加强了对涤棉花色布的协调与监管,对贝宁的出口开始下降,降幅为19%。
上半年,我国大陆自我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进口分别增长6.4%、下降14.9%和16.9%。
我国纺织品出口前五位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上半年出口均保持增长,北京、天津、广西、山西及西藏等地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进口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河南、新疆、云南、甘肃、青海及贵州等地,降幅均在50%以上。
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逐步扭转去年的不利局面,保持了平稳增长。出口形势好转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入WTO后配额取消带动出口增长,从年初开始,纺织品服装被动配额全部取消和部分取消的类别共99个,涉及金额占设限总金额的三分之一,上半年我国对配额设限地区出口增长5.2%;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扩大免、抵、退税层面,使退税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棉花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棉价回落使棉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得以增强;加入WTO后整体贸易环境有所改善,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在技术、投资、环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职能转换的意识和企业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日益加强。
尽管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下半年纺织品出口仍非一番坦途,面临的困难与不确定因素仍有很多。
首先,美国经济走势不明朗,上半年美经济虽不像早期预料的出现大幅下降,但频发的公司丑闻和股市下跌使人们对美经济不敢轻言恢复,加之国际恐怖行动频仍更给美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下半年美国政府希望以强势政治为弱势经济加油,短期可能有效,但其长期效果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另外,美元的贬值目前会对我出口有利,但汇率不稳定,波动大,其贬值的幅度和长期性目前尚难有定论。
其次,作为纺织品的大市场,日本和欧盟的经济状况尚无明显起色,日本经济恢 复缓慢,国内消费不振,加上日本政府针对美元贬值会采取行动抑制日元上扬,使日元继续贬值,对于消费弹性大的纺织品服装而言,对日出口在短期内难有突破。除了市场方面的因素外,我国纺织品出口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限制,日本毛巾设限的问题刚刚取得一点进展,欧盟偶氮染料的标准又摆到了面前,这些限制和壁垒在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现更多,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我国出口的力度。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预计下半年纺织品贸易仍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今年一季度,各月进、出口增幅呈现较为剧烈的波动。1~3月,出口分别增长28.9%、下降4.1%和下降6.9%;进口依次为:增长21.9%、下降30%和下降10%。大起大落,显示跳跃式波动。进入二季度,各月进出口增减幅度相对平稳。4~6月出口增幅依次为:8.2%、7.8%和7.4%,进口依次为:增长6%、增长4.3%和下降0.2%。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关税总水平由原来的20.25%下降至17.8%,尽管进口税已开始下调,但截至6月底,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尚未出现大幅增长。相反,从2月份开始,累计进口一直是负增长,但降幅逐月缩小,至6月底,累计降幅为1.8%。而出口保持了6.4%的增长,使进、出口顺差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全国贸易总额实现顺差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16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增长15.2%,进口9.3亿美元,增长26.2%,增速较快。而加工贸易止升反跌,出口97.2亿美元,进口66.5亿美元,分别下降6.1%和4.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下降幅度更大。
作为纺织品贸易的经营主体,国有企业上半年出口132.6亿美元,微降1%,进口25.9亿美元,下降3.5%;三资企业出口96.4亿美元,增长5.5%,进口47.9亿美元,下降2.1%,其中占主要份额的合资、独资企业出口均实现增长。集体企业和私企的发展势头仍很强劲,二者合计经营家数和贸易额已分别占据15.6%和12.1%的份额。同时,二者合计进、出口增幅也达15.8%和48.5%,远远高于平均增幅。
纺织纱线、织物上半年出口65.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纱线出口15.2亿美元,增长5%,织物出口50.1亿美元,增长13.8%。占主要份额的棉制、化纤制纱线及织物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丝、毛、麻制纱线及织物的出口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服装出口155.4亿美元,增长3.9%,其中梭织服装出口下降1.3%,针织服装增长11.9%,衣着附件增长6%。纺织原料出口3.8亿美元,下降8%,其中天然纤维出口下降11.8%,化学纤维增长46.5%。
1~6月,服装进口4.2亿美元,增长15.7%,其中梭织服装和针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18.2%和17.3%;纺织纱线及织物进口51.4亿美元,下降2.4%,其中纱线进口 16.7亿美元,增长8.8%,织物进口34.8亿美元,下降5.4%。丝制纱线及织物进口下降最为迅速,棉、毛、麻、化纤制纱线和麻制织物均保持进口增长。
上半年,除对日本出口下降10%外,我国对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均保持稳定增长,对中国香港、欧盟、美国、韩国出口分别增长15.3%、7.8%、1%和20.4%。
对香港地区出口额达58.3亿美元,使其恢复了我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对港出口商品中,两纱两布、漂布、棉花色布、苎麻纱布、梭织及针织服装的出口增长迅速,涤棉花色布、呢绒、丝绸等出口下降。
对日本出口56.8亿美元,下降10%。日本从2000年4月超过香港成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以来一直比较稳定,2001年我国对日出口仍有3.2%的增长,但进入今年2月份,日本国内经济不振和日元贬值的效应开始在贸易数字中显现,2~6月,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越来越大,至6月底,日本被香港超过,又回落到第二的位置。对日出口商品中,下降最为迅速的主要有棉纱、化纤布、人棉布、麻布、呢绒、梭织及针织服装等。
对欧盟出口28.7亿美元,其中,棉漂布、棉花色布、麻布、梭织及针织服装出口增长迅速,棉纱、涤棉纱,涤棉花色布、麻纱、丝绸等出口下降。
对美国出口28.5亿美元,其中棉纱、涤棉纱、棉漂布、针织服装等商品出口增长较快,而涤棉花色布、梭织服装,尤其是丝绸服装出口下降幅度大。
对韩国出口14.3亿美元,出口主要商品中棉纱、棉花色布、呢绒、丝线、梭织及针织服装出口增长迅速,棉坯布、人棉布、化纤布、苎麻纱布、丝绸织物等出口下降较快。
我国对东盟、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墨西哥、伊朗、越南的出口增幅尤为迅速。由于各方加强了对涤棉花色布的协调与监管,对贝宁的出口开始下降,降幅为19%。
上半年,我国大陆自我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进口分别增长6.4%、下降14.9%和16.9%。
我国纺织品出口前五位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上半年出口均保持增长,北京、天津、广西、山西及西藏等地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进口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河南、新疆、云南、甘肃、青海及贵州等地,降幅均在50%以上。
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逐步扭转去年的不利局面,保持了平稳增长。出口形势好转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入WTO后配额取消带动出口增长,从年初开始,纺织品服装被动配额全部取消和部分取消的类别共99个,涉及金额占设限总金额的三分之一,上半年我国对配额设限地区出口增长5.2%;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扩大免、抵、退税层面,使退税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棉花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棉价回落使棉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得以增强;加入WTO后整体贸易环境有所改善,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在技术、投资、环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职能转换的意识和企业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日益加强。
尽管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下半年纺织品出口仍非一番坦途,面临的困难与不确定因素仍有很多。
首先,美国经济走势不明朗,上半年美经济虽不像早期预料的出现大幅下降,但频发的公司丑闻和股市下跌使人们对美经济不敢轻言恢复,加之国际恐怖行动频仍更给美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下半年美国政府希望以强势政治为弱势经济加油,短期可能有效,但其长期效果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另外,美元的贬值目前会对我出口有利,但汇率不稳定,波动大,其贬值的幅度和长期性目前尚难有定论。
其次,作为纺织品的大市场,日本和欧盟的经济状况尚无明显起色,日本经济恢 复缓慢,国内消费不振,加上日本政府针对美元贬值会采取行动抑制日元上扬,使日元继续贬值,对于消费弹性大的纺织品服装而言,对日出口在短期内难有突破。除了市场方面的因素外,我国纺织品出口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限制,日本毛巾设限的问题刚刚取得一点进展,欧盟偶氮染料的标准又摆到了面前,这些限制和壁垒在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现更多,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我国出口的力度。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预计下半年纺织品贸易仍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