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业:2001伤痕累累 2002压力重重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2-06 12:57:00
提起过去的2001年,对很多化纤业内人士来说,心头恐怕会隐隐作痛。在这一年里我国化纤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市场环境一再恶化,销售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库存大量增加,企业收益大幅下降。噩梦般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然来临,展望2002年我国的化纤市场,从目前国内外环境来看,化纤行业能否冲出困境,尚不能定论。依笔者观点,市场仍然是压力重重,好转不易。
供求关系失衡制约化纤市场的好转
2001年,我国化纤行业受到重创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失衡,而矛盾的主要方是在供给方。“九五”期间,受化纤行业暴利的引诱,国内化纤产业的上马、扩建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大小化纤企业争先恐后,造就了化纤市场的一时“浮华繁梦”。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1~11月全国化纤产量为744.75万吨,同比增产近20个百分点,其中行情不好的涤纶产量达到了562.99万吨,增产近23个百分点。数字是可喜的,但在这背后却无形中为化纤市场埋下了“祸根”,大幅度增长的化纤产量直接导致了化纤行情在2001年的“电梯”般的下跌,由此把整个化纤产业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整个2001年里,化纤行业各品种的价格都一路下滑不止,到年底都跌到了谷底。虽然业内也认识到了产能膨胀对行情造成的伤害,但产能膨胀所带来的惯性却一时无法停住。据悉,目前国内仍有不少化纤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短期内要求化纤产能总量减少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有人说,即便全国所有的化纤企业在2002年里毫无产能扩张计划,要消化掉1999~2001年以来的过剩产能,恐怕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以目前国内的供求情况分析,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化纤市场将仍然处于疲软状态,价格行情较难回升。
世界经济衰退对化纤行情造成很大压力
加入WTO,表明我国的化纤行业已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世界经济形势的好坏都将对我国的化纤行情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但是从全球经济来看,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2002年欧美日等国的经济能够复苏,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更是摧毁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变的异常渺茫。同时,我国的纺织化纤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本就很高,国际大环境不能好转,我国化纤价格的提升和走出困境的时间都会相应延长。
弱市特征无法改变
2001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化纤各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据统计,去年,聚酯切片价格与上年比下跌了2500元/吨;全国产能最大的涤纶长丝部分规格产品价格与2000年相比,POY100D下跌了2000元/吨;FDY 100D下跌了3800元/吨;FDY 68D下跌了5000元/吨;DTY 100D下跌了3800元/吨。
其他类化纤产品的价格与2000年相比,锦纶44dtex长丝下跌了6400元/吨;粘胶长丝133dtex有光长丝下跌了10000元/吨。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1年化纤行情遭遇到了最为惨烈的下跌,一直到年底,其行情才露出了走稳的迹象。从当前的市场运行来看,化纤行情基本已经整体逼近谷底。鉴于大多数化纤厂家已经亏损的事实,我们可以认为,化纤行情再度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由于化纤行情“伤痕累累”,恢复元气也需要时间,其弱市特征恐怕无法在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业内人士的信心也不会及时恢复,对市场的转好也是一个阻力。所以,在未出现重大转机之前,化纤行情走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进口产品的冲击对我国化纤行情威胁很大
2000年我国化纤进口总量达到165万吨,占到国内总产量的24个百分点,而2001年~2005年我国入世后的关税降幅将达到70%左右,进口化纤将不可避免地多起来,而据权威部门的消息说,目前我国的化纤价格仍然要比国外高出很多,所以一旦国外化纤产品大量涌入,对我国化纤行情的威胁不可低估。2002年作为我国“入世”承诺的第一年,化纤企业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中国纺织报)
供求关系失衡制约化纤市场的好转
2001年,我国化纤行业受到重创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失衡,而矛盾的主要方是在供给方。“九五”期间,受化纤行业暴利的引诱,国内化纤产业的上马、扩建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大小化纤企业争先恐后,造就了化纤市场的一时“浮华繁梦”。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1~11月全国化纤产量为744.75万吨,同比增产近20个百分点,其中行情不好的涤纶产量达到了562.99万吨,增产近23个百分点。数字是可喜的,但在这背后却无形中为化纤市场埋下了“祸根”,大幅度增长的化纤产量直接导致了化纤行情在2001年的“电梯”般的下跌,由此把整个化纤产业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整个2001年里,化纤行业各品种的价格都一路下滑不止,到年底都跌到了谷底。虽然业内也认识到了产能膨胀对行情造成的伤害,但产能膨胀所带来的惯性却一时无法停住。据悉,目前国内仍有不少化纤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短期内要求化纤产能总量减少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有人说,即便全国所有的化纤企业在2002年里毫无产能扩张计划,要消化掉1999~2001年以来的过剩产能,恐怕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以目前国内的供求情况分析,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化纤市场将仍然处于疲软状态,价格行情较难回升。
世界经济衰退对化纤行情造成很大压力
加入WTO,表明我国的化纤行业已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世界经济形势的好坏都将对我国的化纤行情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但是从全球经济来看,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2002年欧美日等国的经济能够复苏,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更是摧毁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变的异常渺茫。同时,我国的纺织化纤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本就很高,国际大环境不能好转,我国化纤价格的提升和走出困境的时间都会相应延长。
弱市特征无法改变
2001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化纤各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据统计,去年,聚酯切片价格与上年比下跌了2500元/吨;全国产能最大的涤纶长丝部分规格产品价格与2000年相比,POY100D下跌了2000元/吨;FDY 100D下跌了3800元/吨;FDY 68D下跌了5000元/吨;DTY 100D下跌了3800元/吨。
其他类化纤产品的价格与2000年相比,锦纶44dtex长丝下跌了6400元/吨;粘胶长丝133dtex有光长丝下跌了10000元/吨。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1年化纤行情遭遇到了最为惨烈的下跌,一直到年底,其行情才露出了走稳的迹象。从当前的市场运行来看,化纤行情基本已经整体逼近谷底。鉴于大多数化纤厂家已经亏损的事实,我们可以认为,化纤行情再度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由于化纤行情“伤痕累累”,恢复元气也需要时间,其弱市特征恐怕无法在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业内人士的信心也不会及时恢复,对市场的转好也是一个阻力。所以,在未出现重大转机之前,化纤行情走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进口产品的冲击对我国化纤行情威胁很大
2000年我国化纤进口总量达到165万吨,占到国内总产量的24个百分点,而2001年~2005年我国入世后的关税降幅将达到70%左右,进口化纤将不可避免地多起来,而据权威部门的消息说,目前我国的化纤价格仍然要比国外高出很多,所以一旦国外化纤产品大量涌入,对我国化纤行情的威胁不可低估。2002年作为我国“入世”承诺的第一年,化纤企业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