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理性对待纺织业入世“受惠最大”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11 20:21:00
   纺织业入世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和同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入世临近,一些国内外媒体又开始新一轮密集式采访。采访者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证实纺织业是我国入世受惠最大的产业。新加坡、马来西亚行业中到处都是入世后中国纺织将会显示突出优势的说法,甚至对中国纺织品生出恐怖之感。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恐惧心理,也是基于入世将赐予中国纺织业极大机会的判断和舆论宣传所致。
  把纺织业作为我国入世受惠最大的产业,是对我国国内众多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也是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显著国际比较优势的集中肯定。应该说,这无可非议,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入世信念和对全局利益的理解,没有必要再去进行考证和辩析。问题的关键是,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受惠最大”的具体含义和实现条件,千万不能一味强调、夸张和炒作,似乎一入世天下就会有一个“大金娃娃”降至纺织业的“怀抱”之中,令人陶醉而忘乎所以,这也容易引起别国同行的恐慌。因此,应该对“受惠最大”有一个理性的说法。
  “受惠最大”中的“惠”是指新的发展机会,即伴随我国入世而来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纺织业将获得新的贸易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机遇,但“机遇”严格意义上应属于“可能性”范畴,并不等于就是“现实性”。“受惠最大”中的“最”显然是比较级中的最高级,这里包含着我国入世整体利弊之权衡和评价,也包含着对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业之信任、肯定、鼓舞和期望,让我们奋发努力将入世后新的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为国民经济发展继续做出更大贡献。
  最近,我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多次谈到“要想抓住机遇,必须接受挑战”的观点,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实现纺织业“受惠最大”愿望的必要条件,即必须接受入世给纺织业带来的挑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对纺织业入世后的挑战作过归纳,主要有:技术进步的挑战,人才的挑战,企业竞争力的挑战,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说每一项都包含着许多需要研究并要尽快拿出应对方案的课题,而且谁来研究和制定?什么时间拿出结果?步步都需要有人落实,如果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就很难去谈应对入世的挑战,“受惠最大”也只能是说说而已。因此,入世“受惠最大”对纺织业不仅是期望,更是压力、重任和努力奋斗。
  在此,希望一些媒体不要再为证实纺织业“受惠最大”付出笔墨,多对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做些导向性、启发性的宣传报道;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兄弟们,也不要对中国纺织抱有恐怖心理,我们的目标是迎接挑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纺织报)面对“入世”,我们行吗?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15年不懈的努力即将变成现实。然而,当我们一只脚就要跨入WTO的时候,一些人又踌躇了。近日在重庆市纺织系统采访中,记者耳闻对“入世”的种种议论,记录于后,以飨读者。
    “入世”是机遇
   这是共识——加入WTO后,成员之间打破贸易壁垒,在共同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平等的、互惠互利的贸易,这对多少年来吃尽了一些西方国家用配额限制我国纺织产品出口苦头的企业而言,大出一口气。成员之间频繁交往,交流增多,我们期望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更容易得到,有利于实现把我国建成纺织工业强国的目标,大发展的机遇到来了……“入世”的好处的确多多,否则我们15年的心血不是白花了吗?!大家欢庆“入世”,对前途很是乐观。
    “入世”是挑战
    重庆地处我国三峡库区、四川盆地,盆地意识和内陆经济的各项特征在这里表现得很充分。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计划经济体制和“准备打仗”的“三线建设”给这个老纺织工业基地罩上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体制僵化、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种种弊病严重制约了重庆纺织系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入世”对他们而言,更是挑战大于机遇。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将履行与各成员国达成的“双边协议”,大开国门,各个行业都面临竞争。海外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将大量涌进国门,在有限的中国城乡市场上与国货竞争,残酷的市场竞争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价格、品牌、包装乃至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威胁,这是不争的事实。难怪一些实业界人士心有余悸地说:“‘狼来了!’喊了十几年,现在‘狼’终于来了,要吃人呀!”
    “入世”与我无关
    这里的部分个体纺织工商户还处于作坊式生产阶段,产品基本上都是低档货——一次性用于寺庙挂红祭祀、办丧事用的非标准低密度色布、漂白布和坯布。这些特定用途的纺织品好像与高标准无缘,故生产者对能否“入世”漠不关心,非常自信地固守在廉价、低档的这方纺织品市场上。他们说:用现代化的机器来生产这些产品,等于用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这亏本的买卖外国老板不会做的。我们在市场边边上做生意,入世影响不了我们。我们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与我们老百姓无关。
     “入世”,我们行吗?
    入世在即,我们15年的夙愿即将实现了。喊了十几年的“狼来了!”,这回“狼”真的来了,一些人却在此时此刻彷徨不安起来了。他们说:入世了!真令人兴奋。但入世后,失去了贸易保护,以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直接面对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市场经济,这是多大的挑战啊!我们能斗得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吗?我们尚不成熟的工业能与人家拼搏吗?在国际竞争中能取胜吗……如此多的为国牵挂和担忧,实在令人感动。这些人大多是困难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在第一线的工人。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和国家紧紧连在一起,希望企业一天天好起来,盼望早日上班,盼望国家富强。但也表现出了他们学习不多,对“入世”知识了解太少的不足。
    “入世”,面对危险!
    “‘入世’、参加国际大循环、大竞争,说得好轻松!人家是高科技加现代化,实力雄厚,经验老道;我们满打满算搞市场经济才20多年,按人均国民产值计算还很落后,科技也技不如人”。此间偶尔也听得见几声悲观的议论。这些人过高地看重了外国企业的实力,过低地估计了国内企业的力量,看不见我们的长处。好在这样的人仅仅是少数,无碍我们“入世”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