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化纤出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5-30 11:10:00
   我国是世界化纤第一生产大国。200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532.8亿美元, 约占全国商品出口的五分之一,而化纤制品(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达到了32.9%。 
  我国化纤及制品的出口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纤及其制品出口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具有以下特点: 
  化纤纺织品服装出口稳步增长 
  1997年我国化纤、化纤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大;1998年和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直到2000年才取得了较快增长,化纤制品共计出口186.5亿美元,比1999 年增长19.1%,其中纺织品出口64亿美元,增长28.9%,化纤服装出口122.5亿美元,增长14.16%。但2001年又有所下降,共计出口化纤制品174.7亿美元,比2000年回落6.33%,其中化纤纺织品55. 5亿美元,下降13.2%;化纤服装119.1亿美元,下降2.78%。 
  出口价格逐年下降,近两年有所提高 
  1999年化纤纺织品、针织品、服装的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2760.0美元/吨、2552.1美元/吨和 198美元/件套,下降幅度较大。2000年, 化纤纺织品、 针织品平均价格才有较大回升, 分别达到3107.5美元/吨、3052.7美元/吨,但出口服装平均价格仅为1.83美元/件套,下降了7.6%;2001年三者平均价格分别为3100.4美元/吨、3126.4美元/吨和1.61美元/件套, 其中前两者变化不太大,而化纤服装价格又下降了12.02%。 
  化纤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 
  1997年化纤制品出口占全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比例为30.9%,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下降6%的严峻形势下,化纤制品出口比重却逆势上升,达到 32. 6 %,1999年和2000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2001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仍达到32.9%,这也反映了我国化纤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化学纤维出口大幅下降,2001年才略有回升 
  1998年化学纤维出口量为14.7万吨,比1997年下降了23.83%,分品种看,化纤长丝出口10. 9万吨,下降幅度不大,但短纤出口仅完成3.8万吨,比1997年下降50.07%;1999年形势更为严峻,仅出口化纤8.83万吨,又比1998年下降39.93%;2000年虽有所回升,出口10万吨, 但增幅不大;2001年化纤出口11.9万吨,增长18.6%,但出口量仅占当年产量比例的1.44%,与20004年持平。  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我国化纤及其制品的出口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纤维出口比重过小,品种较为单调 
  1997年我国化纤出口占当年产量比为4.19%,1998年则下降为2.88%,随后继续下降,到2000年和2001年已降至1.44%,而近几年化纤的进口量一直稳定在140万吨-180万吨。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强烈反差?首先是我国国内市场需求较大,国内产量自用不足,尚需大量进口;其次是我周边国家或地区近几年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其化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竞销,甚至倾销,加剧了市场竞争;第三暴露出我国化纤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差的弱点。而造成最后一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化纤工厂平均规模小,技术装备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我国化纤的发展基本以数量增加、产能扩大为主,高新技术含量产品项目明显不足,这从化纤出口品种上也可看出。我国化纤出口绝大多数为常规品种,品种较为单调,且附加值较低。 
  出口化纤制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 
  近几年,我国化纤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已有相当的价格竞争优势,但附加值不高,化纤制品均价基本上仅是日本同类产品的1/3到1/2。2000年,我国出口化纤纺织品157.8万吨,平均单价为3107.9美元/吨,大大低于同期进口均价5131.9美元/吨;出口化纤服装68.8亿件套,平均单价为1.83美元/件套,比1999年又下降76%,折合22.0美元/打,刚刚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台湾和韩国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日本59.6美元/打的水平。2001年我国化纤纺织品均价继续下降0.23%, 化纤服装单价又大幅下降12.02%。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化纤纺织品、服装档次较低, 技术含坦不高所致,尤其服装更为明显。 
  化纤原料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影响了出口产品成本 
  我国化纤主要原料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并逐年提高,到2000年主要合纤原料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左右。原料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对我国化纤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集团化影响我化纤制品出口 
  当前,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便 ,199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占其进口总量的11.3%,比 1197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而墨西哥则从1997年11.3%上升到1998年的12.6%, 跃居对美出口首位,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取消了由墨西哥制造的符合NAFTA原产地规定产品的配额。2000年, 我国共计出口纺织品、服装520.1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89.3亿美元,占55.55%, 进料和来料加工出口224.3亿美元,占43.07%。加入世贸组织,会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新的活力,但由于我国对配额地区的出口比例不高(约占20%),各种出口还可能受到WTO成员国的数量约束(纺织品年增长率为7.5%毛产品为6%)和不断增加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及其他新型保护主义的影响, 我国纺织出口贸易的增长可能并没有预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