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江苏茧丝绸积极应对入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4-29 12:57:00
    一、 江苏省去年茧丝生产的基本情况
  桑园面积自1996年从最高的340万亩降到120万亩以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近五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虽然有起落,但年增减的绝对量没有突破过10万亩,只是在区域布局上发生了位移和新老桑园进行了更替。目前全省桑园135万亩, 比2000年增加5万亩,增长3.8%,低于全国2.2个百分点。今后即使在全省农村种植养殖结构全面调整中,根据江苏的经济现状,估计也不会出现大上大下的局面。盲目扩桑和毁桑的现象在我省可能已经结束,但区域的调整和新桑品种的更换会不断进行,力度增强。 
  去年全年发种281万张,同比增长6.8%(其中春季123万张,夏季5万张,秋季153万张);全年生产蚕茧199.2万担,同比增长4.1%(其中春季97.2万担,夏季2.5万担,秋季99.45万担);收购鲜茧143.7万担,同比增长10%(其中春季73万担,夏季1.1万担,秋季69.6万担);全年鲜茧收购综合均价827元/担,同比下降139元/担。
  2001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185.44亿元,同比增长12.69%,工业增加值40.93亿元,同比增长9.42%,产品销售收入160.07亿元,同比增长12.47%,蚕丝产量1.63万吨,同比增长2.94%,丝织品9.54亿米,同比增长15.26%,印染丝织品7.35亿米,同比增长14.57%,企业亏损面23.24%,利润总额2.34亿元,同比增加2828万元。
  根据海关统计2001年江苏丝绸出口总值49060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降0.22%),其中蚕丝(含线)出口2636.94吨,5540.33万美元,增长3.38%;真丝绸出2577.18万米,7663.58万美元,下降4.15%;人丝绸出口971.92万米,750.74万美元,增长7.32%;真丝服装出 2388.92万件,13414.96万美元,增长42.81%,针织出口15682.53万美元。
  二、入世后的应对措施设想 
  1. 加快丝绸企业改制转轨步伐,增强生产经营者参予市场竞争的能力
过去国家对传统的并在世界上占有优势地位的丝绸行业给予了许多垄断和特殊性措施,但根据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今后我国对丝绸企业体制性的限制将越来越少,对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将给予鼓励和提倡。我们要抓紧机遇,大胆而又迅速地实施企业内部体制和机制的转变,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以优质的产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周到的社会化服务,灵敏的市场应变能力,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战。从表面看我省丝绸企业的改制面不低,出现了许多农工贸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也成立了“新三会”,并制订了章程和各项内部制度,但究其内含和实质,特别是经营者在企业中所占资本的比例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先进省比,特别是与浙江丝绸比有较大差距。丝绸改革之前江苏与浙江不相上下,但改革以后,浙江丝绸发展迅猛,去年浙江丝绸的出口量比江苏大了3倍以上(去年浙江全社会丝绸出口值是161408.59万美元,江苏仅49060万美元)。就我们省内看,原来由省丝绸公司扶持起来的乡办企业金坛晨风集团,借助体制和技术上的创新不断壮大,去年在全省50强企业的排名中已走到了省丝绸集团的前面。所以,我们对企业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为的宗旨,加快内部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失时机地将自己做强做大,应对入世后的各种挑战。
  2. 强化行业内部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农工贸一体化水平 
  茧丝绸行业是个纵向长(从蚕种、栽桑、养蚕、收烘、加工到出口),横向宽(上千万蚕农、几百万丝绸职工、几十万经销人员)的产业,过去我们的体制、政策、管理往往是纵向弱,横向强,将一个系统地具有内在紧密联系、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整体,人为的分割成若干段落,而且每个段落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利益主体,想用比较弱势,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从国家到省、市、县的行业管理机构来组织和协调各段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动作起来往往是滞后的或顾此失彼的,有时甚至是严重脱节的。
  市场是企业的舞台,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只有具备了综合素质,实力强大的企业才能登上舞台,占领舞台。我认为今后要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以农工贸资产一体化、实体化、集团化的企业为主体,糊涂或弱化横向的关系,强化实体内纵向的组织管理,充分挖掘集团化企业内部农工贸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综合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集团组建初期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当龙头的办法,逐步建立以资金联结为纽带,集组织领导,经营管理,财务核算为一体的农工贸集团公司。 
  从我省的情况看,农工贸一体的要求已讲了多年,农工贸一体的公司牌子到处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一体化公司并不多见。但经过实践也初步探索了一些路子。具体讲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如东台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为蚕农产前产后服务为主的镇蚕茧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本地蚕茧生产,提高单产质量,创品牌增效益,壮大经济实力,并及时地与蚕农和加工企业实施资产联结,目前已基本形成实体化的农工贸型丝绸集团性企业;二是金坛晨风丝绸集团,是在乡办加工企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营,特别是近几年在出口贸易取得长足进步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地稳定原料基地,将企业做强做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决定拿出巨额资金投资农业,高标准地建设属于公司的蚕茧生产基地,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农工贸一体化丝绸企业的目标:三是省丝绸集团,原纯贸易型企业,为了适应丝绸改革发展的客观形势,迎接入世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近年来也着力发展自己的各类加工企业,今后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和发展蚕业基地,以不断充实和丰富公司农工贸的内含,增强省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上几种情况说明,不管你的企业目前怎么样,今后总要朝着真正意义上的农工贸方向发展,即殊途同归。这决不是人为的,也不是装模作样的,而是入世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3. 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丝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激发古老传统行业的活力 
  江苏对丝绸行业历来是十分重视的,不仅从上到下都设立了专司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而且各级政府都将茧丝绸的工作列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特殊情况下领导还亲自出马,直接指导和干预。年复一年,季复一季,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会议开了一回又一回,工作组派了一批又一批,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根源除行业内体制、机制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有悖以外,还因为我们的各项措施手段局限于行业性、行政性和突击性的,而缺乏全局性、法规性和长期连续性,常常陷入产品忽多忽缺,价格猛升猛跌,管理失效,放又不甘的困境。 
  在面对入世和被动地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切实改进和加强对行业的指导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当前我认为行业管理部门应当着力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迅速建立起伸向全球,覆盖全国的具有权威性和现实指导作用的丝绸信息反馈和监控系统。过去所以会常常出现外冷内热,价格虚高虚低,盲目拓桑毁园,就是信息不对造成的。我们经常所分析的形势、趋势,不仅业内外的人说法不一,即使业内人员由于从农工贸不同的角度看也不尽一致,其根源也在于所获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问题。政府虽年年定价,季季调整,但与市场实际的符合率甚低,还是我们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所以政府主管部门首先要将丝绸信息反馈和监控系统作为基础性、根本性和源头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二是及时有效地实施市场宏观调控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产品的余缺波动和价格的升降是带有普遍性,并会经常发生的问题。但要保持行业长期健康的发展,人人都盼稳定,切忌大起大落对生产力造成破坏。面对这一矛盾,作为某一地区和某一企业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靠政府以强大的实力和果断地干预才能办到。希望国家在获得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旁观,不迟疑,力挽狂澜,拯救行业。三是加强对行业协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管理红火一时,兵强马壮的行业管理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少量骨于进入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后,也在强化综合,弱化行业的指导思想下,不可能像以前专业管理部门那样全力和具体地开展行业活动, 当然有些业务性、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事必须介除,但作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基层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规划、政策的提出和论证,宏观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等等,还是要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完成的。一方面有许多事情要做,一方面人力、精力甚至财力又有限,怎么办?我认为这就要充分地发挥各级协会的助手作用。现有协会的人员不仅是专业熟悉,感情深厚,而且许多是长期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专家或领导,有的同志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各级管理部门有理由也有必要把他们组织和协调起来,为新形势下的丝绸行业献计献策献力量。
  三、 形势和建议 
  关于当前茧丝绸市场的现状和走势总的讲是供大于求,价格走低,效益下降,不容乐观。一,是因为去年全国蚕茧产量增长lO%,市场销售没有相应的增长,茧丝产品有一定的积压;二,是蚕茧与其它农副产品的比价具有一定的优势,蚕农仍有一定的价格承受能力,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去年全国的桑园面积又增加了50万亩,在正常年景下今年的蚕茧产量的增长要超过1 0%,更加大了原料产品的剩余;三是自“9.11”事件以后,加重了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度,市场消费下降,进一步加大了供求矛盾;四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茧丝价格一路走低,目前尚未见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今年的丝价可能会跌到1 4万元/吨以内,干茧可能会到4万元/吨以内。 因此,今年的鲜茧收购综合均价应在700元/担以下。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由于去年我国蚕茧丰收,外商观望,消耗库存,一旦库存耗尽后就会大量进货,我们目前所掌握信息的准确程度可能不高,不排除有一定的虚假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和世界经济正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今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比预期的要好;我国的丝绸企业经过几年来的改革改造,对市场冲击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 以上几个因素如果都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则也可能是一个稳定发展巩固提高的年份。总之,我们要从最坏处着想,争取主动,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是国家出台《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及市、县、乡(镇)机构改革,地方领导管理部门和人员发生重大变化后的一年,也将是茧丝绸行业面临重大考验的一年。做好今年蚕茧收烘工作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希望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此要十分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落实。最近国家经贸委、计划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质量监督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茧丝绸流通管理办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是做好今年蚕茧收烘工作,稳定茧丝市场的有力保证,不仅使行业内各项工作有了规范,而且也使有关部门执法有了依据。建议今年蚕茧收烘前要以宣传、贯彻、落实这个文件为重点,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澄清思想,消除模糊观点,许多不确定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由于去年我国蚕茧丰收,外商观望,消耗库存, 一旦库存耗尽后就会大量进货,我们目前所掌握信息的准确程度可能不高,不排除有一定的虚假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和世界经济正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今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比预期的要好;我国的丝绸企业经过几年来的改革改造,对市场冲击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 以上几个因素如果都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则也可能是一个稳定发展巩固提高的年份。总之,我们要从最坏处着想,争取主动,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是国家出台《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及市、县、 乡(镇)机构改革,地方领导管理部门和人员发生重大变化后的一年,也将是茧丝绸行业面临重大考验的一年。做好今年蚕茧收烘工作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希望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此要十分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落实。最近国家经贸委、计划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质量监督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茧丝绸流通管理办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是做好今年蚕茧收烘工作,稳定茧丝市场的有力保证,不仅使行业内各项工作有了规范,而且也使有关部门执法有了依据。建议今年蚕茧收烘前要以宣传、贯彻、落实这个文件为重点,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澄清思想,消除模糊观点,把各方面的认识真正统一到这个文件精神上来;其次,要在行业内,开展有关收烘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检查,并对照文件要求加以落实;再次,各级管理和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推诿,不扯皮,真正负起责任,组织足够力量对违背文件精神的行为及时地做出处理,克服某些地方存在的讲情面,怕得罪人,冷处理,不了了之的现象。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市场行情不好,原料产品相对过剩的时候,也是强化管理,规范流通秩序,提高茧质,体现优质优价的最有利时机。建议蚕茧生产经营部门抓住机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目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积压的肯定是劣质产品,质量上乘的蚕茧仍然会有市场,并会取得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