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业内应尽力避免行业发展的起伏不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7-10 11:21:00
业者认为,近几年我国丝绸行业产品价格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应在业内引起重视,并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行业发展的起伏不定。
自去年下半年起,国际市场丝价持续下滑,每吨丝最低价格只有12万多元。丝价的大幅下滑,导致了蚕茧收购价格的大幅下降,今年各地春茧的收购价格一般在每50公斤500-600元之间。茧价的下滑致使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再次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再度毁桑改种。
业者分析,造成这种行业发展不稳定的现象,主要因素在于:一是行业的盲目发展。在行业发展较好时期,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措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蚕桑业,一些生产企业则仅因短期内生产丝绸产品有利可图而盲目扩机增容。在这种盲目发展中,受损最大的是农民,种下的桑苗三年后将要见效的时候,茧丝市场的供过于求开始表现出来,茧价下跌。茧价跌到蚕农已是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则毁桑改种,造成不良循环。二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不少企业在丝绸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大幅压价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造成恶性竞争,最终获利者则是外商。三是产品质量。我国是茧丝绸大国,但在产品质量上却无优势可言,低质的原料茧和档次不高的缫丝织绸设备很难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可以说,我国丝绸业在国际市场虽有量上的绝对优势,却没有质的控制权。
业者指出,要改变目前丝绸行业发展起伏不定的状况,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保证质量。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保证茧原料质量,通过提高蚕种质量,改变饲养方式等手段,使蚕茧质量有一个稳步的提高。同时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发展丝绸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丝绸产品的市场占有量。
第二是形成合力。在丝绸行业自营出口企业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要发挥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的优势,有关方面要制订一些既不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则,又有利于对丝绸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在对外竞争中形成合力,减少内耗,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成本降到最低,维护企业与农民合法权益。
第三是加强宏观调控。首先有关方面要向企业和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在丝绸行业发展鼎盛期保持清醒头脑,防止短期行为带来决策上的盲目性。同时,在丝绸行业处于低潮时,还要引导农民克服急功近利思想,防止盲目毁桑改种现象的发生。这样,既能防止因盲目发展和大面积毁桑造成的丝绸业的周期性盛衰,又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企业和农民因盲目追风所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
自去年下半年起,国际市场丝价持续下滑,每吨丝最低价格只有12万多元。丝价的大幅下滑,导致了蚕茧收购价格的大幅下降,今年各地春茧的收购价格一般在每50公斤500-600元之间。茧价的下滑致使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再次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再度毁桑改种。
业者分析,造成这种行业发展不稳定的现象,主要因素在于:一是行业的盲目发展。在行业发展较好时期,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措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蚕桑业,一些生产企业则仅因短期内生产丝绸产品有利可图而盲目扩机增容。在这种盲目发展中,受损最大的是农民,种下的桑苗三年后将要见效的时候,茧丝市场的供过于求开始表现出来,茧价下跌。茧价跌到蚕农已是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则毁桑改种,造成不良循环。二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不少企业在丝绸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大幅压价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造成恶性竞争,最终获利者则是外商。三是产品质量。我国是茧丝绸大国,但在产品质量上却无优势可言,低质的原料茧和档次不高的缫丝织绸设备很难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可以说,我国丝绸业在国际市场虽有量上的绝对优势,却没有质的控制权。
业者指出,要改变目前丝绸行业发展起伏不定的状况,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保证质量。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保证茧原料质量,通过提高蚕种质量,改变饲养方式等手段,使蚕茧质量有一个稳步的提高。同时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发展丝绸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丝绸产品的市场占有量。
第二是形成合力。在丝绸行业自营出口企业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要发挥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的优势,有关方面要制订一些既不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则,又有利于对丝绸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在对外竞争中形成合力,减少内耗,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成本降到最低,维护企业与农民合法权益。
第三是加强宏观调控。首先有关方面要向企业和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在丝绸行业发展鼎盛期保持清醒头脑,防止短期行为带来决策上的盲目性。同时,在丝绸行业处于低潮时,还要引导农民克服急功近利思想,防止盲目毁桑改种现象的发生。这样,既能防止因盲目发展和大面积毁桑造成的丝绸业的周期性盛衰,又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企业和农民因盲目追风所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