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各类产品生产企业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5-26 10:25:00
近年我国服装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宏观态势良好,但微观并不平衡,其中哪类商品效益最高?谁是行业内赚钱高手?中国服装协会根据全国260家各类服装企业的调查资料,对服装行业各种产品效益、产销率的差异做出了比较分析。
大型企业集团效益好,西服企业利润高。
把260家服装企业按生产产品划分为衬衫、毛呢服装(含西服)、童装、羽绒服、综合性服装五大类,用上述企业2001年末的数据汇总,效益状况差异按产品类别比较情况如下
品类 年人均利润(元) 产值利润率(%)行业总计 4196 3.6大型企业集团(产品多元化) 33642 10.0衬衫专业厂 11532 3.8毛呢服装(含西服)类厂 22516 8.1休闲服装(含茄克衫,牛仔服等)厂 3266 0.7时装厂 5843 1.8童装专业厂 7655 1.6羽绒服装厂 12102 6.3综合性服装厂 7286 5.3
根据调查汇总的结果,2001年服装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效益最好,年人均利润和产值利润率均居行业首位。大型企业集团产品起点高、品牌响、企业资金雄厚、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装备和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大多是依靠服装产品的品牌起家,现在依靠品牌的商誉优势走上系列化、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有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向上游产业延伸,发展纺织和印染生产,也有的转向其他获利较高的行业和产品,在服装生产加工方面的扩张速度已明显减慢,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利润不是来自服装生产。
各品类生产企业中都有业绩突出的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人均利润最高为38256元;衬衫企业人均利润最高为31007元;毛呢服装(全西服)类企业人均利润最高为78200元。
衬衫和西服企业明显两极分化,被调查企业中有1/3亏损,但人均利润最高的企业也都在这两类企业中。调查范围内的休闲类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效益完成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但没有亏损企业。
--获利水平普遍比前两年下降,衬衫下降幅度最大。
中国服装协会在1998年也曾做过一次与这次项目基本相同的调查,为说明行业中各品种产品的效益变化情况,用2001年的调查结果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出服装行业人均利润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值利润率普遍下降。其中衬衫产值利润率下降幅度最大,为4.3个百分点;西服下降0.8个百分点;童装下降3.2个百分点;羽绒服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厂下降0.3个百分点。
产值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工业总产值之比。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是企业最终的效益成果。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出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产值利润率下降,说明服装产品获利的水平在下降。
--不同产品产销衔接情况较好。
2001年服装行业整体产销衔接良好,行业产销率是近几年较高的一年,为97.9%。按大类品种分,西服类产品产销率最高,其次是时装。据调查,西服和时装均为高档产品,内销多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外销是订单加工。这类企业目前绝大多数生产是依据经销商或外商订单安排的,以销定产,因此产销衔接情况最好。另外,企业在2001年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搞促销、减库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销率。
产销率最低的是羽绒服生产企业,仅为67.9%,其原因在于:羽绒服是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在去年遇到少见的暖冬而影响了销售。羽绒服产品是服装行业中利润较高的产品,近两年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产品供过于求,其他各类服装产销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大型企业集团效益好,西服企业利润高。
把260家服装企业按生产产品划分为衬衫、毛呢服装(含西服)、童装、羽绒服、综合性服装五大类,用上述企业2001年末的数据汇总,效益状况差异按产品类别比较情况如下
品类 年人均利润(元) 产值利润率(%)行业总计 4196 3.6大型企业集团(产品多元化) 33642 10.0衬衫专业厂 11532 3.8毛呢服装(含西服)类厂 22516 8.1休闲服装(含茄克衫,牛仔服等)厂 3266 0.7时装厂 5843 1.8童装专业厂 7655 1.6羽绒服装厂 12102 6.3综合性服装厂 7286 5.3
根据调查汇总的结果,2001年服装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效益最好,年人均利润和产值利润率均居行业首位。大型企业集团产品起点高、品牌响、企业资金雄厚、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装备和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大多是依靠服装产品的品牌起家,现在依靠品牌的商誉优势走上系列化、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有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向上游产业延伸,发展纺织和印染生产,也有的转向其他获利较高的行业和产品,在服装生产加工方面的扩张速度已明显减慢,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利润不是来自服装生产。
各品类生产企业中都有业绩突出的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人均利润最高为38256元;衬衫企业人均利润最高为31007元;毛呢服装(全西服)类企业人均利润最高为78200元。
衬衫和西服企业明显两极分化,被调查企业中有1/3亏损,但人均利润最高的企业也都在这两类企业中。调查范围内的休闲类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效益完成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但没有亏损企业。
--获利水平普遍比前两年下降,衬衫下降幅度最大。
中国服装协会在1998年也曾做过一次与这次项目基本相同的调查,为说明行业中各品种产品的效益变化情况,用2001年的调查结果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出服装行业人均利润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值利润率普遍下降。其中衬衫产值利润率下降幅度最大,为4.3个百分点;西服下降0.8个百分点;童装下降3.2个百分点;羽绒服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厂下降0.3个百分点。
产值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工业总产值之比。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是企业最终的效益成果。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出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产值利润率下降,说明服装产品获利的水平在下降。
--不同产品产销衔接情况较好。
2001年服装行业整体产销衔接良好,行业产销率是近几年较高的一年,为97.9%。按大类品种分,西服类产品产销率最高,其次是时装。据调查,西服和时装均为高档产品,内销多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外销是订单加工。这类企业目前绝大多数生产是依据经销商或外商订单安排的,以销定产,因此产销衔接情况最好。另外,企业在2001年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搞促销、减库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销率。
产销率最低的是羽绒服生产企业,仅为67.9%,其原因在于:羽绒服是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在去年遇到少见的暖冬而影响了销售。羽绒服产品是服装行业中利润较高的产品,近两年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产品供过于求,其他各类服装产销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