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0年我国纺机市场的分析与建议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24 19:13:00
一、2000年国内市场织机销售情况及特点
1.国产织机销售旺盛,无梭织机销量创历史新高
2000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控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国内纺织行业加快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刺激了纺织机械的销售,国产织机的销售形势旺盛,尤其是无梭织机,达到了年销售数量的最高峰。笔者对国内32家织机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销售数量汇总情况见表1
表1 2000年国产织机销售情况(32家企业)
项目 有梭织机 无梭织机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喷水织机
普及型 中低档 中高档
产量(台) 18459 9849 1290 2329 758 14833
合计(台) 18459 758 14833
总计(台) 18459 29059
表中所述普及型指生产速度在18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中低档指生产速度在25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中高档指生产速度在35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
2.无梭织机进口势头迅猛
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无梭织机进口情况见表2
表2 无梭织机进口情况
机型 进口量(台) 同比增加(%) 进口额(万美元)
剑杆织机 2671 37.04 9432
喷气织机 5681 317.41 18112
喷水织机 5367 136.33 8535
片梭织机 426 169.62 1123
合计 14145 37202
二、2000年国产织机成绩显著
1.国产无梭织机是国内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的主要技术装备
以1996年为转折,实现了国产无梭织机销售量超过有梭织机。2000年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在统计的32家企业中,国产无梭织机的产量占国产织机总量的61%,实际上仍有许多企业在生产普及型无梭织机,国产无梭织机的销售量估计超过4万台,国内各织机制造企业已将新产品开发方向放在无梭织机上。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织机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77.1%,国产无梭织机销售数量占国内无梭织机市场份额的67.3%,发展趋势表明国产无梭织机已成为国内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的主要技术装备。
国产无梭机不仅给国内纺织企业提供了价格性能比合理的装备,它的贡献还在于提高了进口无梭织机进人中国市场的门坎,使其销售价格下降,间接降低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2.国产织机出口大幅度增加
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国产织机出口情况见表3
表3 国产织机出口情况
机型 出口量 (台) 同比增加(%) 出口额(万美元) 同比增加(%)
有梭织机 2326 239.07 322 283.21
剑杆织机 112 86.67 143 1152.78
喷气织机 2 3.6
喷水织机 557 605.06 536 1347.62
总计 2997 1004.6
国产织机的出口增幅较快,特别是无梭织机中的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出口情况很好,这预示国产无梭织机的出口条件逐步成熟。国内纺织机械器材企业要加大出口营销策略的研究,抓住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开放机遇,国产纺织机械的出口将会成为国产纺织机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国产无梭织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存在
1.技术方面
国产无梭织机经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自主开发已初具规模,织机的品种规格有了较大的发展,部分产品已形成系列,已能够生产中高档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国产的喷气织机转速已达500-700r/rain,喷水织机转速600-1000r/rain,并开始采用自动找断纬、电子送经、电子选邑、各种参数显示等控制功能。同时,与中高档无梭织机的配套件如:铝合金综框、钢筘、钢片综、剑杆头、剑杆带、剑杆储纬器、多臂装置、电子选色装置等国内已能够生产。国产无梭织机的年生产能力分别为:喷水织机约20000台,喷气织机约1500台,各种中高档剑杆织机3000台以上,片俊织机近100台。开始具备向用户提供各类无梭织机的能力。
但目前国外无梭织机中的最高表演转速为:喷气织机达1800r/min,入纬率达3220m/min;喷水织机达1600r/rain,入纬率达2720m/rain;剑杆织机达800r/rain,入纬率达2520m/min;片梭织机超过400r/min,入纬率达1400m/min。已由机械式无梭织机发展成为电子式无梭织机,普遍采用变频调整技术、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选色、电子多臂装置和电子提花装置;采用电子纬停和电子控制纬纱张力、自动找断纬及电子绞边装置等,加上采用32位微处理机,形成了智能化的电子式无梭织机。新材料的使用和零部件结构设计得更合理,使无梭织机高速、高效,品种适应性和通用性更强,用户更加满意。
2.销售方面
国产给机主要占据中低档产品的市场。在所统计的2000年织机。总销售数量中,有梭织机和普及型剑杆织机占总销售数量的60%,市场份额开始相对集中。比如在统计的5家有梭织机生产企业中,排在前两名企业的销售量占总销售数量的90%,在统计的11家普及型剑杆织机生产企业中,排在前三名企业的销售量占总销售数量的88.2%。虽然有梭织机和普及型剑杆织机仍是适合目前国情的产品,但这种织机的技术属低档产品,利润率低,效益差,已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超额利润。
国内纺织行业在产业升级,技术发展时,主要选择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表4中我们对进口的无梭织机和国产的中高档无梭织机销量进行比较。应该指出,表中进口的无梭织机均是高档韧,型,国卢的中高档无梭织机在技术性能上达不到进口国的水平。目前,在高档无梭织机销售方面,国产织机还不能占一席之地。
表4 进口与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销量比较
机型 进口量(台) 国产数量(台)
剑杆织机 2671 2329
喷气织机 5681 758
喷水织机 5367 14833
片梭织机 426 3
合计 14145 17923
四、对国产无梭织机 发展的FI,点看法和建议
1.从市场前景看,我们对国内无梭织机的发展充满信心
(1)无梭织机与有梭织机相比,在织物品种适应性、织物质量、入纬率、劳动生产率、降低噪声、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2)从纺织企业织机,构成现状看,我国无梭化比例还很低,今后无梭织机仍育很大的市场空间;
(3)中国加入WTO将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我国纺织工业的优势,国内纺织行业将会加大技术发展的力度,这将促进中高档无梭织机,的应用;
(4)对于附加值高的高质量织物和某些特殊用途织物用有梭织机无法织造,只有借助于无梭织机,如片梭或剑杆来织造。
2.国产无梭织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缩小国产无俊织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国产无梭织机发展的建议
(1)国际水平的无梭织机近年来速度不断提高,在纺织厂运行的可靠性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国产无梭织机的设计水平和设计速度较之有明显的差距,比如剑杆织机设计转速约500r/rain,使用速度更低。今后国产无梭织机应在电子送径、电子卷取、电子多臂、电子选色、自动寻纬机构,计算机显示和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诊断、人机双向通讯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开发,并使国产无梭织机的实际使用速度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2)面对国内织机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应采取迂回战略,先避开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竞争,采用灵活的营销战略,对现有无梭织机的品种进行分析,扎扎实实的提高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的质量,使国产无梭织机能够稳定运行,逐步开成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销售数量,降低销售价格,无论是中低档或是中高档无梭织机,谁先作到了这点,谁将是市场的胜者。
(3)国产无梭织机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织机是多机台连续运转,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用户对国产设备的信心。1992年原纺织工业部对无梭织机可靠性摸底试验表明,当时国产无梭织机的当量MTBF仅为进口机型的1/8,在此以后,国内部分无梭织机及关键配套件制造企业,扎扎实实开展产品可靠性工作,国产无梭织机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有4家无梭织机及关键配套件制造企业通过了可靠性认证,但与国防大学实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比,国产无梭织机在可靠性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应意识到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头等大事,是企业行为,应认真抓下去。现在许多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1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而可靠性工程技术是一套具体的理论和方法,可将产品质量方面的差距量化,对提高具体产品质量效果明显,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有深刻认识,分别对所属企业的有关人员开展可靠性知识培训,确定具体产品的可靠性目标值,通过努力,提高国产纺织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相信要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国产无梭织机的可靠性一定会得到迅速提高,进而带动国产无梭织机的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的市场占有率,给企业带来良性发展。
(4)国产无梭织机制造厂应加强协作,共同攻关,提高配套件的质量。近期,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在江苏常熟市和上海市正加紧召开座谈会,提出了要加强协作,共同促进国产无梭织机的发展。具体怎么作,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无梭织机制造厂应联合起来,应用可靠性工程技术,提出无梭织机及其配套件的可靠性指标和要求,促使主韧,及国产配套件的可靠性提高,进而提高国产无梭织韧,的市场竞争力。国产织机配套件的主要问题是机电一体化部件(如电控箱、编码器、电子多臂装置、电子提花装置)的国产化进程慢,基础件(如铸铁质量、高强紧固件)、配套件(电磁阀、轴承、密封圈)和器材(综框、钢筘、剑带)的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这些是无梭织机制企业的共同问题,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相互协作,与配套件制造企业的质量提高、价格的下降,使得无梭织机的配套成本下降,供货更加及时,整机加工效率提高。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该在专业委员会的协调下,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在无梭织机造型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将会随着无梭织机的技术进步不断的获得发展。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积极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织造工艺和基础理论上加以研究,摆脱单纯仿制的老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梭织机产品。
1.国产织机销售旺盛,无梭织机销量创历史新高
2000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控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国内纺织行业加快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刺激了纺织机械的销售,国产织机的销售形势旺盛,尤其是无梭织机,达到了年销售数量的最高峰。笔者对国内32家织机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销售数量汇总情况见表1
表1 2000年国产织机销售情况(32家企业)
项目 有梭织机 无梭织机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喷水织机
普及型 中低档 中高档
产量(台) 18459 9849 1290 2329 758 14833
合计(台) 18459 758 14833
总计(台) 18459 29059
表中所述普及型指生产速度在18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中低档指生产速度在25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中高档指生产速度在350r/min左右的剑杆织机。
2.无梭织机进口势头迅猛
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无梭织机进口情况见表2
表2 无梭织机进口情况
机型 进口量(台) 同比增加(%) 进口额(万美元)
剑杆织机 2671 37.04 9432
喷气织机 5681 317.41 18112
喷水织机 5367 136.33 8535
片梭织机 426 169.62 1123
合计 14145 37202
二、2000年国产织机成绩显著
1.国产无梭织机是国内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的主要技术装备
以1996年为转折,实现了国产无梭织机销售量超过有梭织机。2000年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在统计的32家企业中,国产无梭织机的产量占国产织机总量的61%,实际上仍有许多企业在生产普及型无梭织机,国产无梭织机的销售量估计超过4万台,国内各织机制造企业已将新产品开发方向放在无梭织机上。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织机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77.1%,国产无梭织机销售数量占国内无梭织机市场份额的67.3%,发展趋势表明国产无梭织机已成为国内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的主要技术装备。
国产无梭机不仅给国内纺织企业提供了价格性能比合理的装备,它的贡献还在于提高了进口无梭织机进人中国市场的门坎,使其销售价格下降,间接降低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2.国产织机出口大幅度增加
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国产织机出口情况见表3
表3 国产织机出口情况
机型 出口量 (台) 同比增加(%) 出口额(万美元) 同比增加(%)
有梭织机 2326 239.07 322 283.21
剑杆织机 112 86.67 143 1152.78
喷气织机 2 3.6
喷水织机 557 605.06 536 1347.62
总计 2997 1004.6
国产织机的出口增幅较快,特别是无梭织机中的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出口情况很好,这预示国产无梭织机的出口条件逐步成熟。国内纺织机械器材企业要加大出口营销策略的研究,抓住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开放机遇,国产纺织机械的出口将会成为国产纺织机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国产无梭织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存在
1.技术方面
国产无梭织机经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自主开发已初具规模,织机的品种规格有了较大的发展,部分产品已形成系列,已能够生产中高档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国产的喷气织机转速已达500-700r/rain,喷水织机转速600-1000r/rain,并开始采用自动找断纬、电子送经、电子选邑、各种参数显示等控制功能。同时,与中高档无梭织机的配套件如:铝合金综框、钢筘、钢片综、剑杆头、剑杆带、剑杆储纬器、多臂装置、电子选色装置等国内已能够生产。国产无梭织机的年生产能力分别为:喷水织机约20000台,喷气织机约1500台,各种中高档剑杆织机3000台以上,片俊织机近100台。开始具备向用户提供各类无梭织机的能力。
但目前国外无梭织机中的最高表演转速为:喷气织机达1800r/min,入纬率达3220m/min;喷水织机达1600r/rain,入纬率达2720m/rain;剑杆织机达800r/rain,入纬率达2520m/min;片梭织机超过400r/min,入纬率达1400m/min。已由机械式无梭织机发展成为电子式无梭织机,普遍采用变频调整技术、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选色、电子多臂装置和电子提花装置;采用电子纬停和电子控制纬纱张力、自动找断纬及电子绞边装置等,加上采用32位微处理机,形成了智能化的电子式无梭织机。新材料的使用和零部件结构设计得更合理,使无梭织机高速、高效,品种适应性和通用性更强,用户更加满意。
2.销售方面
国产给机主要占据中低档产品的市场。在所统计的2000年织机。总销售数量中,有梭织机和普及型剑杆织机占总销售数量的60%,市场份额开始相对集中。比如在统计的5家有梭织机生产企业中,排在前两名企业的销售量占总销售数量的90%,在统计的11家普及型剑杆织机生产企业中,排在前三名企业的销售量占总销售数量的88.2%。虽然有梭织机和普及型剑杆织机仍是适合目前国情的产品,但这种织机的技术属低档产品,利润率低,效益差,已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超额利润。
国内纺织行业在产业升级,技术发展时,主要选择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表4中我们对进口的无梭织机和国产的中高档无梭织机销量进行比较。应该指出,表中进口的无梭织机均是高档韧,型,国卢的中高档无梭织机在技术性能上达不到进口国的水平。目前,在高档无梭织机销售方面,国产织机还不能占一席之地。
表4 进口与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销量比较
机型 进口量(台) 国产数量(台)
剑杆织机 2671 2329
喷气织机 5681 758
喷水织机 5367 14833
片梭织机 426 3
合计 14145 17923
四、对国产无梭织机 发展的FI,点看法和建议
1.从市场前景看,我们对国内无梭织机的发展充满信心
(1)无梭织机与有梭织机相比,在织物品种适应性、织物质量、入纬率、劳动生产率、降低噪声、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2)从纺织企业织机,构成现状看,我国无梭化比例还很低,今后无梭织机仍育很大的市场空间;
(3)中国加入WTO将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我国纺织工业的优势,国内纺织行业将会加大技术发展的力度,这将促进中高档无梭织机,的应用;
(4)对于附加值高的高质量织物和某些特殊用途织物用有梭织机无法织造,只有借助于无梭织机,如片梭或剑杆来织造。
2.国产无梭织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缩小国产无俊织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国产无梭织机发展的建议
(1)国际水平的无梭织机近年来速度不断提高,在纺织厂运行的可靠性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国产无梭织机的设计水平和设计速度较之有明显的差距,比如剑杆织机设计转速约500r/rain,使用速度更低。今后国产无梭织机应在电子送径、电子卷取、电子多臂、电子选色、自动寻纬机构,计算机显示和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诊断、人机双向通讯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开发,并使国产无梭织机的实际使用速度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2)面对国内织机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应采取迂回战略,先避开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竞争,采用灵活的营销战略,对现有无梭织机的品种进行分析,扎扎实实的提高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的质量,使国产无梭织机能够稳定运行,逐步开成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销售数量,降低销售价格,无论是中低档或是中高档无梭织机,谁先作到了这点,谁将是市场的胜者。
(3)国产无梭织机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织机是多机台连续运转,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用户对国产设备的信心。1992年原纺织工业部对无梭织机可靠性摸底试验表明,当时国产无梭织机的当量MTBF仅为进口机型的1/8,在此以后,国内部分无梭织机及关键配套件制造企业,扎扎实实开展产品可靠性工作,国产无梭织机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有4家无梭织机及关键配套件制造企业通过了可靠性认证,但与国防大学实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比,国产无梭织机在可靠性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应意识到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头等大事,是企业行为,应认真抓下去。现在许多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1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而可靠性工程技术是一套具体的理论和方法,可将产品质量方面的差距量化,对提高具体产品质量效果明显,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有深刻认识,分别对所属企业的有关人员开展可靠性知识培训,确定具体产品的可靠性目标值,通过努力,提高国产纺织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相信要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国产无梭织机的可靠性一定会得到迅速提高,进而带动国产无梭织机的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的市场占有率,给企业带来良性发展。
(4)国产无梭织机制造厂应加强协作,共同攻关,提高配套件的质量。近期,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在江苏常熟市和上海市正加紧召开座谈会,提出了要加强协作,共同促进国产无梭织机的发展。具体怎么作,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无梭织机制造厂应联合起来,应用可靠性工程技术,提出无梭织机及其配套件的可靠性指标和要求,促使主韧,及国产配套件的可靠性提高,进而提高国产无梭织韧,的市场竞争力。国产织机配套件的主要问题是机电一体化部件(如电控箱、编码器、电子多臂装置、电子提花装置)的国产化进程慢,基础件(如铸铁质量、高强紧固件)、配套件(电磁阀、轴承、密封圈)和器材(综框、钢筘、剑带)的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这些是无梭织机制企业的共同问题,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相互协作,与配套件制造企业的质量提高、价格的下降,使得无梭织机的配套成本下降,供货更加及时,整机加工效率提高。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该在专业委员会的协调下,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在无梭织机造型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将会随着无梭织机的技术进步不断的获得发展。无梭织机制造企业应积极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织造工艺和基础理论上加以研究,摆脱单纯仿制的老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梭织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