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丝绸产销新格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24 10:49:00
在世界经济总体不利的形势下,丝绸市场却一枝独秀,经历了1996年以来连续三、四年产量下降后,从2000年起有所好转。当年世界生丝总产量为80465吨,较上年增加5%。2001年上半年市场继续保持升势,下半年由于"9.11"事件影响,市场转为呆滞、观望。在生产恢复与回升的总趋势下,世界丝绸市场格局出现一些引人注意的新变化。
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发展蚕桑生产。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正加强协作,进行技术人员培训并寻求外国的合作与支援。
非洲以肯尼亚为中心成立了非洲丝绸网络系统,目前已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蚕种,并可商业性批量供应。
近年来孟加拉的蚕桑生产也有进展,本国缫丝厂的蚕茧原料已可自给自足。加上进口打线丝,现年产绸缎350万米,除供应本国市场外,有200万米用于加工服装出口,前景看好。
乌兹别克和越南近几年来蚕桑生产也初具规模,在外资的合作下,每年生丝产量上千吨。
印度丝绸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在中央蚕丝局统一规划下,加强科研,提高产品质量,以国内市场为主并大力开拓出口市场。2000年度产生丝达15214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8.8%,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的国内消费占生丝产量的85%,主要用于生产民族服装。近年来,在出口上也取得明显进展。2000年度丝绸产品出口总额达4.3亿美元,较1999年度增长6%,其中服装出口由上年度的8621万美元猛增到1.86亿美元。与此同时,进口生丝由1999年度的5018吨减少为4019吨。印度计划在数年内使生丝产量达2万吨,做到自给自足。印度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且组织管理较好,丝绸生产发展速度为世界各国之冠。
与印度情况相反,巴西蚕丝生产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主要供应日本市场。1995年度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出口居世界第二位。随后几年每况愈下。在蚕茧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巴西缫丝厂将重点转向生产供不应求的5A及5A以上的高级丝,以提高出口额。2000年巴西的生丝及打线丝的出口平均价为每公斤31.12美元,较上年的27.11美元提高14.8%。
意大利有较高的丝绸织造和印染加工技术,是世界上最大的印染绸及色织绸出口国。
日本曾是世界上丝绸生产、消费和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人们衣着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蚕丝业就成了"夕阳产业",生产连年下降。2000年日本产生丝556.8吨,较上年下降14.3%,仅及10年前的1/10;蚕茧产量较上年锐减20%;缫丝厂也由上年的25家减少为18家。由于生产不足,日本转向依靠进口。近10年来生丝及打线丝进口相对稳定在每年4000吨水平。日本真丝织物的产量也逐年下降,2000年产3346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3%。丝绸产品属于价格昂贵的高级奢移品,真丝织物在日本各种纤维织物的总产量中只占1.26%。
美国是丝绸消费大国,但丝绸制造业已被淘汰,消费完全依靠进口。2000年丝绸服装进口18.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是一个潜力很大值得重视的市场。
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发展蚕桑生产。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正加强协作,进行技术人员培训并寻求外国的合作与支援。
非洲以肯尼亚为中心成立了非洲丝绸网络系统,目前已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蚕种,并可商业性批量供应。
近年来孟加拉的蚕桑生产也有进展,本国缫丝厂的蚕茧原料已可自给自足。加上进口打线丝,现年产绸缎350万米,除供应本国市场外,有200万米用于加工服装出口,前景看好。
乌兹别克和越南近几年来蚕桑生产也初具规模,在外资的合作下,每年生丝产量上千吨。
印度丝绸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在中央蚕丝局统一规划下,加强科研,提高产品质量,以国内市场为主并大力开拓出口市场。2000年度产生丝达15214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8.8%,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的国内消费占生丝产量的85%,主要用于生产民族服装。近年来,在出口上也取得明显进展。2000年度丝绸产品出口总额达4.3亿美元,较1999年度增长6%,其中服装出口由上年度的8621万美元猛增到1.86亿美元。与此同时,进口生丝由1999年度的5018吨减少为4019吨。印度计划在数年内使生丝产量达2万吨,做到自给自足。印度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且组织管理较好,丝绸生产发展速度为世界各国之冠。
与印度情况相反,巴西蚕丝生产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主要供应日本市场。1995年度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出口居世界第二位。随后几年每况愈下。在蚕茧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巴西缫丝厂将重点转向生产供不应求的5A及5A以上的高级丝,以提高出口额。2000年巴西的生丝及打线丝的出口平均价为每公斤31.12美元,较上年的27.11美元提高14.8%。
意大利有较高的丝绸织造和印染加工技术,是世界上最大的印染绸及色织绸出口国。
日本曾是世界上丝绸生产、消费和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人们衣着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蚕丝业就成了"夕阳产业",生产连年下降。2000年日本产生丝556.8吨,较上年下降14.3%,仅及10年前的1/10;蚕茧产量较上年锐减20%;缫丝厂也由上年的25家减少为18家。由于生产不足,日本转向依靠进口。近10年来生丝及打线丝进口相对稳定在每年4000吨水平。日本真丝织物的产量也逐年下降,2000年产3346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3%。丝绸产品属于价格昂贵的高级奢移品,真丝织物在日本各种纤维织物的总产量中只占1.26%。
美国是丝绸消费大国,但丝绸制造业已被淘汰,消费完全依靠进口。2000年丝绸服装进口18.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是一个潜力很大值得重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