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陈亦庆在全国春茧收烘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Esilk.net专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03 16:25:00
         在全国春茧收烘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中 国 丝 绸 协 会 副 会 长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   陈亦庆
根据本次会议的议程,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2001年春茧的生产和收烘工作

2001年的春茧生产和收烘工作取得了产量、收购量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收购秩序稳定的好成绩。其情况如下:
据十九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今年春季发种618.45万张,生产蚕茧21.42万吨,收购鲜茧17.56万吨,综合均价813.74元/50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部份地区调整了2000年春茧的有关统计数据),发种量增加10.90%,产量增加9.16%,收购量增加16.83%,收购综合均价增加1.12%。

(一)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高,蚕茧生产发展势头较猛,桑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受2000年我国丝绸出口大幅增加,国内茧丝价格较高,其他农副产品收益下降及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各地发展蚕茧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蚕农在加强桑园和饲养管理、想方设法挖掘增产潜力的同时,纷纷扩大桑园面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全国的桑园面积比上年年底增加了70.92万亩,增幅达8.03%。其中,桑园面积增幅较大的有广西(增加53.85%)、广东(增加25.00%)、四川(增加17.04%)、山东(增加16.23%)、安徽(增加10.02%)等。

(二)发种量增加,产量同步增长,科技兴蚕和蚕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这既有去年春种减少、产量降低,今年桑园面积扩大的影响,也有各地调整蚕茧生产发展思路,实施蚕业产业化,优化蚕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增强蚕茧生产发展后劲的原因。今年春季,虽然山东、陕西、四川、重庆、江苏等主产省市的部份地区遭遇春冻、干旱等灾害性气候,但全国的发种量和蚕茧产量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发种量增幅较大的有广西(增加66.67%)、广东(增加44.26%)、山东(增加22.29%)、重庆(增加12.43%)、安徽(增加10.00%)、江苏(增加5.13%)等;产量增幅较大的有广西(增加63.46%)、广东(增加18.67%)、安徽(增加18.42%)、重庆(增加11.86%)、山东(增加7.9%)、四川(增加6.64%)等。

(三)春茧收购价格合理,各地对茧丝行情的变化反映迅速。今年春茧的综合平均收购价为813.74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提高1.12%,比去年秋茧的收购综合均价下降9.16%。其中,浙江(919.40元/50公斤)、宁夏(875.00元/50公斤)、江苏(870.00元/50公斤)、山东(866.50元/50公斤)等地的收购综合均价较高;重庆(610元/50公斤)、四川(671.50元/50公斤)等地收购综合均价较低;陕西(提高22.39%)、山东(提高10.21%)、四川(提高9.28%)等地春茧收购综合均价同比提高幅度较大,广西(降低12.63%)、安徽(降低7.47%)、广东(降低5.52%)等地降幅较大。

 在今年春茧收购期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对春茧收购价格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由于四、五月份的丝绸出口增幅下降,国内茧丝价格在春茧收购前夕下跌,部份地区迟迟不愿出台春茧收购的具体执行价格。收购期间,各地对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发布的茧丝价格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及时根据其价格的下跌趋势对春茧收购的具体执行价格进行了微调(各地的春茧收购价格大都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从而使春茧的收购综合均价趋于合理并与干茧、厂丝的市场价格相对协调,避免了收购经营亏损。从全国来看,各地春茧实际收购价格的差异基本上反映了各地蚕茧质量和缫丝工业发展水平及市场应变能力的差异,与各省市区鲜茧收购定价水平的差异关系不大。

(四)收购秩序良好,收购量增加,质量有所提高。由于今年春茧的收购价格贴近市场价格,各地春茧的收购秩序良好,收购量和蚕茧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国春茧的收购量增长率比生产量增长率高7.67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增加122.22%)、安徽(增加30.69%)、广东(增加21.67%)、重庆(增加15.72%)、山东(增加14.75%)、浙江(增加8.13%)、江苏(增加7.63%)、四川(增加5.57%)等省的春茧收购量增幅较大。浙江、江苏、山东等部份地区的蚕茧质量较去年有所提高。

    由于对茧丝行情变化的反映能力不一,各地在春茧收购的价格、秩序和蚕茧质量的把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的差异。在蚕茧收购价格市场化以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将成为收购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此。特别请市场信息较为闭塞的地区,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1-6月丝绸出口的基本情况

    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丝绸(真丝)全商品累计出口金额10.07亿美元(加上真丝针织品为12.78亿美元,海关统计从今年才开始把真丝针织产品的出口单列出来,今年暂无法进行累计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12.86%。蚕丝类出口11,126吨、出口额2.45亿美元,同比出口量减少18.77%,出口额减少7.05%,其中桑蚕丝出口量减少5.87%,出口金额增长4.88%,桑蚕丝中的厂丝出口量减少41.53%;绸缎出口1.78亿美元(不包含真丝针织品,下同),同比增长6.71%,其中坯绸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5.56%和9.27%;服装和制成品出口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2%,其中服装出口5,759万件、4.9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3.21%和29.19%。
    (一)丝绸出口累计同比增幅逐月下降

    海关统计显示,真丝全商品(真丝针织品除外)出口金额、折丝量以及生丝、坯绸、服装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幅逐月下降,如下表:
累计出口同比增幅比较表(%)

项目/时间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真丝全商品出口金额      27.59   28.20   21.89      16.65       12.86
真丝全商品出口折丝量    32.00   23.50   20.08      12.00       6.75
生 丝       数量           43.99   21.91  12.95      8.03        -5.87

              金额           61.80   37.13   26.83     21.04        4.88

坯 绸       数量           30.31   25.85   15.61     7.99         5.56

              金额            33.95   31.42   21.43     12.79        9.27

服 装      数量            39.85   45.81   35.76     26.53        23.21

              金额            48.02   53.11   43.13     32.11        29.19


(二)每月出口环比也逐月下降
从3月以来,真丝全商品月出口金额环比4月比3月减少7.23%,5月比4月减少11.98%,6月比5月减少8.55%;从3月份开始,生丝、坯绸和服装的月出口环比都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丝绸对一些主销国别和地区的出口增幅逐月下降,而对日本、韩国等的出口1-6月累计同比出现了负增长,出口额分别累计同比减少4.79%和6.57%。

(四)出口丝绸的主要省市其丝绸出口额上半年累计出口同比增幅逐月下降,山东省已出现负增长。

(五)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有丝类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中,多年来丝类出口量较大的公司1-6月丝类出口量累计同比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负增长,其中,有的公司减幅相当大。

(六)出口下降的原因

1.受美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丝绸主销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疲软、衰退或困难,使消费市场低迷,需求下降,进口急剧减少。

2.去年进口量较大,今年上半年进口速度放慢。1-6月我对日本、印度的丝类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8.81%和13.95%。

3.据反映,绢纺混纺产品消费的流行不如往年,短纤维出口减少。如1-6月我对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废丝出口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46.01%、31.10%和40.45%,对日本、意大利和印度的绢纺纱线出口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2.6%、40.1%和50.1%。

4.去年秋茧收购价格较高,刺激了国内蚕桑生产的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内茧丝行情出现下滑趋势,国外客户观望,订货迟缓。

5.国内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制约了出口:
(1)由于去年秋茧收购价格过高,缫丝、绢纺原料成本过大,厂丝、绢纺价格又下降,使缫丝行业重新陷入亏损,绢纺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缫丝、绢纺行业的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有较大幅度地增加。
(2)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严重滞后,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
(3)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我出口产品竞争力相对下降。

(七)今年丝绸出口反映出两个特点

1.去年强劲的丝绸出口对今年出口产生了一定的惯性;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对我丝绸出口的负面影响带有滞后性。

今年以来,各地生产和出口企业反映各类丝绸产品的订单少,新的成交不多,而且越往后越显得清淡。但是,今年四、五月份以前各类丝绸产品的实际生产和出口又表现了较为正常的运转。从海关统计看,今年1-6月,除蚕茧外的各类丝绸产品出口累计同比仍显示不同幅度的增长。这些情况,以及结合各地的反映,说明今年上半年各类丝绸产品的出口订单和生产,实际上多数已根据去年需求于去年底前基本安排就绪。这种安排来自去年,尤其是来自去年下半年出口对今年上半年的影响力。去年我国丝绸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的出口表现出较强劲的势头(去年下半年6个月的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18.25%,全商品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30.23%),这种强劲的出口势头对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带有一定的冲劲,显示了一定的惯性。同时,这也说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出口的负面影响的滞后性,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并没有很快而明显地反映在丝绸出口上,而是逐月在显现出来。

2.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最敏感的是对丝绸原料性商品的出口

由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方面的某些原因,丝绸服装和制成品出口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负面影响,相对滞后于丝绸原料性产品的出口。蚕丝类和蚕茧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从今年1月就已出现了负增长,而绸缎、服装等的出口5月以前累计同比一直在增长中,其中服装出口增长幅度仍较大。从海关统计分析看,1-6月丝绸原料性商品出口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真丝绸缎出口刚出现下降,服装等制成品仍表现为较强劲的增长。例如:1-6月,蚕丝类出口量累计同比减少17.18%,其中厂丝减少41.53%,捻丝减少6.67%,绢纺纱线减少7.84%,废丝减少23.46%,而真丝绸的出口量累计同比减少0.56%,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23.21%。
三、关于今年的茧丝产销形势和价格

今年上半年的丝绸出口虽然逐月放慢,但总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总量匡算,茧丝供应出现不小的缺口。因此,四、五月份以前的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茧丝价格一直处于相对高位,干茧平均价为6.79万元/吨(10级,出丝率33%。下同),生丝平均价21.35万元/吨(3A,20D/22D,下同)。进入6月以后,价格明显下滑,干茧降到5.31万元/吨,生丝降到19.22万元/吨。7月2日,干茧价为4.5万元/吨,生丝价为16.1万元/吨。其主要原因是:

(一)四、五月份以前,由于去年出口的惯性,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出口的负面影响的滞后,丝绸出口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国内茧丝供应表现出偏紧,茧丝行情尽管也在逐步下走,但四、五月以前总的处于高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惯性的逐步减弱,国际经济增长减缓对出口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客户观望,出口放缓越来越显现。首先在丝绸原料性的丝类商品的出口上,后来在绸缎、服装的出口上逐渐明显出来。从四月份开始,丝类、蚕茧出口首先出现负增长,其它丝绸产品的出口增幅也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二)从生产和供应方面看,今年四月中下旬以后,全国各地的春茧从南到北陆续上市。据了解,今年春茧从总体上看,质量好,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国今年蚕茧生产的发展普遍较猛,全年蚕茧产量有可能增长10%左右。这给人们带来了茧丝供应充裕的预期。

这些产销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并由此造成过低的预期效应,使6月以后的茧丝价格明显下跌,甚至出现了一个月内丝价下跌3-4万元/吨的非理性现象。
根据近年来茧丝行情波动的实际情况看,在产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干茧价一般在5.5万元/吨左右,生丝价18-19万元/吨,是较为合理的价位,离开这个价位过低或过高,迟早会在某些新的因素影响下逐步回归。
今年7月初以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其主要原因:(1)对印度的生丝出口使四川丝价回升并带动了江浙等地的茧丝价格上涨;

(2)各地工厂进入生产高峰期,江浙等地丝厂去外地购茧(本地春茧在库先不用)以弥补原料缺口,引发了很多需求及其预期需求。据反映,一些丝厂、绸厂的茧丝原料备货较充裕,有的工厂已将年底前所需的原料备妥;

(3)中间商囤积,待价而沽。
目前(8月21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价格为5.6万元/吨,生丝价为18.8万元/吨。从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茧丝产销和供求的基本面来分析,估计在今年年底前,茧丝价格再明显上涨有难度。

首先,世界经济环境对丝绸出口正面影响可能很有限。
半年多来的事实已证明,约占世界GDP 1/3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滑,对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不景气反过来又使美国经济受到冲击。据专家预计,美国经济的景气应能复苏,但目前仍处于低速调整期,并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不大可能出现快速反弹。甚至,有人认为世界经济正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情况可能比预计的更严重。美国商务部7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实际GDP仅增长0.7%,为过去8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低的一个季度。美联储经过6次降息后,空间已有限,其经济回升的日期可能会延后。今年年初以来,美国为刺激其经济所实施的降息、减税政策,即使有可能于今年第四季度产生效果,美国和世界经济相继出现复苏,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但反映到出口上同样也有个滞后问题,尤其象丝绸这类既非生活必需品,也非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因此,年内世界经济复苏对我丝绸出口实际的正面影响估计是很有限的。

其次,在丝绸出口方面,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后期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负增长。
从国际市场对丝绸的需求相对稳定的观点出发,丝绸原料性商品上半年的订单和成交出口较少,下半年可能会有所恢复,特别是九月份以后。这应该是对价格有支撑力的利好估计。但是,丝绸服装和制成品的出口增幅可能因世界经济下降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明显,使这部份丝绸产品的出口增幅继续下降,甚至在下半年后期可能也会出现负增长。从下半年丝绸原料性商品出口和丝绸服装、制成品出口情况综合分析估计,在后期整个丝绸出口累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可能基本持平或出现一定幅度的负增长。

第三,全国蚕茧生产势头较猛,下半年茧丝供应偏松。
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对我国蚕茧生产的影响也有个滞后问题。至目前,今年我国蚕茧生产发展势头一直较好。各地受经济效益的刺激,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他们一方面调整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同时着力提高科学养蚕的水平,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今年下半年如无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全国全年的蚕茧产量有可能达到50万吨左右。
根据上述分析,今年下半年总的茧丝供应偏松,如无特殊情况,茧丝价格在目前基础上缺乏回升的实际支撑力,难以明显回升。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然而,下半年的茧丝行情可能还将受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包括秋茧上市前后的茧丝行情对秋茧收购价格的影响;国内过大的加工能力,工厂某些期间性或非理性的买卖行为;印度对我丝类的实际需求和对其出口动向,以及欧洲客户休假后的订货情况等。
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总量匡算,今年茧丝供应可能偏多一点,但实际上可能多也多不了多少,象我们这样一个丝绸产销大国,适当多一点也可以说产销基本平衡。然而,由于我们这个行业不成熟,往往是多也多不得,少也少不起,容易出现预期效应的放大,产生很大的盲目性。我们要认真分析,正确把握。


                                       2001年8月22日