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开化蚕桑业重现生机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31 08:34:00
    本报讯 日前,开化县青阳乡蚕茧专业合作社在蚕桑大村溪东村宣告成立。新入社的蚕农燃起鞭炮庆贺。村民黄宏辉高兴地说:“以前种桑怕多,现在有了合作社这个靠山,服务有保证,销路有保障,我要再发展5亩。”
    多年来,茧丝行情波动较大。开化原来拥有桑园面积4.2万亩,后因蚕茧市场的几起几落,到1996年降到1.1万亩,与蚕农休戚相关的县蚕茧收购公司也面临生存危机。
    如何使蚕桑业重现生机?开化县供销社大胆改革,以县蚕茧收购公司为依托,成立专业合作社,与蚕农结成联合体,共担风险,共同发展。这种专业合作社是以养蚕专业户为主的合作经济服务组织,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桑园可折合成股本,入股数额不限。入股的社员可得到公司专门提供的优质桑苗、种子以及技术指导、培训、病虫害防治、保护价收购等服务。合作社还根据情况每年向社员分红。
    这种形式一方面让社员放心生产、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可使公司“货源”得到保证,蚕茧质量得到提高,并能腾出时间来主攻市场销售。杨林镇在1996年率先在全县建立了蚕桑合作社,当年就显示出活力。那年茧丝绸行业不景气,春茧收购价每公斤不到10元,低的每公斤仅6元左右,还存在卖难问题,一些地方农民毁桑严重。杨林镇由于专业合作社统一指导技术,推广了新型的方格簇养蚕方法,不仅蚕茧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专业合作社按中心价每公斤12元尽数收购,年终分红。经计算,入社的蚕农与未入社的蚕农相比,每亩可多收200至300元。此举成为该县当时蚕桑生产的“定海针”,入社的蚕农不仅情绪稳定,而且种桑面积由原来的260亩增到300亩,成为公司稳定的生产基地。
    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做法受到农民欢迎,华埠、青阳等蚕桑生产乡镇也相继成立了蚕茧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入社的农户达492户,交纳股金28.73万元,社员连片规模的桑园面积千余亩,每亩种桑可获收入千余元。蚕茧收购公司也由此得以发展壮大,还额外累计返利给蚕农8万多元,开化县一度停顿的蚕桑生产恢复了生机。据县特产局统计,四年来,全县新增蚕桑面积4000多亩,总面积达到16000多亩,今年就新增桑园11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