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德国纺织成衣制造业市场状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01 16:23:00
当前德国纺织制造业仍处于生产成本过高以及零售不振的状况。
  根据德国依佛(IFO)经济研究所每月进行之调查显示,1999年4月德国纺织制造业整体状况已降到历史最低点,指数为负40点,以后由年中起再逐渐攀升,至11月已升高到负11点。早在1998年9月其指数仅有负4点。
  接单与生产:双双下滑
  在接单方面,1999年l—11月,德国纺织品制造业(未包括成衣在内)接单计减7.6%,但11月单月则仅减3%,其中来自国内之订单下挫8%,但来自国外者却提高7%。
  在生产方面,情况与接单类似。当1—11月生产减缩6.9%之际,11月单月之生产则仅减5%。此外,生产价格亦下滑6.3%。至于在纺织品(不包括成衣在内)销售方面,1-10月间计减少7.9%,总值达249亿马克。
  过去数年间,德国生产在欧洲各国中比较表现并不佳。由于1995年欧盟各国为响应统一市场之形成,已重组产业,因此无法与1995年以前之统计数比较。但如以1995年之数据作为指标100点来比较,可以看出,1996年德国生产己降至94.3点,次年续降至93.8点。但1998年情况稍微好转,点数升高到94.1,但1999年11月则又再度滑降6.3%。在邻国荷兰自1998年底生产指数己逐步升高到108.6点,奥地利升高到105.1点,仅有英国情况与德国相似,其指数在1998年底降至93.2点。
  进口与出口:双双下挫
  在纺织成衣贸易方面,1999年1—11月,出口值为289亿马克,较1998年同期挫减5.1%。同期间,进口计减4.2%,总值为455亿马克,如以单月来看,去年10月,该业进出口值各为44亿及29亿马克,两者分别下降8.8%及9.6%。
  由德国联邦统计局提供之资料可以明显看出,纺织、成衣两行业以外贸依赖之程度。1998年两业销售值合计为547亿马克,其中出口占幅高达69.7%,而在381亿马克之出口值中,欧盟比重(54.3%或195亿马克)亦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如按国家分类,以荷兰及奥地利两邻国为最大进口国,两者各占35亿马克,其次则分别为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及卢森堡等国,其他国家如瑞士、波兰及捷克等国则合占德国出口比重32.9%。同期间,欧洲以外之美国则以9.01亿马克,占德国出门2.5%。
  由上可以看出,德国主要出口对象仅限于欧盟少数国家,因此受牵制较大。在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德国与中东欧国家维持良好传统贸易关系亦可作为平衡以欧盟国家贸易之缓冲。
  1998年德国纺织成衣对欧盟外贸赤字缩小5%而降至66亿马克,其中主要系因出口增长高于进口增长之故,但对欧盟各国之出口发展相当不均衡,当出口至奥地利之金额增长3%而达35亿马克之际,对法国出口金额却减缩4%而滑降至27亿马克,同期间,对荷兰之出口金额则未有增减,仍停留在35亿马克水平上。
  在进口方面,1998年德国自欧盟国家之纺织成衣进口金额计达202亿马克,要比1997年减少10亿马克,其中主要系因德国国内需求减少之故,因此来自意大利之进口(72亿马克)下挫5%,来自法国(22亿马克)之进口亦各减7%。但同期间,来自英国(14亿马克)、希腊(13亿马克)及西班牙(5.7亿马克)等国之进口却分别增加2%、5%及6%。
  在对东欧贸易方面,尽管德国与该区纺织成衣贸易一直处于进口大于出口之状况,但总体而言,双边贸易却一直强劲增长。以波兰为例,1998年德国对该国出口纺织成衣产品总值达24亿马克,增长10%,进口值为28亿马克(+15%)。同期间,对捷克出口值为12亿马克(+14%),自该国进口值为14亿马克(+10%)。对罗马尼亚进出口值分别为14亿马克(+10%)和11亿马克(+19%)。
  至于对亚洲之纺织成衣贸易,1998年由于亚洲受金融风暴席卷,多国货币贬值,无力购买进口产品。以德国为例,当该国自该区进口纺织成衣产品仅微幅降至152亿马克之际,对该区出口却大幅滑降13%,仅达15亿马克,致使该国外贸赤字高达137亿马克。同期间,对美国出口贸易则稍有增长,总值增长5%,达2.91亿马克。
  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居多
  从产业结构来看,到1997年底,德国纺织成衣制造业尚有1134家企业,其中453家之员工数在20—49人之间,314家员工数在50—99人之间,206家员工数在100-199人之间。可以看出,85.8%之企业规模属于员工数低于200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属于员工数低于200人之50.9%,其营业额(151亿马克)则占该业总营业额之47.7%。
  另据德国全国纺织制造业公会之资料显示,该业劳工成本平均约占公司总开支之24.7%,超过德国所行产业之平均比重(23.4%)。尽管1998年工薪已平均滑降1%,但同期间,员工工时平均亦减1.5%。在投资方面,1997年进入该业之投资额计达12亿马克,其中83.6%系投资在机器及厂房上。
  从销售方面来看,德国之表现要比所有之邻国皆差,1995-1998年间,当欧盟纺织产品销售值提高5.2%而达1152亿欧元之际,反观德国则减少4.7%而降到183亿欧元,尽管德国保住欧盟第二大销售国地位,但与最大销售国——意大利之间差距已拉大,该国销售值计增8.7%,达337亿欧元。至于英国排名虽落在意、德、法之后,但以销售增长而言,则以该国最高(+19.2%),总值为143亿欧元。同期间,法国排名第三,销售值微幅增加1.2%,达172亿欧元。
  特殊及工业用纺织品:前景看好
  在产业前景方面,据德国全国纺织公会总裁 Josef Beckmann 表示,他对该业今年前景持谨慎乐观看法,其中接单情况仍将如1999年,继续下降6—7%,生产下挫3—4%,尽管1999年前9个月销售额曾衰退7%,但该公会希望全年售值可望达300亿马克,与1998年之321亿马克比较,其挫幅仅有6.5%。Beckmann认为,当前德国纺织业者仍面对国际强大竞争。因此业者生产成本虽然上升,却往往不敢将涨价部分转嫁给顾客。以1999年11月为例,该业价格与1998年同期比较非但未涨,反而低了l%。此外,国内需求不振以及接单迟缓等不利因素皆可能导致该业再度裁员。
  多年来,成衣制造业占整个纺织成衣业中之比重一直下降,1999年其比例为45%,未来仍将继续下降,另在纺织品方面,特殊纺织品及工业用纺织品之比重已于1999年升高到30%,而家庭纺织品之占幅则缩小至25%。目前该业一则为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到来,二则为该业创新形象,己设立一永久性之电子模拟展于互联网络中,供全球对该业有兴趣者可随时进入该展寻找资料。
   1998年德国前十大纺织成衣销售商(金额单位:百万马克)
排名    公司名称     销售值   增长率  员工人数
1  Quelle Schickedanz AG&CO. 12.028    1    27,900 
2   Adidas-Solomon AG     9.907    48   12,036 
3   Freudenberg Group     6.661     8   29,289 
4     Acordis AG       3.807    21   18,300 
5    IKEA DV-GH&CO.E-KG     3.200      23    7,900 
6   Peek&Cloppenburg KG    2.698    6   12,318 
7     Vorwerk&Co.      2.178    3   14,320 
8     Harant Group      1.723    6    5,287 
9    Garant Schuh AG     1.704    8    3,720 
10    Santex Group       1.650   10   10,000 
资料来源: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

1欧元=0.9575美元(2000年3月8日汇率)
1美元=2.0491马克(2000年3月8日汇率)

1999年1-11月德国纺织制造业主要数值(金融单位:百万马克)
            1999年*     增长率*
销售值
纺织品          24.929       -7.9 
成衣(1999年1-6月)   10.300       -3.5 
出口值
纺织品+成衣       28.906       -5.1 
从业人员数(单位:人)
纺织制造业       124.398       -3.7 
成衣制造业(1999年6月) 73.640       -5.9 
德国家庭消费在纺织、成衣产品上之平均支出(单位:马克)
德国西部地区
成衣          213.21        +2.4 
纺织品          34.37        -16.6 
德国东部地区
成衣          166.61        +0.3 
纺织品          35.25        +7.9 
进口值
纺织品+成衣       45.536        -4.2 
资料来源:德国全国纺织公会
*1999年1-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