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企业如何规避贸易技术壁垒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30 12:42:00
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大国,长期以来因游离于世界贸易组织之外而使产品出口受到诸多的限制。加入WTO,将为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提供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居一席之地,必须彻底改变以往以价格竞争为主的模式而转向以质量和服务取胜的模式,以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范围地进入了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纺织品及其消费将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发达国家有关法令规定销售和进口纺织品需通过有害物质检测,必将给纺织品输出国的纺织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环境保护是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也日显突出。以纺织品为例,过去对我国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品配额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则是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完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存在着两类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有些经济发达国家专门立法,规定进入本国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综观各国制定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即服装中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的因素。“产品对环境无害”的概念已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
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的普及,使这种技术标准和环境贸易政策在名义上更具合理性,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出口到欧盟的服装和纺织品,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将会被禁止进口。
国外客户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质检要求正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从传统的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趋向注重内在质量检测。由于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更能反映其使用性能,因此有外商已将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合同的条款。二是对纺织品的质量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许多客户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对染色牢度等项目的指标要求明显提高。如在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实验室2000年1月至7月所受理的321批出口纺织品中,共有201批产品的国外要求指标高于我国国家标准。三是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由传统的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更为重视安全性、卫生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安全、卫生检测;美国、欧盟还相继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五氯苯酚、杀虫剂、有机氯化物等的含量实施严格限制。
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品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关注,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
中国入世在即,这对于中国融入国际大市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将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的环境制约因素和贸易技术壁垒。因此,企业家和相关部门应及时了解我国加入世贸的最新信息、规则及对策,合理规避贸易壁垒,以增强企业入世后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国门时报)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居一席之地,必须彻底改变以往以价格竞争为主的模式而转向以质量和服务取胜的模式,以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范围地进入了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纺织品及其消费将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发达国家有关法令规定销售和进口纺织品需通过有害物质检测,必将给纺织品输出国的纺织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环境保护是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也日显突出。以纺织品为例,过去对我国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品配额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则是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完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存在着两类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有些经济发达国家专门立法,规定进入本国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综观各国制定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即服装中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的因素。“产品对环境无害”的概念已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
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的普及,使这种技术标准和环境贸易政策在名义上更具合理性,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出口到欧盟的服装和纺织品,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将会被禁止进口。
国外客户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质检要求正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从传统的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趋向注重内在质量检测。由于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更能反映其使用性能,因此有外商已将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合同的条款。二是对纺织品的质量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许多客户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对染色牢度等项目的指标要求明显提高。如在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实验室2000年1月至7月所受理的321批出口纺织品中,共有201批产品的国外要求指标高于我国国家标准。三是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由传统的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更为重视安全性、卫生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安全、卫生检测;美国、欧盟还相继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五氯苯酚、杀虫剂、有机氯化物等的含量实施严格限制。
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品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关注,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
中国入世在即,这对于中国融入国际大市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将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的环境制约因素和贸易技术壁垒。因此,企业家和相关部门应及时了解我国加入世贸的最新信息、规则及对策,合理规避贸易壁垒,以增强企业入世后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