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蚕桑激活新产业---甘肃成县培育国家级优质原料茧基地记实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6-05 10:57:00
    翻开明朝谢镛编著的《成县新志》,序跋中有这样的描述:“抵郊圻,则见岚岚围绕,河水潺缓,桑麻遍野……”。500多年后,我们在“陇上小江南”的成县,又见到了“田亩丰腴,遍植桑”的壮观场景。阳春季节,红川镇至烟墩梁之间的川坝河谷地带田间地埂上,栽满了密密层层的桑树。那矮矮的拳头模样的枝桠顶上,都已长出了一簇又一簇巴掌大的嫩桑叶,桑绿翠绿的,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韩庄是今日成县采用“3+1”生产模式,既每家农户植3亩桑、配建1个养蚕大棚,整村推进发展优质蚕桑的典型。在一片修整得十分规距的河坝地里,40多岁的村民韩强,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桑园旁边留出的一块空闲的地上盖养蚕大棚。他高兴地告诉我们:从2000年以来,他已新植了10亩优质桑树,共1.2万株。如今,新栽的桑树棵棵片大叶嫩,再过几天就可以养蚕了。魏永平的蚕棚长20米、宽8.5米,足可以装下两辆东风大卡车。他自豪的地告诉我们:韩庄自古就是发展蚕桑的好地方。土地分到户后,他保留了4亩新桑园。这几年,蚕桑行情看好,他在4亩桑园里进行了桑粮间作。仅4亩桑茧年纯收入达4000元,产粮1400多斤。2000年,他新植了3亩半桑园,当年收入提高到8300元。今年春节前,他又新栽了3亩半桑园。
    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英把我们让进村里蚕桑技术员的办公室。他说:“这几年,在上级部门和蚕桑公司的大力引导下,全村已成片发展桑园640亩,明年可达到1150亩,人均1亩。亩桑养蚕茧超过3张,亩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陪同我们采访的县蚕桑中心主任杜懿介绍,成县现有桑园2600亩,日前全县正结合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得力措施,每年以5000亩的速度大力发展蚕桑业。为了加快产业开发步伐,进期又在临近的店村乡设立了基地建设项目部,在韩庄选举产生了全省第一个蚕农协会。春季新建养蚕大棚20座,举办“大棚养蚕”驻村技术员培训班三期。举办“大棚养蚕”电影月,给店村、红川两个乡镇20多个村近万名农民放映了大棚养蚕科教片,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国家和省上已把成县列为“国家级优质原料茧基地”大力扶持。在蚕桑发展初期,全县就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由甘肃富通茧丝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一一签定了互惠互利的合同,从而彻底解除了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