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甘肃抢抓机遇建好蚕桑基地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25 10:36:00
    甘肃今年紧紧抓好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等历史机遇,围绕建立国家优质基地项目建设和蚕茧产区西移的政策措施,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新建规模化高产桑园5000亩。
    一、 科学规划、规模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结合国家产业发展的导向,在国内有关专家考察认证的基础上,借鉴山东“3+1”规模化养蚕经验,今年在甘肃陇南徽县、成县、康县发展集中成片桑园5000亩,并产生了一定的基地乡(镇)、基地、重点户,为蚕桑产业的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打 下了坚定的基础。
    二、 加强同优质企业合作、高起点发展。为了改变以住信息闭塞,小规模、低水平的运行模式,省上在组织有关人员赴山东、江苏、浙江考察的基础上,加强了同省内外有关公司的技术经济合作,积极推广应用发达地区先进经营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终于探索出了结合甘肃实际,建立高起点、高标准蚕茧基地的发展模式。
    三、 改变投资观念,按“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以住,蚕农主要依靠政府无偿投资发展蚕桑,结果是越扶持越贫,桑树越栽越少。今年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采取群众自愿,公司+农户、有偿贷款扶持、订单农业方式发展模式,政府出面规范农户与企业的利益风险,从而确保了栽桑质量。农户说:“我们农民现在是栽自己的桑,吃丝绸公司的饭,这才是三个代表的最好体现”。丝绸公司也进一步坚定了按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产业的信心。
    四、 依靠科技,推进优良蚕桑品种引进。为了确保基地按高标准发展,今年建设发成县韩庄、徽县伏镇、康县望关三个高科技示范基地,基地集技术引进示范、人员培训、生产经营承包于一体,为尽快引进消化全国先进生产经营技术培训了载体。同时在桑、蚕品种引进上结合甘肃实际,尽量选用最好品种。催青室、小蚕共育、方格簇推广等方面都有了大的提高。
    五、 加强技术合作、建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甘肃在学习借鉴山东、江浙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的合作,同时选派了近100人次赴山东、江苏、浙江参观学习,举办了近200人次的蚕桑技术培训班,对蚕农进行了栽桑、养蚕、桑蚕病防治技术等专业讲座,完善了蚕桑初、中、高三组长技术队伍,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是中华丝绸文化的发样地,气候条件适宜,劳动力充沛,在国家和省地县政府的支持下,不远的将来,甘肃一定能建成国家优质原料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