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ATO对于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5-13 17:28:00
                    ATO对于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国际营销专员:安德鲁,许韦里南先生  
1 引言 
  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于1993年12月结束,与会者最终达成了《纺织品服装协议》(ATC)。乌拉圭回合谈判历经数月才得以结束,从整个过程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商对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未来的发展日渐困惑.,对其前景也深表担忧,而新达成的这项纺织品服装协议的含义似乎并不明确,即便在今天,ATC达成已近七年之久,对于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依然众说纷纭。
2 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大部分国际贸易的操作都以各国的贸易体制为指导,且大多非常复杂。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战后的几年里景况不佳,这些国家便以此为理由向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设置了一系列贸易限制,获得进口许可证的程序也变得非常烦琐。但在50年代,贸易量的限制减少了,因为关贸总协定(GATT)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均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
  在逐步取消贸易限制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纺织品出口国,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材料丰富,廉价劳动力充裕,因而能增加其棉织品的出口量,几年以后就开始出口服装。但发达国家并不乐于见到这股趋势,因为这些进口产品很快便危及到了这些国家的当地工业。为防止发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与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谈判,达成了一些特殊的协议,以限制后者棉织品的出口量。 
  《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即《多纤维协议》)(MFA)便是其中一项。该协议作为一种暂时的举措,用于限制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其失效日五次延期,直到1995年1月1日才被ATC取代。这些协议都旨在抑制贸易额的增长,与关贸总协定的现行规定不相符合,所以这部分内容一直都不在GATT和WTO规定的范围之内。
3 《多纤维协定》(MFA)1974—1994
  由于MFA五次延期,所以它涉及的产品除了棉织品,还包括羊毛织物和人造纤维制品。MTA旨在“扩展贸易,减少贸易壁垒,并逐步实现世界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有关国家每隔一段较短时间就MFA下的这些限制条件进行谈判,或者就单方面施加限制,几乎年年如此。该协议几乎就是用于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纺织品。瑞士和日本虽然都是MFA的签约国,但两国从来不拿MFA的规定来限制进口额。截止1994年12月31日,MFA的成员国共有44个,还不到GATT成员国数量的一半,但国际纺织品和服装生产/贸易的大国都是MFA的成员国。中国虽然不是GATT的缔约国,但却是MFA的成员国。
  MFA对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的某些部分并没有加以限制,如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而且MFA也没有涵盖所有的纺织品和服装。另外,出口国也并未充分利用配额。
  1999年纺织品贸易总额为1480亿美元,比1998年减少了2%,这是国际纺织品贸易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原因是东南亚经济衰退。1999年全球服装贸易额达1860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其年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美国市场是世界最主要的服装消费市场,其年消费总额达588亿美元。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产品出口国,而且出口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生丝、丝线、丝绸成衣和各种丝织品。最近,中国增加了丝绸成品的出口量,旨在提高出口产品的单位附加值。
  美国和日本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丝制品消费国。美国国内很少有人从事丝绸加工,所以对于进口丝制品的依赖性很强。而日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从一个丝绸生产国、加工国和出口国逐渐转变为丝制品的进口大国。由于养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青年一代对此兴趣寥寥,正因如此,日本就只能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对丝绸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当然,日本国内也有人从事诸如织布之类的丝绸加工,但规模较小,而日用的也是手织机。 
  除了出口到美国的中国丝绸服装和出口到欧盟的中国丝织品和丝绸服装,其他丝绸产品的出口额一般并不受限制。配额制是到了90年代中期才开始实行的,旨在抑制美国和欧盟对于砂洗产品进口量的急速增长。这也是首次对丝绸产品实行配额制。通常配额是用来保护地方工业,但这一次是为了保护利用其他“竞争市场”的纤维制成的产品。在抢购砂洗产品这股热潮即将结束之际,丝绸产品的价格已是相当低廉。
4 《纺织品服装协议》(ATC)1995—2004
  将ATC纳入1986年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意义重大。但谈判错综复杂,历时7年之久,最终才达成了ATC。该协议如今已成为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重要内容。根据ATC的规定,该协议将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并入WTO的细则,到时,ATC便不复存在,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便已定好了失效之日,这在所有WTO协议中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ATC规定,国际纺织晶和服装贸易中的配额制最终将被取消,对此类产品的关税也将逐步降低。贸易谈判耗时冗长,其间困难重重,这反映出ATC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敏感性。
  如前所述,ATC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符合GATT规定中的不歧视基本原则。ATC与MFA在某些方面也许有相似之处,但MFA五次延期,而ATC的失效之日不会改变,这在第9条规定中已有说明。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所在。ATC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要逐步废除MFA。
  最重要的配额壁垒要到2004年12月31日才能真正打破,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因此,T恤衫、男式衬衫、女式衬衫和牛仔裤,这些最为敏感的产品的出口在目前还是要受配额的限制,只有到ATC失效的那一天,这类产品的出口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5 ATC对于国际丝绸产品贸易的影响
  ATC对丝绸贸易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它的终止也不会给丝绸贸易带来许多变化。配额制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从此就能变得更加自由,更为透明。ATC终止之后的新市场,将主要以产品的竞争力为基石,这种形势会提供机遇,但也会带来挑战。在某些国家,如美国,丝绸产品将不得不与其他纤维产品一较高低,以求得一席之地。丝绸在欧盟市场上还将继续享有其过去的辉煌,但程度有限。与此同时,希望能开发新的丝绸产品。 
  到目前为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者/出口商,对于ATC的影响都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前面已经提到过,ATC真正的影响,也就是取消最为敏感的配额,这要到2004年12月31日才能实现。除此之外,最近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出现的某些新进展,并不一定都令人欢欣鼓舞,其中一个例子便是自1996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美国原产地法规》。该法规自出台之日起,至今已带来了许多问题,连欧盟和美国间的丝绸贸易也因此出现麻烦。在许多人看来,这些问题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非关税的贸易壁垒。根据这项新法规,丝织品的原产地是由织造的地点,而非整理的地点而定。 
  说到这里,还应提一下,一些最重要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地区和出口国/地区,如越南和俄罗斯,还不是WTO成员国。一些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者都急切地盼望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巨大的消费者市场能早日逐渐放开。
  中国在历经15年的艰难谈判之后加入WTO,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所以它的加入必然会使全球贸易更趋完整,也将促进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中国成为WTO成员后,其纺织品和服装市场的潜力也不可小视。
  如前所述,丝绸贸易从整体而言受ATC的影响并不大。在ATC终止之后,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包括丝绸产品的贸易,将被纳入1994年WTO/GATT的规定之中。到那时丝织品和服装贸易的竞争力将会增强,透明度也将增大。 
但是,丝绸产品在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应增加丝绸产品的单位附加值,从而确保丝绸产品在“神龛”市场中的一席之地,这一点至关重要。丝绸的供应有限,所以不应将其浪费在生产劣等丝制品上。与棉不同,一直以来,丝绸的需求量在丝绸生产国,如印度、中国、泰国、越南和孟加拉国也很大,相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丝绸产品在这些国家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加。
  这就为欧洲的丝绸加工者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因为它们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丝绸加工品出口到丝绸生产/消费国。同样,在关税壁垒减少之后,中国的丝绸产品,如绫罗绸缎,甚至莎丽,也可以进入印度市场。丝织品之外的布料,用高科技设计精美的图案,也有可能受到印度次大陆上惯用莎丽的妇女的青睐。
市场竞争激烈,所以丝绸生产者/加工者为其利益考虑,应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眼下休闲的潮流正席卷全球,而丝绸产品正能顺应这股潮流。真丝织品、真丝交织品和其他各类丝绸产品,也许能让人们在不久的将来见到丝绸这一“纤维女王”再现昔日辉煌。 
  ATC虽会终止,但关税还将存在,即使关税会逐步降低,但关税依然是产品打入别国市场的一大障碍,若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相比,就会显得非常突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在该自由贸易区三个成员国内部不受配额限制,也没有关税,但非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就享受不到这种“优待”。在ATC终止之后,自由贸易区外的国家还将面临关税壁垒。
  我们建议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们,不妨多关注发达国家在环保产品和生产方法、行为规范、童工劳动、社会条款和标签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国际贸易量的限制在ATC终止之后将被取消,但其他的非关税壁垒也许还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