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丝绸走向未来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18 14:20:00
日前,新世纪首届苏州国际丝绸节隆重启幕。其中有一场丝绸精品服饰展示会,集中展示的是苏州丝绸集团多年来辛勤耕耘、努力创新、精心制作的各种高档丝绸面料和丝绸服装。展品中有中国古代的丝绸瑰宝“东方锦”、“如意锦”、“汉丝锦”、“舞人锦”等系列仿古绸,面料选用缎底亮花古香缎的吴绫牌服饰;还有用真丝素绉缎加工彩绘进而制成的个性化睡袍,用新型面料彩虹绸、真丝乔绒等制成的高档礼服……从中,人们不难看到,苏州丝绸对传统的挖掘和继承,对现代、未来的开拓和把握。
众所周知,1994年起,全国丝绸集团公司带领全行业,从此困难堪称一年大于一年,众多企业纷纷被淘汰出局。逆境中,苏州丝绸集团公司带领全行业,坚定减亏制短、扭亏脱困和搞好国企的信念,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争生存,求发展。虽然,目前困难依然很多,但们不难看到,苏州丝绸正从历史传统走向光明的未来。而这一历史进程的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
坚持技术创新,开发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新产品。近几年来,苏州集团在全系统资金极度紧缺的困难情况下,仍然坚持逐步加大技术创新工作的力度,公司本部建立了省级技术中心,下设6个研究开发中心,确保每年投入一定的开发资金,最近5年共计达1亿多元。每年投产新品种500多只,新花色1000多只,去年新品种销售收入在工业销售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增加到38%。已有东吴、唯思、桑梦、大雁、吴绫、水城、金叶丝、新光丝绒等9只产品成为国内著名品牌。与此同时,他们每年还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20只左右,其中国家级工业性试验项目“绿色”防缩抗皱真丝产品已推向市场。
坚持制度创新,培育真正能在市场中闯荡的竞争主体。苏州的丝绸企业过去长期以国有企业为主,为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怎样创新是个关键。他们脚踏实地把握“三条原则”:形式上不拘一格,不搞一刀切,一厂一策;能整体改的坚决整体改,国有资本能退的尽可能退;强调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入股。同时,抓好“四个结合”,改制与减员增效、强化管理结合;与盘活存量、结构调整结合;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合;与党建、思想政治、稳定工作结合。对15家工业企业分别采取了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吸引外来资本、整体多元投资、建新租老、整厂出租以及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股份制改造等。目前,已改制企业逐步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水平。近年来,苏州丝绸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行业结构。他们的思路和做法是,优化织造,集约化纤,拓展纺机,壮大服装,重振印染,增加出口。为此,他们淘汰了2000多台落后织机,取而代之的是喷气织机等,较大地提高了织造水平;原分散在2家企业的化纤纺丝生产,合二为一,效益明显好于以往;纺机不再拘泥本行业,而是主动向边缘、交叉领域拓展,成效更加喜人;服装生产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逐年提高,近两年产量年增长约50%;对印染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归并,以迎接更为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努力方向是,将经营格局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新世纪新征程,在“阵痛”中求发展的苏州丝绸将会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中拥有新的辉煌。
众所周知,1994年起,全国丝绸集团公司带领全行业,从此困难堪称一年大于一年,众多企业纷纷被淘汰出局。逆境中,苏州丝绸集团公司带领全行业,坚定减亏制短、扭亏脱困和搞好国企的信念,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争生存,求发展。虽然,目前困难依然很多,但们不难看到,苏州丝绸正从历史传统走向光明的未来。而这一历史进程的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
坚持技术创新,开发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新产品。近几年来,苏州集团在全系统资金极度紧缺的困难情况下,仍然坚持逐步加大技术创新工作的力度,公司本部建立了省级技术中心,下设6个研究开发中心,确保每年投入一定的开发资金,最近5年共计达1亿多元。每年投产新品种500多只,新花色1000多只,去年新品种销售收入在工业销售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增加到38%。已有东吴、唯思、桑梦、大雁、吴绫、水城、金叶丝、新光丝绒等9只产品成为国内著名品牌。与此同时,他们每年还承担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20只左右,其中国家级工业性试验项目“绿色”防缩抗皱真丝产品已推向市场。
坚持制度创新,培育真正能在市场中闯荡的竞争主体。苏州的丝绸企业过去长期以国有企业为主,为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怎样创新是个关键。他们脚踏实地把握“三条原则”:形式上不拘一格,不搞一刀切,一厂一策;能整体改的坚决整体改,国有资本能退的尽可能退;强调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入股。同时,抓好“四个结合”,改制与减员增效、强化管理结合;与盘活存量、结构调整结合;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合;与党建、思想政治、稳定工作结合。对15家工业企业分别采取了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吸引外来资本、整体多元投资、建新租老、整厂出租以及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股份制改造等。目前,已改制企业逐步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水平。近年来,苏州丝绸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行业结构。他们的思路和做法是,优化织造,集约化纤,拓展纺机,壮大服装,重振印染,增加出口。为此,他们淘汰了2000多台落后织机,取而代之的是喷气织机等,较大地提高了织造水平;原分散在2家企业的化纤纺丝生产,合二为一,效益明显好于以往;纺机不再拘泥本行业,而是主动向边缘、交叉领域拓展,成效更加喜人;服装生产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逐年提高,近两年产量年增长约50%;对印染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归并,以迎接更为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努力方向是,将经营格局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新世纪新征程,在“阵痛”中求发展的苏州丝绸将会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中拥有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