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提价过速对行业弊多利少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8-04 11:12:00
自上周五开始(7月19日),以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为例的大众类涤纶长丝及绍、肖一带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的出厂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尤以近日中国轻纺城较俏销的用于织毛感绉麻的原料POY50D、75D及DTY100D增幅较大。在绍兴钱清原料市场,经营公司对织造用50/48POY丝已由7月18日的8500元/T上升至本周三(7月24日)的9500元/T,POY75/96的中心参考价也由上周四的8300元/T上升到本周三的8900元/T。100/36DTY丝的中心参考价由上周四的9800元/T上升到本周三的10200元/T。以浙江远东化纤集团为例,DTY150D/48的出厂价也由上周末的9400元/T到本周一调价为9600元/T,150/96也同时升高为10600元/T,在不到一个星期内,绍兴市场的大众类涤纶长丝基本都上升了300-600元/T不等,涨幅之快,令人担忧。
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升、降原则上就是两个绝对。对产品的提升一般都主动积极,但对产品的降价就被动消极了,这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调整产品质量及改善供求关系而不可避免的现象。对涤纶长丝而言,丝价的过速提升应考虑到上、下游相关企业承受能力,不要以短期的利益所驱动而贪小失大,就目前涤纶长丝涨价过快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涤纶长丝过早过快地涨价,对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本身带来弊多利少。按目前织造业情况来分析,部分织造业前期高价原料所织的面料还未完全“消化”光,且目前刚好是复休调整期开始恢复阶段,从表面上看对涤纶长丝的需求比前期有所增大,但实质上早有部分织造企业,恢复开机是“打肿脸充胖子”出于面子关系,对秋、冬季生产哪个品种未定位,属于试生产式开机。涤纶长丝过早过快的提价,对织造企业生产品种还未定位的企业来讲打击性很大,但主要是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前期为保价而实行限产、减产,从上月中旬的统计资料中,全国各地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的抽丝设备停机率为35.84%,而目前对涤纶长丝过早地提价,马上可触动已停设备的重新开机率。我国的涤纶长丝原本供大于求,如全国的抽丝设备一下子启动,那么涤纶长丝生产量会快速成倍增长,到时候涤纶长丝生产企业还是要走互相降价的老路。
其次是涤纶长丝过早提价对上涨切片生产企业会产生双重压力,我国的聚酯切片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的PTA、EG上涨等影响,特别是上月中旬起切片市场价的大起大落,到目前为止还未停稳“脚步”,如果下游长丝企业为生产所需对切片的需求量一下子增大,那么聚酯切片的市场价也一下子会快速上升,对现已实行限产减量的大聚酯和已关停的小聚酯来讲又是一个吸引力较强的机遇。同时对国外PTA、EG经销商来讲重新又创造了个抬价赚钱的好机会,我国的聚酯切片合成原料PTA、EG自身供应量严重不足已是事实,绝大部分需要国外进口,从下半年的形势来分析,如没有意外人为性的炒作总体行情肯定要好于上半年,原因是国内、国外PTA生产企业已基本上度过设备检修期,下半年因故停产的较为少数。从整体而言,PTA的供应量要高于上半年,其次是我国国内新增和扩建的不少PTA生产企业相继投产,使国内PTA供应量快速提高。但如果近期在短时间内长丝生产企业一下子对切片的需求增大,那么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后还是让国外PTA经销商提供有机可乘的机遇,吃亏的还是国内的聚酯生产企业。
丝价的提升过早过速,将对织造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上半年织造业提前进入夏休调整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丝价过高而使织造成本大升,导致外单流失和内需无正常启动,现通过调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织造企业已经“抢”回了部分流失的外单,部分仅靠供内需的织造业只得降价面料价格来盘活资金,但亏损度增大。要知道目前织造业虽已恢复到约65%开机率,在绍兴华舍街道所见部分较大型的织造企业界白天还是停机待产(夜间的电费较低廉),轻纺城将有约半个月的淡季时期,现成交量约400余万米,在近段时间内成交量不可能一下子好转。近日的丝价过早提升,部分资金较弱的织造业还“换口气”的时间还未有过,又要面临原料提价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困难期。要知道我国虽已拥有世界一流的织造设备,但先进的织造设备所生产的面料还属中、低档面料,之所以有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劳动力低廉,如原料继续上升,使织造业的面临成本继续升高,在外销失去竞争力和内需不强的情况下,织造业选择的出路还是停机待产来得合算。
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升、降原则上就是两个绝对。对产品的提升一般都主动积极,但对产品的降价就被动消极了,这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调整产品质量及改善供求关系而不可避免的现象。对涤纶长丝而言,丝价的过速提升应考虑到上、下游相关企业承受能力,不要以短期的利益所驱动而贪小失大,就目前涤纶长丝涨价过快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涤纶长丝过早过快地涨价,对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本身带来弊多利少。按目前织造业情况来分析,部分织造业前期高价原料所织的面料还未完全“消化”光,且目前刚好是复休调整期开始恢复阶段,从表面上看对涤纶长丝的需求比前期有所增大,但实质上早有部分织造企业,恢复开机是“打肿脸充胖子”出于面子关系,对秋、冬季生产哪个品种未定位,属于试生产式开机。涤纶长丝过早过快的提价,对织造企业生产品种还未定位的企业来讲打击性很大,但主要是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前期为保价而实行限产、减产,从上月中旬的统计资料中,全国各地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的抽丝设备停机率为35.84%,而目前对涤纶长丝过早地提价,马上可触动已停设备的重新开机率。我国的涤纶长丝原本供大于求,如全国的抽丝设备一下子启动,那么涤纶长丝生产量会快速成倍增长,到时候涤纶长丝生产企业还是要走互相降价的老路。
其次是涤纶长丝过早提价对上涨切片生产企业会产生双重压力,我国的聚酯切片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的PTA、EG上涨等影响,特别是上月中旬起切片市场价的大起大落,到目前为止还未停稳“脚步”,如果下游长丝企业为生产所需对切片的需求量一下子增大,那么聚酯切片的市场价也一下子会快速上升,对现已实行限产减量的大聚酯和已关停的小聚酯来讲又是一个吸引力较强的机遇。同时对国外PTA、EG经销商来讲重新又创造了个抬价赚钱的好机会,我国的聚酯切片合成原料PTA、EG自身供应量严重不足已是事实,绝大部分需要国外进口,从下半年的形势来分析,如没有意外人为性的炒作总体行情肯定要好于上半年,原因是国内、国外PTA生产企业已基本上度过设备检修期,下半年因故停产的较为少数。从整体而言,PTA的供应量要高于上半年,其次是我国国内新增和扩建的不少PTA生产企业相继投产,使国内PTA供应量快速提高。但如果近期在短时间内长丝生产企业一下子对切片的需求增大,那么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后还是让国外PTA经销商提供有机可乘的机遇,吃亏的还是国内的聚酯生产企业。
丝价的提升过早过速,将对织造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上半年织造业提前进入夏休调整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丝价过高而使织造成本大升,导致外单流失和内需无正常启动,现通过调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织造企业已经“抢”回了部分流失的外单,部分仅靠供内需的织造业只得降价面料价格来盘活资金,但亏损度增大。要知道目前织造业虽已恢复到约65%开机率,在绍兴华舍街道所见部分较大型的织造企业界白天还是停机待产(夜间的电费较低廉),轻纺城将有约半个月的淡季时期,现成交量约400余万米,在近段时间内成交量不可能一下子好转。近日的丝价过早提升,部分资金较弱的织造业还“换口气”的时间还未有过,又要面临原料提价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困难期。要知道我国虽已拥有世界一流的织造设备,但先进的织造设备所生产的面料还属中、低档面料,之所以有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劳动力低廉,如原料继续上升,使织造业的面临成本继续升高,在外销失去竞争力和内需不强的情况下,织造业选择的出路还是停机待产来得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