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化纤走势浅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06 11:31:00
20世纪初纤维素纤维的出现,使人类衣着材料进入了一个革命的新时代,20世纪50年代合成纤维的出现,使纤维在衣着工业领域的使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纤维生产量产生爆炸性增长。预计今后50年内化纤还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增长阶段,从而将使2050年世界纤维生产量达到1.386亿吨。
21世纪,世界纤维生产结构将发生何种变化?在21世纪头10年化纤生产的发展走向将如何呢?世界上一些纤维生产企业和化纤专家对此作了粗略的预测。
一、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是化纤发展的主流 20世纪90年代,作为化纤主要品种,聚酯纤维产能突飞猛进发展。主要发展地区在亚洲,即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等地区。1999年世界最大的20家聚酯生产企业,列第一位的是台湾的台塑集团年产能力为159.4万吨,占世界产能的5%。仪征化纤1999年生产能力为87.1万吨,列世界第六位,产能占世界2.8%。1999年世界聚酯生产总能力为3159.6万吨。 1998年世界聚酯纤维生产量为1600万吨,当时棉花产量为1900万吨,估计2001年、2002年聚酯长丝与短纤产量之和,将首次超过棉花产量。 由于工业用聚丙烯纤维市场的扩大,尤其是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发展,促使90年代后期聚丙烯纤维产能大量发展,1998年聚丙烯纤维产量为500万吨,2000年达到6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化纤产品。
二、合纤将成为人类需求的主要纤维 尽管90年代合纤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天然纤维仍然是人类需求的主要纤维。1999年羊毛和棉花占纤维总消耗量的42%,其他纤维占18.7%,合纤仅占30%,包括纤维素纤维在内的化纤总量也只占39.3%。2000年棉花和羊毛消费量占37.5%,合纤占43.3%,包括纤维素纤维在内的化纤占纤维总量的50%。 到2010年天然纤维的使用比例将继续下降,如棉花、羊毛只占30.6%,而化纤将上升到60.5%,其中合纤达51%。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棉花及羊毛的生产量将无法满足需求,到2050年80%将依赖化纤,其他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在内将只占20%,而化纤中90%将是合纤,人类离开合纤将不能生存。
三、纤维结构继续从天然转向合成 人类对纤维需求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两个因素,即人口总量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棉花种植面积的限制和单位产量难以提高,迫使人类从化纤找出路。但是由于环保问题,纤维素纤维的发展不可能太快,因此,惟一的出路只有靠合成纤维。 专家预测,世界人均棉花和羊毛的需求量在未来10年将逐渐减少1998年世界人均棉花、羊毛消费量分别为3.2公斤和0.22公斤,2010年将分别下降为2.8公斤和0.17公斤;纤维素纤维在10年内将维持0.33公斤不变;聚酯短纤和聚丙烯腈纤维人均消耗量将快速增加,分别从1998年的1.2公斤和0.48公斤扩大到1.55公斤和1.05公斤;聚酯长丝人均消耗量将放慢增长,在2010年维持0.53公斤。
四、各品种发展速度完全不同 聚酯纤维在今后10年内依然是合纤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尤其是聚酯短纤维,通过吸湿改造——聚交酯技术使之接近棉花吸水性质,将受到欢迎。单机能力的增加和催化技术的改进,将使其成本进一步降低,聚酯细旦技术和各种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将使之成为衣用纤维最受欢迎的品种,而且还将扩大聚酯在工业领域的使用。聚酯长丝由于最近几年扩展太快,已超过需求,预计只能缓慢发展。 聚丙烯腈纤维在今后10年内将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其成本更加降低,细旦聚丙烯纤维和染色技术的改进,使聚丙烯腈纤维进入衣用领域,更重要的原因是聚丙烯腈纤维非织造布和土工布的发展,使聚丙烯腈纤维市场不断扩大,尤其是纺粘法聚丙烯腈纤维非织造布将大力发展。 聚丙烯腈纤维在90年代发展并不快,1990年世界产量为230万吨,1998年为270万吨,近年来欧洲和美国都不断减产,只有亚洲在缓慢增长。中国是聚丙烯腈纤维最重要市场,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发展十分重视,土耳其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丙烯腈纤维生产国之一,今后聚丙烯腈纤维将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抗菌腈纶、有色聚丙烯腈纤维、碳纤维原丝等。一些生产普通聚丙烯腈的纤维厂将关闭,聚丙烯腈纤维发展速度变慢。 聚酯纤维发展缓慢。1990年世界产量为375万吨,1998年只有390万吨,基本上没有发展。美国和西欧将聚酯纤维只作为地毯用的特种纤维,只有细旦纤维用于服装,估计今后10年也只能原地踏步或少量发展。醋酯纤维生产能力在减少,美国、西欧用于服装的醋酯长丝大量减产,只有用于香烟过滤嘴的醋酯短纤产量大量增加,发达国家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嫘萦纤维的生产工艺改进和产品性能改性上。 90年代初的Lyocell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纤维,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状况并未达到原来预测的那样理想。实际上真正生产的也只有Lenzing和Acordis公司,全球总生产能力目前只有10万吨生产量。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都在建设或正在建设Lyocell纤维生产装置或织造装置。但是这种纤维在生产和应用方面还需做许多工作,在推广应用和成本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Lyocell纤维在未来10年中作为一种特殊应用的纤维,发展不会太快。其原因在于:聚酯纤维性质的改进,来自这种纤维与棉花的混纺纱,在某些方面已能满足人类舒适度的要求,而且成本低廉,未来几年高吸水性聚酯纤维的发展,将大大改善涤纶的服用性能。此外,生物遗传基因技术将提高棉花的产量,彩色棉花的扩产将改变人类穿衣的观念并有利环保,因此聚酯纤维和棉花将成为Lyocell纤维的强劲对手,但是Lyocell纤维品质优于棉花和涤纶,仍然将在未来10年内稳步发展,并在20年后成为主要化纤之一。 90年代弹性纤维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99年底世界总能力已达16万吨,2000年底达到18万吨,新增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未来10年直接纺弹性纤维工业将得到重大的发展。
五、化纤行业的总体预测 90年代以来,用于化纤的新聚合物并没有出现,因此未来10年化纤企业的科研开发重点将集中在现有化纤生产工艺的改造和现有化纤品种质量的改进上。在2010年以前,化纤工艺和品种不会有惊人的突破。 化纤生产将继续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化纤原料的周期性供应不足或过剩,而引起原料价格的波动,以及由于化纤生产周期性增长,而引起竞争状况的改变。如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在1999年上半年价格降至低谷,下半年开始走平。估计化纤市场行情况如下:2000年为平年2001年下跌,2003年将走入旺期,2003年之后将再次下降,然后再回升。化纤企业的周期性效益起落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因素是石油输出国的油价政策和化纤企业之间的扩产竞争。
21世纪,世界纤维生产结构将发生何种变化?在21世纪头10年化纤生产的发展走向将如何呢?世界上一些纤维生产企业和化纤专家对此作了粗略的预测。
一、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是化纤发展的主流 20世纪90年代,作为化纤主要品种,聚酯纤维产能突飞猛进发展。主要发展地区在亚洲,即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等地区。1999年世界最大的20家聚酯生产企业,列第一位的是台湾的台塑集团年产能力为159.4万吨,占世界产能的5%。仪征化纤1999年生产能力为87.1万吨,列世界第六位,产能占世界2.8%。1999年世界聚酯生产总能力为3159.6万吨。 1998年世界聚酯纤维生产量为1600万吨,当时棉花产量为1900万吨,估计2001年、2002年聚酯长丝与短纤产量之和,将首次超过棉花产量。 由于工业用聚丙烯纤维市场的扩大,尤其是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发展,促使90年代后期聚丙烯纤维产能大量发展,1998年聚丙烯纤维产量为500万吨,2000年达到6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化纤产品。
二、合纤将成为人类需求的主要纤维 尽管90年代合纤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天然纤维仍然是人类需求的主要纤维。1999年羊毛和棉花占纤维总消耗量的42%,其他纤维占18.7%,合纤仅占30%,包括纤维素纤维在内的化纤总量也只占39.3%。2000年棉花和羊毛消费量占37.5%,合纤占43.3%,包括纤维素纤维在内的化纤占纤维总量的50%。 到2010年天然纤维的使用比例将继续下降,如棉花、羊毛只占30.6%,而化纤将上升到60.5%,其中合纤达51%。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棉花及羊毛的生产量将无法满足需求,到2050年80%将依赖化纤,其他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在内将只占20%,而化纤中90%将是合纤,人类离开合纤将不能生存。
三、纤维结构继续从天然转向合成 人类对纤维需求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两个因素,即人口总量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棉花种植面积的限制和单位产量难以提高,迫使人类从化纤找出路。但是由于环保问题,纤维素纤维的发展不可能太快,因此,惟一的出路只有靠合成纤维。 专家预测,世界人均棉花和羊毛的需求量在未来10年将逐渐减少1998年世界人均棉花、羊毛消费量分别为3.2公斤和0.22公斤,2010年将分别下降为2.8公斤和0.17公斤;纤维素纤维在10年内将维持0.33公斤不变;聚酯短纤和聚丙烯腈纤维人均消耗量将快速增加,分别从1998年的1.2公斤和0.48公斤扩大到1.55公斤和1.05公斤;聚酯长丝人均消耗量将放慢增长,在2010年维持0.53公斤。
四、各品种发展速度完全不同 聚酯纤维在今后10年内依然是合纤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尤其是聚酯短纤维,通过吸湿改造——聚交酯技术使之接近棉花吸水性质,将受到欢迎。单机能力的增加和催化技术的改进,将使其成本进一步降低,聚酯细旦技术和各种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将使之成为衣用纤维最受欢迎的品种,而且还将扩大聚酯在工业领域的使用。聚酯长丝由于最近几年扩展太快,已超过需求,预计只能缓慢发展。 聚丙烯腈纤维在今后10年内将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其成本更加降低,细旦聚丙烯纤维和染色技术的改进,使聚丙烯腈纤维进入衣用领域,更重要的原因是聚丙烯腈纤维非织造布和土工布的发展,使聚丙烯腈纤维市场不断扩大,尤其是纺粘法聚丙烯腈纤维非织造布将大力发展。 聚丙烯腈纤维在90年代发展并不快,1990年世界产量为230万吨,1998年为270万吨,近年来欧洲和美国都不断减产,只有亚洲在缓慢增长。中国是聚丙烯腈纤维最重要市场,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发展十分重视,土耳其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丙烯腈纤维生产国之一,今后聚丙烯腈纤维将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抗菌腈纶、有色聚丙烯腈纤维、碳纤维原丝等。一些生产普通聚丙烯腈的纤维厂将关闭,聚丙烯腈纤维发展速度变慢。 聚酯纤维发展缓慢。1990年世界产量为375万吨,1998年只有390万吨,基本上没有发展。美国和西欧将聚酯纤维只作为地毯用的特种纤维,只有细旦纤维用于服装,估计今后10年也只能原地踏步或少量发展。醋酯纤维生产能力在减少,美国、西欧用于服装的醋酯长丝大量减产,只有用于香烟过滤嘴的醋酯短纤产量大量增加,发达国家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嫘萦纤维的生产工艺改进和产品性能改性上。 90年代初的Lyocell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纤维,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状况并未达到原来预测的那样理想。实际上真正生产的也只有Lenzing和Acordis公司,全球总生产能力目前只有10万吨生产量。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都在建设或正在建设Lyocell纤维生产装置或织造装置。但是这种纤维在生产和应用方面还需做许多工作,在推广应用和成本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Lyocell纤维在未来10年中作为一种特殊应用的纤维,发展不会太快。其原因在于:聚酯纤维性质的改进,来自这种纤维与棉花的混纺纱,在某些方面已能满足人类舒适度的要求,而且成本低廉,未来几年高吸水性聚酯纤维的发展,将大大改善涤纶的服用性能。此外,生物遗传基因技术将提高棉花的产量,彩色棉花的扩产将改变人类穿衣的观念并有利环保,因此聚酯纤维和棉花将成为Lyocell纤维的强劲对手,但是Lyocell纤维品质优于棉花和涤纶,仍然将在未来10年内稳步发展,并在20年后成为主要化纤之一。 90年代弹性纤维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99年底世界总能力已达16万吨,2000年底达到18万吨,新增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未来10年直接纺弹性纤维工业将得到重大的发展。
五、化纤行业的总体预测 90年代以来,用于化纤的新聚合物并没有出现,因此未来10年化纤企业的科研开发重点将集中在现有化纤生产工艺的改造和现有化纤品种质量的改进上。在2010年以前,化纤工艺和品种不会有惊人的突破。 化纤生产将继续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化纤原料的周期性供应不足或过剩,而引起原料价格的波动,以及由于化纤生产周期性增长,而引起竞争状况的改变。如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在1999年上半年价格降至低谷,下半年开始走平。估计化纤市场行情况如下:2000年为平年2001年下跌,2003年将走入旺期,2003年之后将再次下降,然后再回升。化纤企业的周期性效益起落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因素是石油输出国的油价政策和化纤企业之间的扩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