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纺织经济运行态势显著好转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5-31 10:57:00
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信息,4月份,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出口和效益全面回升,表明纺织经济运行态势显著好转,基本扭转了2000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下滑的局面,但一些潜在问题仍应重视。
一、生产增速加快。4月份当月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791.99亿元,同比增长14.1%,比3月份提高了2.1个百分点。1-4月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813亿元,同比增长11.7%,比1-3月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1-4月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化纤304.1万吨,同比增长24.1%;纱232.8万吨,增长7.8%;布66.3亿米,增长8.0%;呢绒6996万米,下降2.6%;丝2.5万吨,增长20.6%;丝织品15.0亿米,增长10.6%;服装25.1亿件,增长9.23%。
二、出口增速回升。1-4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6.5%,比1-3月份增幅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59.0亿美元,增长9.7%;服装108.6亿美元,增长4.9%。4月份当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8.6%。
一般贸易增速继续加快。1-4月,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出口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比一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34.6亿美元,下降6.1%;来料加工27.7亿美元,下降3.4%。
对日出口降幅加大,对香港、欧美增幅提高。对日出口40.9亿美元,下降7.5%,降幅比一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对香港出口34.7亿美元,增长13.4%,提高了3.7个百分点;欧盟16.2亿美元,增长8.4%,提高1.5个百分点;美国16.6亿美元,增长1.4%,降低了2.5个百分点。对设限地区出口35.8亿美元,增长5.7%;非设限地区131.7亿美元,增长6.8%。
国有企业出口略有下降,集体、三资企业出口增速加快。国有企业出口82.3亿美元,下降了0.2%,比一季度降低0.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出口15.6亿美元,增长19.8%,提高3.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62.5亿美元,增长5.9%,提高0.4个百分点。
棉制产品出口增速继续加快。棉制产品出口63.1亿美元,增长15.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化纤制产品出口53.8亿美元,增长2.0%;毛制产品8.5亿美元,下降14.4%;丝制产品5.1亿美元,下降18.7%。
进口降幅回落。1-4月纺织品服装进口40.6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一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37.1亿美元,下降3.5%;服装3.5亿美元,增长7.3%。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126.9亿美元,是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倍。
化纤单体和化纤进口增速加快,棉花、羊毛进口继续下降,纺机进口由降转升。1-4月进口化纤38.4万吨,同比增长7.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了6.5个百分点。其中短纤及丝束40.9万吨,增长1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1个百分点;合纤长丝15.2万吨,下降1.5%,降幅回落9.7个百分点;人纤长丝0.7万吨,增长12.6%,提高10.3个百分点;化纤单体244.0万吨,增长46.2%,提高3.5个百分点;棉花(含未梳、已梳和废料)1.1万吨,下降61.9%;羊毛5.4万吨,下降30.0%。纺机进口额9.9亿美元,增长0.7%,而一季度下降了5.9%。
三、经济效益提高。4月份,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2.0%。这是去年5月份效益下滑以来,第二次出现效益同比增长,第一次是出现在去年12月份。1-4月累计实现利润68.0亿元,同比增长0.1%,而一季度下降了5.3%,扭转了去年以来纺织行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
分析认为,前4个月纺织行业实现效益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纺织产品环比价格略有回升,同比价格降幅回落。4月份比3月份回升1%左右,比去年同月下降3.4%,降幅比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二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回升。三是市场销售趋旺,产销率提高,销售增长加快。4月份产销率97.26%,比去年同月提高0.69个百分点。1-4月销售收入2768亿元,同比增长10.1%。
运行质量有所提高。1-4月纺织行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83次/年,同比提高0.06次,比1-2月提高0.19次;产成品870.22亿元,比去年底下降7%;资产负债率63.7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明显,盈利企业扩大盈利,亏损企业亏损增加。1-4月盈利企业盈利额109.07亿元,同比增长10.6%,亏损企业亏损额30.74亿元,增长33.7%。
此外,当前纺织经济运行中有两个问题应予关注。一是销售毛利率降幅加大。1-4月全行业销售毛利率8.9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而1-2月是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可见,效益提高主要是靠销售数量增长,1-4月销售量增长了14.33%。二是化纤生产和进口增长较快,存在较大的市场隐患。一旦国际石油价格和PTA等化纤原料价格出现逆转,市场供求形势可能会激剧恶化。
一、生产增速加快。4月份当月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791.99亿元,同比增长14.1%,比3月份提高了2.1个百分点。1-4月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813亿元,同比增长11.7%,比1-3月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1-4月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化纤304.1万吨,同比增长24.1%;纱232.8万吨,增长7.8%;布66.3亿米,增长8.0%;呢绒6996万米,下降2.6%;丝2.5万吨,增长20.6%;丝织品15.0亿米,增长10.6%;服装25.1亿件,增长9.23%。
二、出口增速回升。1-4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6.5%,比1-3月份增幅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59.0亿美元,增长9.7%;服装108.6亿美元,增长4.9%。4月份当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8.6%。
一般贸易增速继续加快。1-4月,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出口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比一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34.6亿美元,下降6.1%;来料加工27.7亿美元,下降3.4%。
对日出口降幅加大,对香港、欧美增幅提高。对日出口40.9亿美元,下降7.5%,降幅比一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对香港出口34.7亿美元,增长13.4%,提高了3.7个百分点;欧盟16.2亿美元,增长8.4%,提高1.5个百分点;美国16.6亿美元,增长1.4%,降低了2.5个百分点。对设限地区出口35.8亿美元,增长5.7%;非设限地区131.7亿美元,增长6.8%。
国有企业出口略有下降,集体、三资企业出口增速加快。国有企业出口82.3亿美元,下降了0.2%,比一季度降低0.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出口15.6亿美元,增长19.8%,提高3.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62.5亿美元,增长5.9%,提高0.4个百分点。
棉制产品出口增速继续加快。棉制产品出口63.1亿美元,增长15.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化纤制产品出口53.8亿美元,增长2.0%;毛制产品8.5亿美元,下降14.4%;丝制产品5.1亿美元,下降18.7%。
进口降幅回落。1-4月纺织品服装进口40.6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一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37.1亿美元,下降3.5%;服装3.5亿美元,增长7.3%。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126.9亿美元,是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倍。
化纤单体和化纤进口增速加快,棉花、羊毛进口继续下降,纺机进口由降转升。1-4月进口化纤38.4万吨,同比增长7.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了6.5个百分点。其中短纤及丝束40.9万吨,增长1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1个百分点;合纤长丝15.2万吨,下降1.5%,降幅回落9.7个百分点;人纤长丝0.7万吨,增长12.6%,提高10.3个百分点;化纤单体244.0万吨,增长46.2%,提高3.5个百分点;棉花(含未梳、已梳和废料)1.1万吨,下降61.9%;羊毛5.4万吨,下降30.0%。纺机进口额9.9亿美元,增长0.7%,而一季度下降了5.9%。
三、经济效益提高。4月份,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2.0%。这是去年5月份效益下滑以来,第二次出现效益同比增长,第一次是出现在去年12月份。1-4月累计实现利润68.0亿元,同比增长0.1%,而一季度下降了5.3%,扭转了去年以来纺织行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
分析认为,前4个月纺织行业实现效益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纺织产品环比价格略有回升,同比价格降幅回落。4月份比3月份回升1%左右,比去年同月下降3.4%,降幅比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二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回升。三是市场销售趋旺,产销率提高,销售增长加快。4月份产销率97.26%,比去年同月提高0.69个百分点。1-4月销售收入2768亿元,同比增长10.1%。
运行质量有所提高。1-4月纺织行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83次/年,同比提高0.06次,比1-2月提高0.19次;产成品870.22亿元,比去年底下降7%;资产负债率63.7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明显,盈利企业扩大盈利,亏损企业亏损增加。1-4月盈利企业盈利额109.07亿元,同比增长10.6%,亏损企业亏损额30.74亿元,增长33.7%。
此外,当前纺织经济运行中有两个问题应予关注。一是销售毛利率降幅加大。1-4月全行业销售毛利率8.9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而1-2月是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可见,效益提高主要是靠销售数量增长,1-4月销售量增长了14.33%。二是化纤生产和进口增长较快,存在较大的市场隐患。一旦国际石油价格和PTA等化纤原料价格出现逆转,市场供求形势可能会激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