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利率面临下调压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23 12:39:00
人民币利率面临下调压力
“相对上半年而言,人民币目前确有较大的降息压力,并有可能在下月或明年第一季度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银行利率研究专家、有关部门专家和货币政策学者们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法。更有几位银行利率研究专家对记者称,他们正随时等候央行下调人民币利率的通知。
在“入世”的大背景下,在各国普降利率以激活已衰退或处于低谷的经济的大势下,处于相对高位且已维持两年多不变的人民币利率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跟风降息。
降息压力正在加大
直至今年年初,人民币利率相对其它主要国家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有关专家及业界人士均认为,人民币利率只有上升的可能而绝无下调的空间。但是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背景及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民币利率面临下调的政策关口。
浦东发展银行总行一位副行长认为,毫无疑问,眼前人民币利率确实存在下调压力。因为“入世”后,本外币利率应该有一个趋同的过程。而随着美国连续10次降息及其它国家紧急跟风,目前本外币利差愈拉愈大。人民币降息压力正在加大。
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利率专家则具体分析了人民币降息的压力和可能性。该人士指出,一方面,美澳欧央行一再降息而人民币利率则保持不变,令人民币利率由原来的相对低水平升为较高的水平。已跟随国际市场降息9次的外币利率与本币利率之间的息差在拉大。另一方面,今年9月份,我国GDP和消费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物价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有加剧之势。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衰退令中国出口遭受较大影响,而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大正令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但若升值将更令出口形势严峻。为阻止出口大幅滑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绝对必要的,而调低利率将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降息空间正在拓宽
业界和专家目前均对人民币降息抱有较高的预期。人民币有多大的降息空间呢?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美国等其它国家仍可能继续利用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如果美国等其它国家仍有降息动作,这无疑将拓宽人民币的降息空间。此人士分析称,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同期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则为1·25%,两者息差达1%。而在香港特区,中银集团港币活期存款利率为0·25%,而国内港币活期存款利率达1·4375%。
浦东发展银行总行一位副行长称,“入世”后,人民币利率将逐步市场化。利率作为调控手段,其杆杠作用必将更加明显,其变动将更频繁,以接近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期部宏观处有关专家认为,相对其它主要国家利率水平,人民币利率已处于较高的位势,存在较大下调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境内人民币与外币存款利率相比也已经处于相对高位。从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出发,人民币也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
但也有专家预计,由于目前我国银行存贷差很大,企业对降低贷款利率的呼声很高,预计人民币贷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最大,其降幅可能大于存款利率。
降息时机就在近期
尽管业界和专家对降息形成了高度共识,但对于何时实施降息却无法确切的预期。大多数人认为,明年第一季度前有可能正式启动利率工具。
针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有可能再度出现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如果10月和11月份还是负增长,央行可考虑对存贷款利率作小幅下调。这就意味着降息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一位金融学博士认为,央行肯定会从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掌握降息的时机。目前债市极度火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此人士认为,降息极有可能在下个月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实施。
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银行行长称,利率是一国经济敏感的风向标,迁一发而动全身。央行当然慎之又慎。
央行措词微妙变化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今年第四季度例会上也透露了与以往不同的消息。与今年前几次例会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利率稳定略有不同的是,这次例会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利率“基本稳定”,并“协调好本外币利率政策”。央行措辞的微妙变化正预示着人民币利率政策可能的变动。利率政策这一万用不爽的杆杠工具极可能在短期内被启用。
家信息中心建议利率一次性下调0·5%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的报告称,在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欠佳的背景下,中国为保持7%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加大扩大内需政策的力度。因而,建议尽快一次性把银行的平均存贷款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目前人民币利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应尽快下调。预计下调的空间有2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称,受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影响,中国明年净出口可减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将以内需的增长为主。
从现实的可能看,今年国家已两次为政府公务员及国有事业单位职工增加工资并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明年长工资的力度将减弱;其次,今年财政赤字已接近2,9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增加经济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扩大财政赤字的空间有限。因此,明年扩大内需的力度应通过调整税收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来实现,特别是通过实施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景气的回升、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
另外,报告还称,如果美国进一步下调其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可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回升。 《南方都市报》 2001年11月22日
“相对上半年而言,人民币目前确有较大的降息压力,并有可能在下月或明年第一季度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银行利率研究专家、有关部门专家和货币政策学者们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法。更有几位银行利率研究专家对记者称,他们正随时等候央行下调人民币利率的通知。
在“入世”的大背景下,在各国普降利率以激活已衰退或处于低谷的经济的大势下,处于相对高位且已维持两年多不变的人民币利率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跟风降息。
降息压力正在加大
直至今年年初,人民币利率相对其它主要国家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有关专家及业界人士均认为,人民币利率只有上升的可能而绝无下调的空间。但是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背景及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民币利率面临下调的政策关口。
浦东发展银行总行一位副行长认为,毫无疑问,眼前人民币利率确实存在下调压力。因为“入世”后,本外币利率应该有一个趋同的过程。而随着美国连续10次降息及其它国家紧急跟风,目前本外币利差愈拉愈大。人民币降息压力正在加大。
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利率专家则具体分析了人民币降息的压力和可能性。该人士指出,一方面,美澳欧央行一再降息而人民币利率则保持不变,令人民币利率由原来的相对低水平升为较高的水平。已跟随国际市场降息9次的外币利率与本币利率之间的息差在拉大。另一方面,今年9月份,我国GDP和消费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物价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有加剧之势。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衰退令中国出口遭受较大影响,而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大正令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但若升值将更令出口形势严峻。为阻止出口大幅滑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绝对必要的,而调低利率将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降息空间正在拓宽
业界和专家目前均对人民币降息抱有较高的预期。人民币有多大的降息空间呢?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美国等其它国家仍可能继续利用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如果美国等其它国家仍有降息动作,这无疑将拓宽人民币的降息空间。此人士分析称,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同期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则为1·25%,两者息差达1%。而在香港特区,中银集团港币活期存款利率为0·25%,而国内港币活期存款利率达1·4375%。
浦东发展银行总行一位副行长称,“入世”后,人民币利率将逐步市场化。利率作为调控手段,其杆杠作用必将更加明显,其变动将更频繁,以接近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期部宏观处有关专家认为,相对其它主要国家利率水平,人民币利率已处于较高的位势,存在较大下调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境内人民币与外币存款利率相比也已经处于相对高位。从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出发,人民币也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
但也有专家预计,由于目前我国银行存贷差很大,企业对降低贷款利率的呼声很高,预计人民币贷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最大,其降幅可能大于存款利率。
降息时机就在近期
尽管业界和专家对降息形成了高度共识,但对于何时实施降息却无法确切的预期。大多数人认为,明年第一季度前有可能正式启动利率工具。
针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有可能再度出现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如果10月和11月份还是负增长,央行可考虑对存贷款利率作小幅下调。这就意味着降息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一位金融学博士认为,央行肯定会从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掌握降息的时机。目前债市极度火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此人士认为,降息极有可能在下个月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实施。
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银行行长称,利率是一国经济敏感的风向标,迁一发而动全身。央行当然慎之又慎。
央行措词微妙变化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今年第四季度例会上也透露了与以往不同的消息。与今年前几次例会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利率稳定略有不同的是,这次例会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利率“基本稳定”,并“协调好本外币利率政策”。央行措辞的微妙变化正预示着人民币利率政策可能的变动。利率政策这一万用不爽的杆杠工具极可能在短期内被启用。
家信息中心建议利率一次性下调0·5%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的报告称,在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欠佳的背景下,中国为保持7%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加大扩大内需政策的力度。因而,建议尽快一次性把银行的平均存贷款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目前人民币利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应尽快下调。预计下调的空间有2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称,受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影响,中国明年净出口可减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将以内需的增长为主。
从现实的可能看,今年国家已两次为政府公务员及国有事业单位职工增加工资并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明年长工资的力度将减弱;其次,今年财政赤字已接近2,9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增加经济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扩大财政赤字的空间有限。因此,明年扩大内需的力度应通过调整税收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来实现,特别是通过实施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景气的回升、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
另外,报告还称,如果美国进一步下调其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可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回升。 《南方都市报》 200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