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关税减让对国内服装市场小有影响 毛纱线丝绸等减让幅度较大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2-03 10:51:00
我国开始履行入世第一年关税减让的承诺。今年我国70%以上税目的税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60%的税目达到承诺的最终约束水平。其中,针织服装关税下降2.3个百分点,达到21.6%;梭织服装下降2.2个百分点,达到21.9%。入世第一年关税减让对进口服装影响不大。
2000年纺织品服装的平均进口税率为24.35%,2001年平均税率下降为20.4%。按照承诺,2002-2005年平均税率分别下降为17.8%、15.2%、12.8%、11.4%(不含纤维的税则号)。据专家分析,此次关税减让总体上体现了关税升级的特点。即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结构。到2005年,纺织制成品与服装的平均关税水平仍在10%以上,而纤维及纱线的税率一般在5%左右。纤维、纱线及其织物的降幅大于制成品和服装。从纺织品服装50-63章所有1098个税则号2002年的减让来看,52章棉花、棉纱及其棉织物平均降幅为27.24%,降幅居各章之首。其次降幅超过20%的有50章为丝及其织物,51章为羊毛、动物细毛或粗毛、马毛纱线及其织物,53章为其他植物纺织纤维、纸纱线及其他机织物,54章为化学纤维长丝及其织物,55章为化学纤维短丝及其织物。服装类降幅不大。
专家指出,关税降低总体上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名义关税水平较高,但由于近年来品牌特许经营的广泛开展,大部分国外服装品牌在国内寻找加盟商实现品牌生产当地化,关税调整对进口服装影响不大。即使我国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考虑到进口环节还要征收增值税,除了一部分高级成衣品牌会感受到税率调整对进口成衣有好处之外,总体上进口不会直接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和国内竞争力弱的产品进口可能出现增长。关税降低将使合纤原料工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我国出口服装中使用进口面料高达50%,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关税降低对国内面料企业影响也不会太小。
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一方面,化纤原料、化纤、棉花和羊毛等纺织原料的进口体制改革步伐将加快,有利于扩大企业进口自主权,可以更好地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国内不能生产的化纤及面料、中高档服装、高档辅料进口可能会增加。
关税减让幅度较大的产品值得关注。2002年与2001年相比,减让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毛纱线下降9个百分点,丝绸7.2个百分点,棉纱线5个百分点,棉与化纤混纺印染布5.8个百分点,麻机织物6.2个百分点,化纤长丝及纱线4.2个百分点,合纤、人纤机织物(不包括印花机织物)7-7.5个百分点,合纤短纤6.4个百分点,腈纶短纤7.2个百分点,合纤短纤纱线7个百分点,人纤短纤纱线6.4个百分点,短纤与棉混纺机织物(不含印花机织物)7个百分点。
2002年棉纱的税率降到5%的水平,巴基斯坦、印度等棉纺企业及出口商已在国内建立窗口,我国棉纱线竞争力如不能尽快提高,进口也可能增长。 (中国纺织报)
2000年纺织品服装的平均进口税率为24.35%,2001年平均税率下降为20.4%。按照承诺,2002-2005年平均税率分别下降为17.8%、15.2%、12.8%、11.4%(不含纤维的税则号)。据专家分析,此次关税减让总体上体现了关税升级的特点。即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结构。到2005年,纺织制成品与服装的平均关税水平仍在10%以上,而纤维及纱线的税率一般在5%左右。纤维、纱线及其织物的降幅大于制成品和服装。从纺织品服装50-63章所有1098个税则号2002年的减让来看,52章棉花、棉纱及其棉织物平均降幅为27.24%,降幅居各章之首。其次降幅超过20%的有50章为丝及其织物,51章为羊毛、动物细毛或粗毛、马毛纱线及其织物,53章为其他植物纺织纤维、纸纱线及其他机织物,54章为化学纤维长丝及其织物,55章为化学纤维短丝及其织物。服装类降幅不大。
专家指出,关税降低总体上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名义关税水平较高,但由于近年来品牌特许经营的广泛开展,大部分国外服装品牌在国内寻找加盟商实现品牌生产当地化,关税调整对进口服装影响不大。即使我国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考虑到进口环节还要征收增值税,除了一部分高级成衣品牌会感受到税率调整对进口成衣有好处之外,总体上进口不会直接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和国内竞争力弱的产品进口可能出现增长。关税降低将使合纤原料工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我国出口服装中使用进口面料高达50%,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关税降低对国内面料企业影响也不会太小。
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一方面,化纤原料、化纤、棉花和羊毛等纺织原料的进口体制改革步伐将加快,有利于扩大企业进口自主权,可以更好地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国内不能生产的化纤及面料、中高档服装、高档辅料进口可能会增加。
关税减让幅度较大的产品值得关注。2002年与2001年相比,减让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毛纱线下降9个百分点,丝绸7.2个百分点,棉纱线5个百分点,棉与化纤混纺印染布5.8个百分点,麻机织物6.2个百分点,化纤长丝及纱线4.2个百分点,合纤、人纤机织物(不包括印花机织物)7-7.5个百分点,合纤短纤6.4个百分点,腈纶短纤7.2个百分点,合纤短纤纱线7个百分点,人纤短纤纱线6.4个百分点,短纤与棉混纺机织物(不含印花机织物)7个百分点。
2002年棉纱的税率降到5%的水平,巴基斯坦、印度等棉纺企业及出口商已在国内建立窗口,我国棉纱线竞争力如不能尽快提高,进口也可能增长。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