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丝绸业积极挑战国际竞争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6-30 11:42:00
当国内汽车、金融和电信行业正在遭遇跨国公司的巨大冲击时,丝绸作为积淀了数千年文明的“国宝”,却是加入WTO后我国能垄断或主导国际市场的极少数优势产品之一。为此,国人不免要期待我国丝绸独步全球市场。
丝绸气质高贵,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远至法国、意大利,近到日本、韩国,世界上著名的丝绸服饰厂都喜欢选用质地纯正的中国原料。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生丝和坯绸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六成和八成。然而,被表象掩盖的事实是,我们充其量只是国际丝绸市场的“原料输出国”,低端产品赚的钱抵不上外商高端产品价值的零头。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蔡高声说,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所经营的厂丝、绸缎、服装产品给人的印象是中低档、廉价的消费品,其市场价格根本没法与意大利200美元一条的丝绸领带和法国上万美元一件的丝绸晚礼服相提并论。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东也是我国丝绸出口的大省,去年仅出口额就达7.7亿美元,其中自营贸易的部分大多数属于平均单价不高的“大路货”,部分高档产品的知识产权及品牌又不属于我们自己。事实上,尽管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量大,但目前换汇水平却仅为韩国的1/2、日本的1/4、意大利的1/13。由于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丝绸远未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我国丝绸80%以上用于出口,每年生丝出口保持在4万吨水平,就连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印度也要购进部分中国生丝。表面上看,我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但实际上却把高附加值的末端让给了单纯依靠丝绸深加工再出口的法国、意大利等国。
广东省一些丝绸生产厂家认为,我国丝绸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真正垄断或主导全球市场,必须尽快实现从廉价“大路货”到高质量“品牌”产品的跨越。
遗憾的是,我国丝绸至今没有一个世界驰名商标。华南农业大学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副教授霍永康说,几十年来,我国丝绸出口一直使用统一的“梅花”牌,各地不分彼此,不分产品好坏,都用这个牌子。丝绸品供不应求时,不是“梅花”牌的也要;供过于求时,“梅花”牌的也不要。潮州丝绸进出口公司党委书记江龙说,这么多年下来,“梅花”牌发展成了中低档的丝绸品牌,至今没打出名气。
没有知名品牌,中国人也可以在国际市场卖丝绸,但卖不出高价,而且这种情形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眼下,国内从丝绸大省江苏到西北干旱之地甘肃,许多地方将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大面积扩桑养蚕。而另一方面,国际茧丝市场需求仍呈萎缩之势。由于我国丝绸行业是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行业,国际环境的恶化,对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此之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足“深加工”文章,改变丝绸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原料性商品出口,增加绸缎和服装等制成品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全面提升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1995年开始,广东省丝绸集团启动了品牌发展战略,聘请了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对企业形象重新进行定位,开发出全新的丝绸品牌——Silique(丝丽。近几年来,Silique 品牌产品已分别对法、美、意、日、韩、印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丝丽”品牌荣获第三届中国丝绸博览会金奖,并被外经贸部确认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印度、泰国、越南茧丝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竞争将更激烈。此外,随着配额限制的逐步取消,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技术要求将更加严格,很可能对茧丝绸产品出口形成“技术壁垒”。这些都将使我国丝绸独步全球市场的努力遭到严峻挑战。
丝绸气质高贵,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远至法国、意大利,近到日本、韩国,世界上著名的丝绸服饰厂都喜欢选用质地纯正的中国原料。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生丝和坯绸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六成和八成。然而,被表象掩盖的事实是,我们充其量只是国际丝绸市场的“原料输出国”,低端产品赚的钱抵不上外商高端产品价值的零头。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蔡高声说,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所经营的厂丝、绸缎、服装产品给人的印象是中低档、廉价的消费品,其市场价格根本没法与意大利200美元一条的丝绸领带和法国上万美元一件的丝绸晚礼服相提并论。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东也是我国丝绸出口的大省,去年仅出口额就达7.7亿美元,其中自营贸易的部分大多数属于平均单价不高的“大路货”,部分高档产品的知识产权及品牌又不属于我们自己。事实上,尽管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量大,但目前换汇水平却仅为韩国的1/2、日本的1/4、意大利的1/13。由于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丝绸远未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我国丝绸80%以上用于出口,每年生丝出口保持在4万吨水平,就连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印度也要购进部分中国生丝。表面上看,我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但实际上却把高附加值的末端让给了单纯依靠丝绸深加工再出口的法国、意大利等国。
广东省一些丝绸生产厂家认为,我国丝绸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真正垄断或主导全球市场,必须尽快实现从廉价“大路货”到高质量“品牌”产品的跨越。
遗憾的是,我国丝绸至今没有一个世界驰名商标。华南农业大学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副教授霍永康说,几十年来,我国丝绸出口一直使用统一的“梅花”牌,各地不分彼此,不分产品好坏,都用这个牌子。丝绸品供不应求时,不是“梅花”牌的也要;供过于求时,“梅花”牌的也不要。潮州丝绸进出口公司党委书记江龙说,这么多年下来,“梅花”牌发展成了中低档的丝绸品牌,至今没打出名气。
没有知名品牌,中国人也可以在国际市场卖丝绸,但卖不出高价,而且这种情形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眼下,国内从丝绸大省江苏到西北干旱之地甘肃,许多地方将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大面积扩桑养蚕。而另一方面,国际茧丝市场需求仍呈萎缩之势。由于我国丝绸行业是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行业,国际环境的恶化,对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此之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足“深加工”文章,改变丝绸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原料性商品出口,增加绸缎和服装等制成品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全面提升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1995年开始,广东省丝绸集团启动了品牌发展战略,聘请了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对企业形象重新进行定位,开发出全新的丝绸品牌——Silique(丝丽。近几年来,Silique 品牌产品已分别对法、美、意、日、韩、印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丝丽”品牌荣获第三届中国丝绸博览会金奖,并被外经贸部确认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印度、泰国、越南茧丝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竞争将更激烈。此外,随着配额限制的逐步取消,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技术要求将更加严格,很可能对茧丝绸产品出口形成“技术壁垒”。这些都将使我国丝绸独步全球市场的努力遭到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